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添傳奇之路

作者 | 胡珉琦 崔雪芹

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100米半決賽後慶祝。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近日,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蘇炳添以半決賽9秒83的亞洲最好成績,闖入男子百米決賽,並取得第6名。

在人們歡欣鼓舞、將“我的添”刷爆網絡時,各種疑慮也不斷湧現:“蘇炳添現象”是個例嗎?中國還能出下一個蘇炳添嗎?

對此,首都體育學院體醫融合創新中心主任郭建軍等專家的答案是,不僅會有,而且會更多。

短跑突破只能等天才?

中國是否還能再出蘇炳添的疑慮,不僅來自於公衆,就連很多專業人士也認爲中國人在短跑項目中沒有優勢,天才短跑運動員更是“可遇不可求”。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不是沒有好苗子,但大多曇花一現。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輕時取得了一定成績後就拼命加強專項訓練、增大專項負荷、提高訓練強度,結果疲勞積累、傷病頻發、成績下降、水平滑坡。”北京體育大學原田徑教研室教授熊西北告訴《中國科學報》。

他指出,中國短跑運動員的平均退役年齡一度只有22歲左右,“運動員的黃金期還沒到來,就已經被練‘廢’了。但很多教練員卻堅信是中國運動員的短跑天分不夠,沒有天才運動員”。

這種觀念也在某種程度上契合了多年以來國際體壇跑跳項目的整體格局。世界男子100米紀錄長期由美國短跑運動員尤其是黑人運動員創造,2000年後的10年,又以牙買加短跑運動員的成績提高最爲突出。

此時,“人種決定論”“基因決定論”的說法讓很多人信服。

美國耶魯大學遺傳學家肯尼斯·基德曾指出,因爲非洲人羣的遺傳多樣性是全球最高的,所以從理論上講,對於任何受遺傳因素影響的技能而言,世界上最有天賦和最沒有天賦的人很可能都是非洲人或近代非洲人的後裔。

比如,跑得最快和跑得最慢的人很可能都是非洲人。只不過在體育比賽中,人們只會關注跑得最快的那一個。

從總體上看,因爲非洲本地存在更多基因變異,所以能夠達到“極限”的特殊人羣中,非洲人佔更大比例。

但是,基德並不認可平均遺傳優勢的說法,也就是說,並非所有非洲人都天生適合跑跳項目,白人、黃種人就一定不如非洲人。如今,這一認識也已經成爲科學界的共識了。

“跟黑人頂級運動員相差0.1、0.2秒是有可能的,但如果長期落後半秒甚至以上,那絕不是因爲先天條件導致的。”熊西北說,“如果國內的教練員,甚至是大衆都認爲只有耐心等待下一個中國短跑界天才運動員出現,中國短跑纔能有所突破,那麼任何討論都沒有意義。”

向科學訓練要成績

既然不能只等待天才出現,我們又該如何做?

蘇炳添等人在論文《新時代中國男子100m短跑:回顧與展望》中給出了可行的方法,他們分析了新時代條件下中國男子百米短跑躋身世界前列的幾大原因,並把踐行科學化的訓練理念放在了第一位。

“短跑是一項很複雜的運動,而決定短跑項目成績的內在因素是運動員的無氧代謝供能能力和保持無氧代謝功能的耐力;外在因素是運動員短時間內的連續高速跑動運動技術能力,如起跑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加速能力、途中跑能力、最大速度能力和保持最大速度跑能力。”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苑廷剛在採訪中表示,每一項能力都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科學訓練來提升。

國家體育總局競體司袁守龍在《體能訓練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中介紹,美國田徑協會從上世紀80年代就高度重視多學科攻關,聘請10名矯形外科與康復醫學博士、8名生物力學博士、12名生理學博士、15名心理學博士、4名營養學博士、50個理療師。

團隊採取分散和集中工作形式,每年進行全國性比賽數據收集,及時爲教練員、運動員提供數據分析報告;每年召開訓練科學研討會,專家團隊和教練員、運動員面對面研討並開展跟蹤服務。

當中國短跑界自認爲條件稟賦不足,知難而退、消極氣餒地面對比賽成績時,“天賦異稟”的美國田徑隊已經從傳統經驗型訓練向信息化、數字化、科學化訓練轉型了。

苑廷剛說,如今蘇炳添的成功就是十幾年來國家田徑隊堅持“向科學訓練要成績”的結果。

蘇炳添的教練袁國強非常重視訓練和科研,後加入的教練Randy Huntington,以及短跑運動員謝震業和韋永麗的現任教練Rana Reider都是美國著名的“科研型教練”。

他們的整體訓練思路是,以“冠軍模型”爲指導,通過高科技儀器和設備對運動員體能、技術、恢復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監控,據此發現問題、尋找差距、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進而惡補短板,全面提升運動員的競技能力。

“短短100米,平均40~50步,每一步、每一個動作都有適合運動員個體的科學的技術指標。科學訓練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每一位運動員的潛力挖掘出來。”

苑廷剛說,“如果我們的技術足夠精湛,完全可以彌補身體上的一點點先天差距,甚至過去傳統認知裏對運動員年齡、身高的刻板要求,都應該被丟掉。”

把迅速、敏捷的孩子留在田徑場

除了“向科學訓練要成績”,以及建設相應保障體系外,蘇炳添等還在論文中提到了要注重青少年運動員的選拔培養,特別是要通過多種手段擴大參與短跑訓練的青少年人數,並不斷創新訓練方法以提高成材率。

“目前田徑運動員的培養,主要從小學開始,也就是從六七歲的時候開始進行系統訓練。但實際上,小學前的身體開發和運動能力開發決定一個孩子在小學階段是否有潛力發展成一名運動員。”郭建軍在採訪中談道。

郭建軍表示,短跑運動速度是關鍵,而速度取決於步頻和步長。發展速度的第一敏感期大約在6~7歲,這是人體神經發育的關鍵期,也是速度發展的關鍵期;第二敏感期大約在13~14歲,主要是步長和肌肉力量的發展,這一階段人的心肺功能、腿長等都有明顯增加,對速度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從早期更大範圍地發掘青少年人才,那麼,培養出一批優秀短跑運動員是可行的。”

說到青少年運動員選拔培養,牙買加的例子更有代表性。

牙買加幾乎每個孩子都會被要求參加青年田徑比賽,成績優秀的孩子會一直受到關注,被招募到田徑成績出衆的高中裏,然後參加各種大賽,積累經驗,得到獎學金。

這就是“牙買加體系”——全島化挖掘短跑天才。讓迅速、敏捷的孩子一直活躍在短跑運動項目中,可能就是牙買加統領世界短跑賽場的關鍵。

“那麼在中國,如果青少年運動能力開發成爲一種社會文化,專業短跑訓練成爲很多孩子課業之餘的興趣選擇,如果我們的社會環境真正以孩子的‘強健體魄和健康人格’爲主流評價,而不是以‘考試和報班’爲主流,又何愁下一個蘇炳添不會出現呢?”苑廷剛說。

《中國科學報》 (2021-08-06 第1版 要聞 原標題爲《中國還能出下一個蘇炳添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