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近6億人近視,手術摘鏡就能一勞永逸嗎?

光明日報8月15日報道,我國到底有多少人近視?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患者達6億人。去年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我國首部眼健康白皮書《中國眼健康白皮書》,其中指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眼總體發生率爲53.6%,大學生近視總體發生率超90%。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近視眼發生率,到正規醫院進行屈光手術,成爲越來越多近視患者的“摘鏡”“大招”。屈光手術是否安全?手術後如何護眼?不能進行手術的未成年人如果防止近視?

手術摘鏡,安全性如何

2018年,王凱進行了全飛秒屈光手術,沒有任何併發症和後遺症,甚至術後第二天就回歸了工作崗位,現在他的工作生活用眼一切正常。王凱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醫師,作爲一名做過屈光手術的眼科醫生,他對此類手術持肯定態度。“屈光手術主要分爲角膜屈光手術和眼內屈光手術(ICL)。角膜屈光手術包括表層手術、全飛秒、半飛秒;眼內屈光手術主要是眼內鏡,眼內接觸鏡植入手術。”王凱表示,目前來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屈光手術都是摘鏡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針對很多人擔心的屈光手術的安全性,解放軍總醫院眼科醫學部派駐六中心眼科副主任醫師秦力維表示,隨着屈光手術術前檢查和手術設備的不斷改進,手術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更加成熟,手術技巧日趨精湛,屈光手術的安全性已經大大提高了。“手術過程中基本沒有非常嚴重的併發症了,最多是因手術配合等問題暫停手術改期再行或術式的更改等。手術出現後遺症、併發症的概率都很低。”

秦力維認爲,應該加大對屈光手術利弊的宣傳,實事求是,讓大家更加了解這種手術,對各種類型手術的適應症有所瞭解,明白自己的眼睛爲什麼要選擇這種手術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選擇貴的、流行的術式。同時,大家要正確看待網絡關於屈光手術的誤解和謠言。不能把這種手術神化,認爲它十全十美,也不要因爲個別不實的謠言而把它拒之門外。

但值得注意的是,後遺症、併發症的概率很低並不代表萬無一失,絕對安全的手術是不存在的。因此,多位眼科醫生提示,患者術前要積極配合醫生做嚴格全面的眼部檢查,按醫囑做好術前準備;術中放鬆心情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手術;術後最主要的就是嚴格按照醫生交代的術後注意事項,按需按量點眼藥水,及時到醫院來就診複查。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趙愈敏舉例:屈光手術術後要點一種激素類眼藥水——氟米龍滴眼液,這種眼藥有的人點一年都沒事,但有人點完眼壓就會升高。有個男生做完手術後沒有按醫囑回醫院做術後複查,而是一直在點氟米龍滴眼液三個月,半年後他發現其中一隻眼看不清楚了,到醫院檢查後診斷他患上了青光眼。其實這個後果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若術後嚴格按照醫囑來複查,醫生就會發現他眼壓高,停藥或者換一種藥就沒事了。

手術是矯正不是治癒,近視不可逆轉

很多人在完成屈光手術後會走進一個誤區:認爲做完手術可以高枕無憂了。但其實手術只是把眼鏡從鼻樑上拿下來,放到眼球上去了,近視眼還是存在的。不少專家在採訪中表示,術後若不注意用眼衛生,過度近距離用眼還是會再近視的。

“屈光手術術後還應該像預防近視眼一樣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秦力維說,屈光手術後與近視前護眼是有區別的,術後的眼睛都是不戴眼鏡的近視眼,他們的眼內結構還是原來近視眼時的狀態,特別是術前高度近視的患者,術後一定要避免極限運動、外傷、勞累,每年要散瞳查眼底,少看電子產品,減少近距離視物的時間,多參加戶外運動,飲食均衡、定期複查視力、眼底。

王凱對此非常認同,他建議,術後前半年,應注意控制用眼強度,尤其是近距離用眼強度,如果天天躲在被窩裏刷手機,眼睛的調節功能會跟不上,可能就會馬上出現假性近視或者視力回退等情況。

如果真的發生了假性近視,早期可以通過用藥緩解視疲勞,遠眺放鬆等方式恢復。若確實又近視了,也可以根據檢查數據決定是否可進行二次手術或佩戴低度矯正眼鏡。秦力維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在術前年齡小,術前自身近視度數不穩定,術後用眼過度或高度近視持續性發展的患者中多見,大多數患者的併發症和後遺症並不多見。

“值得警惕的是,有的人做了近視眼手術以後又看不清楚了,可能是又近視了,但也有可能是患上了其他眼疾。有問題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看看是又近視了,還是有別的眼病,切勿‘自我診斷’耽誤治療。”趙愈敏提示。

近視防控需堅持“教醫協同”

2018年,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團長瞿佳指出,近視防控不僅是國家戰略,更要成爲全民參與的民生工程。一方面要持續推進近視普查等工作,關注每個孩子的眼健康,持之以恆地落實各項有效舉措;另一方面要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不斷增強科學眼健康理念,尤其要加強家長防控近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此外,近視防控一定要堅持‘教醫協同’,發揮學校在防控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增加學生的戶外運動等舉措有效推動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就在前不久,明月鏡片攜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專家與社會媒體開展“醫媒共創研討會”,上海市東方醫院本部眼科主任、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視光診療中心主任毛欣傑在會上表示,現在的近視控制需要個性化方案,僅僅驗光還不全面,還要進行視光診療——眼軸測量、雙眼視覺功能檢查等。醫生通過眼視光診療方式對孩子的眼睛有充分的瞭解後,選擇個性化矯正方案,根據不一樣的年齡、度數以及需求,選擇不同的干預方法。“除了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用眼負擔之外,還可以選擇不同的光學矯正方法,比如功能性眼鏡、角膜塑形鏡、多焦軟鏡,同時一些藥物對近視控制也有一定幫助。”

“當下,大家對視覺健康的需求發生了變化,不單單是看得見還要看得清晰,看得舒服,看得持久。”江蘇省眼鏡協會副會長、明月鏡片總裁謝公興向記者解釋道,一副眼鏡中,“視覺健康”的功能主要由鏡片承載,不同的鏡片可以滿足不同用眼需求。比如針對孩子,有延緩近視度數加深的近視管理鏡片;針對開車、外出等戶外環境,有阻隔紫外線、防眩光的偏光太陽鏡片;針對經常使用電子屏的視屏族,有阻隔有害藍光的雙重防藍光鏡片等。

“科普在近視防控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視光部主任、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成員倪海龍告訴記者:“一定要把科學的近視科普知識傳遞給公衆,讓科普知識通過媒體平臺獲得更有效的傳播;還要注意針對性,根據不同的科普對象制定不同的內容,在科普的過程中加強互動,以便了解不同對象存在哪些認識誤區,並加強其理解,從而化爲正確的行動。”

做了近視手術你還要注意這幾點

(作者:餘克明,系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近視眼激光科主任;葉一明,系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近視眼激光科主治醫師)

又值暑期,許多剛剛參加完高考的考生和在校大學生希望利用假期做個近視手術,摘掉惱人的眼鏡。近視手術目前主要分爲角膜激光手術和眼內屈光手術。其中主流的角膜激光手術有SMILE全飛秒手術,FS-LASIK半飛秒手術,表層切削的LASEK、PRK手術等,眼內屈光手術則以ICL手術爲主。這些近視手術,除了表層切削手術外,術後視力恢復都非常快,基本上術後24小時內,就能達到或接近於術前最佳矯正視力。因此,很多接受手術的近視朋友們很容易忽略術後複查的問題。其實視力的恢復僅僅是術後整個恢復過程的一部分,各類近視手術術後還有不少需要大家關注的要點。

全飛秒、半飛秒手術需注意乾眼、避免撞擊

SMILE全飛秒手術的全稱是:飛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鏡取出術。手術原理是用飛秒激光在角膜基質層內製作一個凸透鏡,再通過2-4mm的切口把透鏡取出,達到使角膜曲率變平,矯正近視和散光的目的。全飛秒手術自2011年在我國開展以來,手術量已超過280萬例。該手術由於無須製作角膜瓣、切口小,因此術後炎症反應低,恢復快。一般來說手術後早期需要使用抗感染、抗炎、促進角膜上皮修復以及穩定淚膜的滴眼液。術後一個月內眼睛不能進水,突發眼紅、眼痛、視力急劇下降等需馬上覆查,三個月內避免風沙入眼、避免眼睛受到撞擊,三個月以後纔可以從事游泳等水上運動。

視力恢復的速度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由於專業報考、參軍體檢以及上班、上學很難請假,很多人亟須馬上用眼。全飛秒術後視力的恢復通常較快,以本中心某日128隻眼的全飛秒手術爲例,第二天回來複查視力在1.0至1.5(即5.0至5.2)之間的共126隻眼(98.4%)。因此,如無明顯不適,術後第2日即可上班上學。術後一個月內視物會有輕度霧感,視近仍需要適應,建議近距離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部分人夜間看燈會覺得燈光周圍有光暈、光線四散感,隨着時間推移症狀會逐漸減輕。摘鏡以後短期面貌會看起來不自然,但逐漸適應平時不戴眼鏡以後,面貌氣質會越來越神清氣爽,也會感受到生活上更加便利。

全飛秒手術的安全、有效和穩定性已經經過10年的證明。研究顯示,最早一批接受手術的患者目前視力仍然穩定。因此,從長遠來說,只要術後不嚴重過度近距離疲勞用眼,全飛秒手術所帶來的清晰視覺是可以一直維持的。部分患者術後確有乾眼、容易疲勞的症狀,但由於在全飛秒手術中角膜的神經纖維大體上保持完整,經過三個月的恢復,乾眼程度會恢復到術前水平。現代社會電子產品廣泛使用,乾眼是普遍現象。輕度乾眼可以日常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如干眼比較嚴重,還需去醫院進一步排查原因。

飛秒激光輔助制瓣的LASIK手術,也就是俗稱的半飛秒手術是另一種主流的角膜近視手術,它的原理是先用飛秒激光製作角膜瓣,分離、掀開角膜瓣,再用準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質組織,既可以矯正近視、散光,也可以矯正遠視。半飛秒手術由於需要製作一個角膜瓣,所以切斷的角膜神經纖維較全飛秒多,術後當天的不適感和術後早期的乾眼症狀較全飛秒手術會更多一些。由於角膜瓣的存在,術後都需要避免眼部受到直接撞擊,否則將有可能導致角膜瓣的移位。

ICL術後要每年複查

ICL手術是現在最常見的眼內屈光手術。不同於角膜激光手術,ICL手術是一種“加法手術”,它通過將一枚非常柔軟,輕薄的ICL晶體放置在眼睛虹膜的後面,自身晶狀體的前面,來矯正近視和散光。它治療的近視範圍可由50度到1800度,矯正的範圍較角膜激光手術更廣,術後眼部乾眼症狀更少,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近視朋友接受。但究竟是選擇角膜激光手術,還是ICL手術,一般建議大家做完近視手術的術前各項檢查後,交給專業的屈光手術醫生進行判斷,綜合考慮進行選擇。

ICL手術術後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術後2周內都要注意預防感染,嚴格按照醫生要求點用眼藥水,眼睛不要接觸水,不能用手揉眼。這是因爲ICL手術需要在角膜邊緣做一個很小的切口,才能將ICL晶體放進眼內,這個切口需要2周時間才能癒合得比較牢固。如果在切口還沒癒合時,有細菌通過切口進入眼內,就有可能導致眼內感染,出現嚴重危害視力的併發症;其次,ICL晶體植入眼內後,需要保持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如果帶散光矯正的ICL晶體在眼內發生旋轉,則可能引起散光矯正效能下降,視力受影響。因此,ICL術後,眼睛不能受到外力的撞擊,也不建議進行劇烈改變體位的運動,比如蹦極,跳水,過山車等。最後,由於很多接受ICL手術的朋友都屬於高度近視人羣,長期來看,發生玻璃體視網膜疾病以及開角型青光眼的風險都較中低度近視的人羣高。因此,術後需要每年複查玻璃體視網膜情況,同時,由於ICL晶體屬於眼內植入物,也需要每年進行角膜內皮、晶體位置和眼壓、驗光的複查。

總的來說,近視手術經過規範的術前檢查,精準的手術操作和規律的術後複查後,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穩定性都比較有保證。

微調查:近視手術你最關心什麼

8月12日,本版在光明日報官方微博就#近視手術你最關心什麼#話題開展小調查。900多萬網友閱讀此話題,上萬名網友參與投票。

網友留言:@SOM91nus:

就想知道過個10年20年,會不會有後遺症?

@像是一隻魚5:

做完激光手術兩年,眼睛被乒乓球打到,住院半個月還看不見,是否眼睛更脆弱了?

@小宇宙看不見的唯一:

已經做了手術的我表示很爽。

@醺醺ly:

做完13年了,晚上的時候比較畏懼強光。

@祭奠以逝時光:

主要是效果,以及手術後復發的概率高嗎?

@陳同學還沒談戀愛:

仔細觀察眼科醫生大多戴眼鏡。還有,激光手術併發症很多,只有符合適應症的才進行手術最好。

@26短視的_67232:我怕做了手術之後,手術失敗致盲。

來源:陳茵 杜倩 李潔 彭麗/光明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