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高本超(右)、楊帥(左) 來源:南部空軍

東方網·演兵場8月9日報道:近日,空軍“金頭盔-2021”檢驗性考覈落下帷幕。據南部戰區空軍官方微信號“南部空軍”消息,南部戰區空軍飛行員高本超、楊帥組成的機組摘得桂冠,斬獲2頂“金頭盔”。

作爲中國空軍四大軍事訓練品牌之一,“金頭盔”考覈由一場場自由空戰對抗組成,來自五大戰區的戰鬥機飛行員雲集西北大漠,堅持到最後的機組就能獲得“金頭盔”的殊榮。因此,“金頭盔”考覈不僅僅是戰鬥機飛行員的競技場,也是各型戰鬥機一決高下的演兵場。

圖片說明:殲-10C(前)和殲-16 來源:南部空軍

在今年的“金頭盔”考覈中,高本超、楊帥所在機組經歷多輪對抗,都以大比分優勢勝出。長機飛行員高本超表示,本次檢驗性考覈中對手不乏“老將”、“新銳”,越到後面越難打,每一場都充滿不確定性,空中態勢變化極快,一個小的失誤都可能是“致命”的。

官方報道透露,在最後一場對決中,“敵”機迅速上升高度, 利用其裝備優勢先發制人,發射導彈。高本超和楊帥兩人臨危不亂,成功規避導彈攻擊。第二次進入時,雙方戰鬥由中距打到近距,很快到了超視距空空導彈不可逃逸距離。攻防較量還在持續,幾番纏鬥後,最終高本超成功將“敵”機壓制,隨即他抓住有利時機,對“敵”實施攻擊,完成“雙殺”,取得了這場關鍵戰鬥的勝利。

圖片說明:殲-10C掛載兩枚霹靂-10出擊 來源:南部空軍

報道畫面中,高本超、楊帥裝備的是國產新型三代半戰機——殲-10C,這也標誌着該機在今年的“金頭盔”對抗中力壓羣雄,表現非常出色。再鋒利的寶劍也需要劍客的發揮,正值壯年的高本超已經累計飛行超過2500小時,擁有殲-7B、殲-7H、殲-7E、殲-11BS、殲-10原型機、殲-10A和殲-10C等戰鬥機的飛行經驗。

資料圖:高本超 央視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高本超本身不僅戰鬥素質過硬,還是一名出色的領導者。今年6月8日播出的《國防故事》中,節目組來到了高本超所在部隊,講述了這支部隊在強軍路上一路“先行”的故事。

資料圖:高本超 央視截圖

作爲部隊的主要軍事領導,高本超不僅是晝間飛行的塔臺指揮員,也是夜航訓練的帶飛教官。在訓練中,最難的課目都是從他自己開始,每次訓練之後,高本超還會帶領其他飛行員進行復盤,利用先進的ACMI系統總結每次訓練的得失。

資料圖:“雲嶺紅鷹”裝備的殲-10C(低可視塗裝) 央視截圖

公開報道顯示,高本超所在部隊繫於南部戰區空軍勁旅“雲嶺紅鷹”,該旅因戰機機身上繪有由“一三一”漢字組成的“大紅鷹”標記,也被軍迷暱稱爲“大紅鷹”旅。駐守在西南邊陲的這支航空旅,曾出色完成珠海航展、國慶60週年閱兵、建軍90週年閱兵、“紅劍”系列演習、中外聯訓等多項重大任務,在空軍首屆軍“金頭盔”比賽中,更是一舉奪得三頂“金頭盔”,一戰成名。

資料圖:“雲嶺紅鷹”裝備的殲-10C 來源:軍網英文

有意思的是,該旅和殲-10戰機有着“不解之緣”。該旅前身系空軍第一個整建制裝備和形成戰鬥力的殲-10團,曾得名“殲-10第一團”。改裝殲-10之後,他們完成了第一次海上突防、第一次超低空突擊、第一次空中加油、第一次高原夜訓、第一次遠海長航時等探索性實戰化訓練,研究創新了一大批新訓法、新戰法,填補了該型戰機作戰訓練領域的百餘項空白。

資料圖:“雲嶺紅鷹”裝備的殲-10AS 來源:軍網英文

2009年,“雲嶺紅鷹”再次換裝了殲-10的“升級版”。2016年,“雲嶺紅鷹”又站上了一個新的起點,開始批量換裝殲-10C戰鬥機。作爲殲-10系列戰機的最新改進型號,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C是標準地三代半戰機,是一款能對空、可對面的多用途戰機,時常掛載電子戰吊艙、精確制導炸彈和空面導彈出擊。

資料圖:殲-10C(左)和殲-16

當然,能從殲-16這類重型戰鬥機手中奪下“金頭盔”,殲-10C的空戰能力顯然不容小覷。從面世以來,網友總圍繞着“殲-10C和殲-16孰強孰弱”爭論不休。單純從“戰績”來看,雙方互有勝負。

資料圖:高本超大漠駐訓 央廣軍事

然而,從飛行員角度來看,雙方的觀點卻驚人的一致:在殲-10C飛行員、“金頭盔”獲得者看來,誰能最終發揮好自己飛機的性能優勢,誰就能取得空戰的勝利 ;殲-16飛行教官王崧羲認爲,在這兩型戰機整個對抗過程中,基本上是平分秋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