近期上市新車中,最重要、最具話題點的不是那些熱門車型,而是:智跑(參數丨圖片)Ace。也正因爲如此,卡叔打算給它“開個小竈”。

也許你會馬上反駁:一款老車拉皮再拉皮的產品,一款體現合資品牌劣根性、拿陳舊技術忽悠中國(二三四線市場)消費者的產品,何至於如此看重?

這麼說看似“政治正確”,但未免也有點過於“上綱上線”了。新智跑、尤其是新上市的這款智跑Ace,已不能算是老智跑的“老車拉皮”。從其改款的設計投入、技術應用等各方面看,不僅傾注了不少(項目團隊的)心血,而且思路靠譜、方向正確。也就是說,智跑Ace應該算是東風悅達起亞手上用以提振銷量的一副“好牌”。但爲何,卡叔覺得它可能會被“打個稀爛”呢?

新智跑對起亞的重要性與產品本質

2020年,新智跑的銷量是6.87萬輛——絕對數不算高,但這已經是東風悅達起亞的“銷冠”,且比東風悅達起亞銷量第二的產品(煥馳,3.35萬輛)高不止一倍。

新智跑是2018年誕生的。在此之前的2017年,老智跑的銷量是3.25萬輛。同年東風悅達起亞銷量最好的車型是K3——13.91萬輛。

這組數據說明什麼?第一,東風悅達起亞開發新智跑是成功的。第二,東風悅達起亞其他的產品近幾年快速下滑,而新智跑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緩衝下滑的作用,並漸漸成爲東風悅達起亞重要的銷量支柱。

再說前面的“老車拉皮”問題。誠然,2018年誕生的新智跑,與老智跑的底盤一樣、軸距一樣,包括車身尺寸也大同小異,但它並不是老智跑的簡單“拉皮”。新智跑的車身是經過重新設計的,只不過沒有顛覆老智跑的基礎而已。

這種變化,我們可以理解爲“以老智跑爲基礎開發的全新車系”,性質有點類似於上一代新寶來或第一代朗逸。

即便如此可能仍有人不屑,對此咱就不繼續討論了。這就好比討論當年大衆開發新寶來和朗逸對不對一樣,沒有答案也沒啥意義。

智跑Ace的更新幅度超過了當年的新智跑

從“理工男”的“工程師視角”看,智跑Ace確實只能算是新智跑的“拉皮”——變化幅度遠小於當年的新智跑與老智跑。然而從用戶感受的角度看,智跑Ace的變化幅度卻可能遠超當年的新智跑。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當然是感觀層面。智跑Ace的前臉和尾部設計是很大膽的,可能有一定爭議,但衝擊力體現出來了。這種“時尚硬派”的風格,也應景當下的潮流。這些,都是新智跑之前那種“保守設計”不能比的。

內飾更是如此。當年新智跑的內飾雖然也是全新的,但大體上仍像是老智跑的中控加了個“大背投”——佈局沒有太本質的變化,也缺乏設計感。智跑Ace就完全不同了。你不一定非要喜歡,但造型上的與時俱進、與當代最前沿的內飾設計同步,這一點是必須要承認的。

所以智跑Ace在感官上,與“老”字已基本上不沾邊了。

第二是車機系統。智跑Ace的屏幕變大了,但這遠不是重點所在。基於起亞與百度的多年合作,智跑Ace這回搭載了百度智能互聯3.0,從功能、易用性、智能化、車聯網應用等各方面均明顯提升,這纔是關鍵。

第三自然就是動力總成。這個很多人可能都注意到了。1.5T版本搭載的是現代集團最新的CVVD發動機,可以實現氣門行程的連續可調。不僅如此,它搭載的還是與途勝L一樣的高功率版本,功率超過凱酷的1.5T,達到200馬力。

這三點說明什麼?第一,設計用心——絕不是小打小鬧的改款。第二,技術支持——幾乎調用了旗下最好的資源,而不再玩什麼老車老技術。

經過這麼一番“努力”之後,用“脫胎換骨”來形容智跑Ace也不爲過。就算你仍認爲它是老車拉皮,卡叔也認爲這樣的拉皮“可以有”。

以上這麼多筆墨,無非是想說明一點:智跑Ace確實算得上是東風悅達起亞目前手上的一副“好牌”。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它如何可能被東風悅達起亞“打爛”的。

與ix35銷量的此消彼長及ix35的產品策略

我們先還是來看一組數據。

2020年,現代ix35的銷量是5.82萬輛,低於智跑的6.87萬輛。

2021年上半年,現代ix35的銷量是4.79萬輛,遠超智跑的1.59萬輛。

智跑與ix35之間的關係衆所周知。而這一增一減背後折射出什麼呢?難道僅僅是因爲ix35率先進行了產品更新嗎(新ix35 2020年底上市,時間節點吻合)?

這確實是原因之一。新ix35的變化與智跑Ace類似,也是一次堪比換代且非常成功的改款。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

新ix35在產品策略上,有兩項“重大調整”:

第一是按照“慣例”,在推新車的時候“加量不加價”。特別是12.98萬元的入門款,增加了10.4英寸觸控屏、全LED自動大燈、定速巡航、自動空調等“剛需配置”。

選擇ix35或新智跑的消費者,大多是衝着“實惠”去的。老款ix35的入門款屬於“沒法買”的“純丐版”,而新款則變得“完全可以買”了,無形中相當於把實際購車門檻降低了1萬元。往上的車款,也都有不同程度增配,不再贅述。

第二,是將1.4T版本價格下調,實現與2.0L版本“同配置同價格”。老款新ix35的1.4T與2.0L之間,是有4000元左右價差的。別小看這4000元,它帶來的結果是“1.4T沒人買”——2020年1.4T銷量佔比不足10%。然而到了2021年,1.4T的銷量佔比已接近3成。

2.0L+6AT和1.4T+7速乾式雙離合這兩套組合在駕駛特性上有着非常大的差異,應對的人羣也有明顯差別。年長的、偏純代步家用的,會更喜歡穩重卻有點“肉”的2.0L;年輕的、追求一些駕駛樂趣的,則可能更認同加速直接卻有點“乾式雙離合糾結”的1.4T。

大家也應該注意到了,ix35 2021年的銷量明顯高於2020年,這個增量很大程度上就是1.4T版本帶來的。

以ix35反襯智跑Ace產品策略的不可思議

說了這麼多的ix35當然不是廢話,而是作爲參照,看看智跑Ace的產品策略有多“不可思議”。

首先2.0L自動版的起價確實仍都是13.98/13.99萬元(注意,已經高於ix35一萬元),但Ace的配置卻比老款少了一個關鍵項——天窗(而且老款還是全景天窗)。不光這個。老款車機帶語音識別、後視鏡帶電動摺疊、駕駛座帶電動調節,這些Ace的入門款都沒有。輪轂尺寸,也從老款的18寸降格爲Ace的17寸。

人家ix35是“加量不加價”,Ace卻是“減量不減價”。一增一減之餘,差距是倍增的。

降配也好漲價也好,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畢竟它最終可以靠“巨幅優惠”來彌補——比老款多優惠一點,也就填平了。

關鍵是前面說到的、Ace的三項賣點中,有兩項都需要太高的對價。這也是卡叔一直說“好牌可能被打爛”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車機系統。百度智能互聯3.0確實很好很智能,但要想獲得,13.98萬元的版本選都沒得選,14.48萬元的版本可以選裝了但得額外花錢,直到2.0L的頂配14.98萬元的版本,纔是標配。關鍵是,不給百度智能互聯3.0就不給吧,結果老款幾乎標配的語音識別控制也都“弄沒了”。

於是,爲了獲得這幅“好牌”,你得花到14.98萬元……花到這個價格,你還會考慮智跑嗎?

另一個是讓人振奮的、擁有黑科技CVVD和200馬力的1.5T動力總成。確實是好東西,但對價呢?8000元。看着好像“還好”?如此黑科技的動力總成對應“老掉牙”的2.0L,貴8000元不爲過?但是別忘了,智跑的產品屬性——它畢竟不是面向運動人羣的。換句話說,智跑的目標羣體,一般不會爲性能支付太高的溢價。

前面提到過姊妹車ix35,1.4T貴4000元就“沒人買”,何況智跑Ace的1.5T要貴8000元?

更諷刺的是,即便你花到15.28萬元買1.5T聚變版,依然沒有百度智能互聯3.0,當然也沒有語音控制。而選擇1.5T智跑Ace的,年輕人應該是主力,對智能車機自然也是剛需。於是,你就得買15.78萬元的頂配。

還是那句話:花到15.78萬元了,還會選智跑嗎?

小結

至此大家應該明白了,卡叔吐槽的不是智跑Ace的設計,更不是它運用的技術,而是其不可思議的產品策略。

在這個策略之下,智跑Ace的銷售主力仍可能是低配和次低配2.0L版本——也就是沒有百度智能互聯3.0和1.5T黑科技動力的版本。研發團隊努力爲智跑Ace準備的這些“好牌”,最終可能僅停留於宣傳冊和試駕車上……

來源:車雲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