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問題,再一次被架到火上炙烤

文/和菜頭

來源:槽邊往事(ID:bitsea)

原標題:搶月餅往事

2016年9月的一天,在互聯網世界裏發生了一件小事。起因是阿里爲員工提供了一批月餅,但是數量有限,行政通知員工下午16點開搶,先到先得。於是,有幾位程序員就自己在計算機上編寫了個腳本,到點自動搶月餅。隨後,4名使用腳本搶月餅的員工因爲“觸犯誠信紅線”,被阿里當天勸退辭職。我當時爲此寫過一篇長文:《程序員,在麻瓜的世界裏掙扎》,歡迎去原址參觀,留言區還有當事人朋友的回覆,許多激烈的辯論也都還在。

直到今天我都依然同情那四名程序員,但不知道當初和我辯論的那些讀者,此時此刻是否也還是堅持自己先前的觀點?是否依然認爲阿里當初的決定是在捍衛某種企業價值觀?尤其是在目睹了阿里女員工在食堂申冤,前後花了多長時間纔要到了她的公義之後,和四個程序員當天就收拾東西走人兩下對比,各位對自己當初堅持的觀點是否還擁有堅定的信心?

舊事重提我倒不是爲了打臉,或者證明我的正確。畢竟我如今是個儒雅隨和的人,否則今天這篇文章的標題完全可以換一個更加挑動讀者情緒的表述方式,比如《原來阿里女員工還不如幾個月餅》。既然現在文章標題是《搶月餅往事》,那麼我詢問諸位如今的想法,那也就是真的是詢問而已。

我經歷過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崛起過程,那時候很流行一些大詞。什麼企業的使命,什麼企業的願景,什麼企業的文化,什麼企業的價值觀。每一家都白紙黑字寫得很好,這些年看下來,能按照字面做到的好像也沒有幾家。我時常和人開玩笑說,別看各家互聯網公司一會兒把自己的技術人員捧上天,一會兒把自己的產品經理捧上天,今天說自己是技術公司,明天說自己是產品公司,到得頭來其實全靠銷售和市場,都是銷售公司。嘴上說的未必會做,真正做的未必會說,把口號和標語全挪走,桌子上真正入木三分的就只有兩個字:賺錢。

是不是有點刻薄了?不大符合我儒雅隨和的形象?罪過,罪過。那我換一個講法好了:我認爲“賺錢”兩個字是剛性的,是真的紅線,是真的高壓線,誰碰誰死。但是使命也好,願景也罷,文化價值觀之流就更不用說了,統統都是彈性的。需要的時候突然出現,不需要的時候就藏起來,就像是一卷衛生紙,一條內褲,一打避孕套一樣。

也不要說我厚此薄彼,崇洋媚外。就在此刻,外網正因爲蘋果公司準備以防止兒童色情爲名,掃描用戶的手機相冊而掀起軒然大波。保護用戶隱私也曾經是蘋果公司的價值觀,也不乏動人的小故事,諸如FBI三次要求蘋果公司解開犯罪嫌疑人手機密碼,蘋果公司三次嚴詞婉拒,站在法庭上堅決捍衛用戶隱私。很好的口號,很好的小故事,企業價值觀應該由企業廣告部負責纔對。

我還是個小朋友的時候,認爲互聯網的出現,互聯網公司的興起,能給世界帶來一點改變,能湧現出一批不一樣的公司。不再像傳統企業那樣臃腫緩慢,不再像傳統企業那樣官僚封閉,而是帶着一種全新氣象,秉承新的企業價值觀爲用戶創造價值,持續提供提升生活質量的產品,讓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互聯網產品增進理解,和諧共處。同時,也爲有激情有創意有擔當的年輕人創造工作機會,給與他們揮灑才華的舞臺,把人類文明的進程向前推動一小格。

現在看起來,企業就是企業。傳統企業還好點,因爲本身很土,所以在文宣上沒有多少建樹。因爲不會講故事,所以最後也不會讓人失望。造車的就是造車的,不是什麼顛覆人類出行方式。挖煤的就是挖煤的,不是什麼點亮萬家燈火扮美人間。造電視的就是造電視的,不會宣稱自己造出來的不是電視機,而是什麼數字多媒體平臺。當然,對於所有投訴處理得都很慢就是了,一視同仁地慢,過得去就行。

但我依然相信價值觀,無論是個人價值觀還是企業價值觀。價值觀是出發點,決定了人們朝着哪個方向走,最後有怎樣的結局。我不相信寫在紙面上的價值觀,因爲很可能人們並不真的執行。我相信在行動中生長出來的價值觀,因爲人們是那麼做的,於是人們就那麼信了,人們知道行勝於言的道理。修完產假回來就要被降職、轉崗、勸退,什麼同工同酬,什麼職場平等,什麼員工權益至上那全都是廢紙。同樣的績效,同樣的工時,和直屬領導關係好考評就高分,否則就低分,什麼公平評定,什麼量化分析,什麼依照個人能力發展也都是廢紙。不同的價值觀培養不同的員工,不同的員工塑造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公司得到不同的結局。

是的,搶月餅會被勸退也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但是隨着時光流逝,這種價值觀究竟指的是誠信還是服從,可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