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駐華首席代表:疫苗獲取能力成世界經濟斷層主要原因

本文專家:張政,廣州市海珠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

本文審稿:楊波,廣州市海珠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

近日,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德爾塔”(Delta)正在全球肆虐,已成爲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毒株,近期國內本土疫情幾乎均由“德爾塔”變異株引發。

那麼這回疫情可控嗎?國家衛健委5日表示,此輪疫情總體形勢可控,只要各地嚴格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疫情在兩到三個潛伏期內就能得到基本控制。

有的人可能會問,從個人角度來說,如何防控“德爾塔”毒株?平時我們容易做錯的情況都有哪些?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這個事情。

德爾塔毒株有多“強大”?

人感染德爾塔毒株後1-3天即可發病,傳染性比普通毒株高1倍,10天內可以傳播5代。

與之前的新冠病毒相比,它具有感染後病毒載量高、潛伏期短、傳播力強、核酸轉陰時間長、容易出現重症、可能存在免疫逃逸等特點,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易傳播的新冠病毒毒株。

首要防護措施:戴口罩

德爾塔毒株是新冠病毒的變異株,其傳播途徑還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造成感染,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可能。

因此,戴口罩遮住口、鼻保護好呼吸道依然重要。

國家衛健委表示,新冠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株仍然有良好的預防和保護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羣中的傳播風險,減少感染者的傳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後的重症發生率和病死率。

所有疫苗保護效力都難以達到100%,個體差異以及病毒突變對現有疫苗產生免疫逃逸均會導致少數“突破感染”的發生,即病原體突破疫苗防線,導致完成疫苗接種的人感染疫苗本該預防的疾病。

老年人和患基礎疾病者是“突破感染”後發展爲重症乃至死亡的高危羣體。在沒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傳播。

所以即便是接種了新冠肺炎疫苗,在進入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時、乘坐電梯或公共交通工具時、有發熱或咳嗽等症狀時、就醫時最好還是正確佩戴口罩。

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1、清潔雙手:佩戴前或摘除口罩前後要在流動水下用肥皂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劑揉搓雙手,摘除口罩時不用手直接接觸口罩朝外部分;

2、分辨內外:佩戴前將鼻夾側朝上、深色面朝外(無顏色區別的根據褶皺判斷,褶皺向下爲外);

3、保證嚴密:佩戴時將雙手指尖置於金屬鼻夾中部,順着鼻樑兩側及臉部按壓,調整口罩使其貼合面部保證密閉性,快速深呼吸檢查是否漏氣。

戴口罩有哪些常見錯誤?

錯誤1:是個口罩就可以

棉布口罩、海綿口罩、活性炭口罩等預防感染的效果有限,建議正確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如醫用外科口罩或對非油性顆粒過濾≧95%的N95、KN95等口罩。避免同時佩戴多個口罩或帶呼吸閥的口罩。

錯誤2:隨便戴上就可以

口罩要規範佩戴,將口、鼻、下巴完全包裹住才能保證防護效果。

錯誤3:不髒可以一直用

一次性醫用口罩不可以清洗,佩戴使用中如發現明顯潮溼或髒污時,建議立即更換新口罩,以免影響防護效果。

錯誤4:口罩用後隨意丟

健康人羣用過的口罩可直接丟棄到垃圾桶內;有發熱、感冒症狀的人羣用過的口罩建議噴灑消毒液或用塑料袋密封后丟棄到垃圾桶;如果在醫療機構內,可直接扔到醫療廢物垃圾桶內。

錯誤5:偶爾摘下透透氣

在人員擁擠、密集或通風不良的環境中摘下口罩或露出鼻子透氣會增加感染風險!建議正確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加強室內的通風換氣。

錯誤6:大家都戴我可以不戴

口罩既可以防止病毒通過呼吸道入侵,也可以防止病毒通過呼吸道散播到環境中。爲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請在人多擁擠時、進入公共場所時、乘坐電梯或公共交通工具時正確佩戴口罩。

這些也必須要注意

咳嗽或打噴嚏時不需要摘下口罩。如若摘下口罩可用紙巾或肘部遮掩口鼻,口罩應適時更換。

兒童在做體育運動或體力活動時不應戴口罩,以免影響呼吸。

通常不要求≦5歲兒童戴口罩;身體良好的兒童可以佩戴非醫用口罩或織物口罩;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狀的兒童如能接受應戴醫用口罩。

幫小朋友佩戴或整理口罩時,要做好手衛生。不要用不乾淨的手觸碰孩子的口罩或臉部。

本文轉自科普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