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體育冠軍闖進創投圈

來源:IT桔子 作者:武玥 編輯:Judy

東京奧運會熱熱鬧鬧的結束了,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 38 金 32 銀 18 銅,完美收官。

這屆奧運會中表現奪目的有 00 後小將全紅嬋、孫穎莎、楊倩等,也有「老將」馬龍、許昕、劉詩雯、蘇炳添們。每一屆奧運會的榮耀對初出茅廬的小將來說,或許是運動生涯的開始,而對老將們,或許是最後的光榮。據悉,乒乓球國家隊中,馬龍、許昕、劉詩雯等選手均已經步入而立之年,均已超過乒乓球運動員的黃金年齡。4 年後的巴黎奧運會賽場上,或許難以見到他們的身影。

運動員退役後,帶着一身傷病的他們,如何謀生、如何立業,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IT 桔子梳理過往數據發現,這些年,他們中的一些人曾嘗試走入過創業、投資的圈子。

1

張繼科開奶茶店,後被收購

要說最「狂」的奧運冠軍,非張繼科莫屬,賽場上手撕球衣、腳踢擋板、親吻領獎臺等出格舉動讓他收穫了不少罰款,也讓總教練劉國樑「教訓」張繼科的表情,成爲廣爲流傳的表情包。

2012 年 8 月在倫敦奧運會中張繼科獲得男子單打冠軍,實現了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三項個人冠軍的大滿貫。2015 年張繼科因爲腰傷逐漸陷入低谷,2018 年日本公開賽張繼科屈居該屆賽事亞軍後,就逐漸退出了乒乓球賽場。

這兩年,張繼科在大衆視線中也比其他退役運動員更頻繁。不僅參演騰訊視頻《終極高手》、湖南衛視《運動吧少年》等節目,2018 年與明星景甜戀愛的消息,更讓張繼科登上了除運動員身份之外的熱搜。

娛樂圈之外,張繼科也是個「潮人」,2018 年,奶茶市場火爆,張繼科作爲聯合創始人成立了奶茶品牌「猴子的救兵」。

據悉,這是一家加盟制的綜合茶飲品牌,主要爲用戶提供茶飲和甜品,產品包括鮮鮮水果茶、純純鮮榨果汁、濃濃奶茶和飽飽甜品等。憑藉張繼科的明星和運動員友人資源,猴子的救兵開局不錯。

2019 年 3 月 13 日,「猴子的救兵」與「商機去哪兒「平臺合作,正式佈局全國市場,截止 3 月底,「猴子的救兵」半個月內已簽約加盟店近 200 家,覆蓋包括新疆烏魯木齊、海南海口在內的全國 21 個省、56 個城市。

2021 年 5 月 30 日,河南省國有企業貴糧集團出資 3000 萬元收購「猴子的救兵」。簽約儀式上,張繼科被河南貴糧集團授權爲「猴子的救兵」首席品牌戰略官,將以新身份繼續參與品牌成長。

對於張繼科來說,聯合創辦並沒有多久的公司就被收購,也算是個不錯的結局。畢竟這兩年新式茶飲賽道有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都拿着豐厚的資金不斷擴張,如此紅海的競爭環境,對於創業者的投入程度、信念感、商業操作能力都是很強的考驗。

2

體操冠軍陳一冰曾創立型動體育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男子吊環冠軍陳一冰,在 2013 年宣佈退役。退役後,他任職天津市體操中心副主任以及天津市體育運動學校副校長。2015 年,陳一冰表示「熱愛挑戰這種精神於我來說彷彿是與生俱來的」,於是他開啓了第二段人生--成爲創業者,成立「型動體育」。

據悉,這是一家基於移動端的體育服務工具,提供約教練、視頻課程、社區互動等服務,覆蓋健身、游泳、羽毛球、網球、跆拳道等運動項目。當時在國家政策鼓勵下,陳一冰認爲朝氣蓬勃的大衆體育市場擁有廣闊發展前景。

相關數據顯示,2016 年中國體育產業的規模是 1.9 萬億, 產業增加值佔同期 GDP 的比重是 0.9%。體育產業想要成爲支柱型產業,所在 GDP 比重至少要達到 4%,而當時的體育產業規模,遠遠不足。這其中的數據差距被認爲代表着當時中國體育市場的廣闊前景,大有可爲。

相關媒體報道顯示,型動體育在成立後,選擇與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中心獨家合作,匯聚了 11 萬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教練(簡稱「國職教練」)爲他的平臺建立了得天獨厚的競爭壁壘。在成立初期,陳一冰便拿到了 1200 萬人民幣的投資。

不過,奧運冠軍的光環與業界資源優勢並沒有持續太久,這款 O2O 時代的典型產品,在 2017 年已下架。企查查數據顯示,型動體育所屬大連雲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處於存續狀態。但有關於陳一冰和這家公司的新聞,最近的一條已停留在 2019 年。

3

連續 4 次創業的劉璇,戰績都還可以

奧運摘金一年後,2001 年年底,劉璇退役了。與其他可以長期投入的體育項目相比,女性體操運動員的運動生涯尤爲短暫。

跳下平衡木,劉璇進入北大讀書,獲得體操國際裁判資格,踏入演藝圈、演戲、發唱片、主持節目。2016 年,劉璇與好友共同創業,開創女子瑜伽服飾品牌 Balanpie(平衡派)。彼時,已有多個運動服飾品牌在國內外市場嶄露頭角,競爭激烈。劉璇擔任着整個團隊的產品質檢官,對於如何將產品與運動相結合,在質量、實用度及價格等方面,平衡派並不遜色。該品牌目前仍在京東等渠道正常售賣。

2018 年,已成爲母親的劉璇又加入同學趙哲的母嬰用品品牌 Mikibobo(米奇啵啵)成爲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產品官,該品牌近幾年市場口碑與銷量表現均不錯。

2019 年 6 月,劉璇再次創業口服美容食品品牌「如謎」,進入健康減脂領域。據悉,她的連環創業並沒有停下腳步,隨着她的兒子進入 5、6 歲,需要越來越多運動鍛鍊時,她又開始醞釀第四次創業,新的方向是兒童體操體驗俱樂部。

劉璇在創業中間還曾讀過長江商學院的 MBA 課程,也經受過投資人的質問,面臨過「快產品」還是「慢打磨」的考驗,到目前來看,這位冠軍,商業前途很值得期待。

4

林丹創立內衣品牌

2020 年 7 月 4 日宣佈退役的「羽毛球天王」林丹在此之前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商業「帝國」--不僅與 11 家企業有直接、間接的關聯,林丹也在商業代言領域也混的風生水起,不僅是紅牛、東風日產、綠箭口香糖、李寧、百事可樂等品牌的代言,他也曾拿到過尤尼克斯一份 1 億元的天價合約。

《第一財經》曾報道,林丹的經紀人曾對外透露, 林丹商業代言價值一年 1000 萬左右, 出席一次活動的最高費用達 200 萬。據福布斯 2015 年中國名人榜,體育圈內上榜的只有李娜和林丹。其中,林丹當年收入達 2750 萬元。

但娛樂圈之外,林丹也曾試圖創業。

在 2015 年 9 月 29 日,林丹正式推出個人品牌「Intimate by LIN DAN」,該品牌不僅在成都太古裏開設旗艦店,同時也在天貓商城開通的旗艦店,目前該品牌只經營男士內褲產品。爲自己的品牌站臺,林丹親自上陣,爲品牌拍攝宣傳海報。

據悉,該產品「秉持頂級奢侈品製作標準」,每件單品價格從 98 元至 268 元不等。

但明星創辦的品牌總與明星的聲譽掛鉤,在林丹「出軌事件」之後,林丹的商業價值大打折扣,這個品牌也在後續因爲經營不善而關閉。

5

也有人創業做一家 VC 機構

冠軍 VC 就是由體操冠軍邢傲偉、競走冠軍王麗萍等一衆奧運冠軍聯合中體鼎新投資基金髮起設立的,重點關注體育媒體、體育賽事運營、體育經紀以及全民健身等領域的早期項目。首期基金的規模爲 5000 萬人民幣,平均每個項目計劃投 300 萬~500 萬人民幣。

IT 桔子數據顯示,目前該機構公開投資的公司有 3 家--私人教練領域垂直整合服務平臺 EPTC、老牌連鎖體育健身品牌青鳥體育、智能健身房全國連鎖品牌光豬圈。但在 2016 年之後,這家機構基本沒有了消息。

除了以上幾位,鄧亞萍、李小鵬、 孫繼海、鄭潔等都有過創業經歷。

女乒傳奇人物鄧亞萍退役後,於 2015 年成立雲上體育,鄧亞萍擔任新公司董事長,洪泰創新空間 CEO 王勝江擔任 CEO。據悉,雲上體育在體育創新空間、體育培訓體系、體育產業基金、運動場館運營、運動康復中心、體育中介服務等六個領域重點佈局北上廣深。雲上體育將幫助退役運動員的創業與轉型服務,建設體育人才創業數據庫。

2015 年有資料顯示體操王子李小鵬成立了奧李 (上海) 有限公司,創立了個人智能裝備品牌--XVI。XVI 攜手智能裝備行家弄客 GEEKERY,共同研發了 XVI 弄客夜行者無線炫光運動激勵耳機,該產品當時在京東做了衆籌。據瞭解,在李小鵬的規劃中,除了 XVI 之外,奧李公司還推出偏向於家庭的品牌--Olivla family。不過,現在這些產品都無再多音訊。

鄭潔參與創辦的專注於網球運動領域的體育 O2O 平臺「網球家」也早已關閉;著名球星孫繼海曾創立的一家自媒體平臺,旗下運營有「我是海叔」公衆號,公司主要涉及短視頻平臺、互聯網足球教學等業務。該公司還曾獲得了 CMC 資本、騰訊、元迅共同投資的天使投資。現在該公司網站已無法打開,「我是海叔」的內容更新多停留在了 2016 年。

在創業這件事上,明星、冠軍的光環會照着他們走一段路,但拐個彎後,所有創業者便人人平等了。

▶婚戀社交創業的 100 種方式--AI 匹配、只能女選男,或者 985 畢業才能來認證?

▶投資太卷,他們從 VC 出來做消費創業了

▶字節投資王一博、李子柒,騰訊有鹿晗、李誕和池子,巨頭們開始搶投明星經紀公司

▶買家們還在討論「智商稅」,VC 們卻搶先擠進了家用美容儀賽道

▶有報告說國內上半年只有 3 家新獨角獸?我們不服並給出了 43 家名單

▶《2020-2021 中國獨角獸解讀報告》重磅發佈!中美都在孕育什麼行業的獨角獸?| IT桔子報告

點亮我的小星星,我們常見面吧

由於微信改版,信息流推薦順序發生變化,桔子的消息更難找了,將桔子設爲星標,就可以在前排找到我啦

分享、在看與點贊

只要你點,我們就是胖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