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在一個多月沸反盈天的“熱搜”後,幾天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吳某凡以涉嫌強姦罪批准逮捕。

作爲第一個塌房塌到被批捕的頂流,明星吳某凡曾經擁有的名氣、名利越讓人驚歎,如今落得的下場越讓人唏噓,反思,警醒。

從“數字小姐”不背臺詞可以演主角,到假唱摳圖能拿到天價片酬,甚至偷稅漏稅、吸毒嫖娼、代孕棄養等,近段時間以來,一些明星藝人翻車事件屢屢刷新公衆認知下線。犯罪嫌疑人吳某凡是否構成犯罪還有待依法處理,但顯然他的“頂流之路”已經塌方。

作爲極端個例,這一事件讓人看到娛樂圈“唯流量論”滋生的問題——一些明星不靠作品靠顏值流量就能席捲上億財富,價值觀、道德修養、知識視野卻遠遠落在後面,在慾望誘惑下,有人踐踏道德、蔑視法律。

當然,今天值得討論的遠不僅僅是流量明星如何管好自己的問題,而是娛樂圈亂象治理是否應該刮骨療毒?是誰在生產沒有作品的“小鮮肉”、捧紅沒有道德的頂流?是誰在縱容他們肆無忌憚地突破道德底線、乃至踐踏法律?

某種程度上說,吳某凡事件是資本極端逐利和影視行業浮躁亂象的聯合產物。

有些資本、有些企業只想從當下紅火的影視業掙快錢、撈一把,他們不在乎藝人有沒有過硬的作品,只追逐有沒有流量。作爲前韓國男團EXO成員,吳某凡來到中國時帶有巨大流量,微博粉絲超過5000萬。此後,僅僅靠臉,其就能得到大導演大製作的青睞,說唱僅有“小學生水平”卻能當“教授級rapper”的導師。

這些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頂流明星產生“逐利虹吸閉環”——流量越多,砸嚮明星的資本就越多;明星越紅,就越能給資本吸粉逐利。在某種程度上,流量和資本“綁架”了演藝圈的生態,靠一張臉、張張嘴就能一天幾百萬元進賬,還琢磨什麼演技、在乎什麼道德?

吳某凡事件給極端逐利的資本敲響了警鐘,別再只想用金錢“堆人設”,用人設來“割韭菜”,把演藝圈變成“洗錢池”,否則很可能落得一朝樓塌、滿盤落索。如果把錢更多投到創作、導演、劇本、演技上,靠好作品來掙得普羅大衆的“打投”,這個路子或許掙錢慢了點,但賺了口碑,還穩穩當當,不香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某些沒有作品、只想靠流量圈一把利益的所謂藝人明星也該照照鏡子,要想風風光光賺錢,先得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從藝。私下裏也可以自我掂量一下,實在德不配位,那就乾乾淨淨退圈,免得被衝昏了頭腦,忘卻了底線,日後被流量反噬。

還有影響青少年甚廣的飯圈亂象,同樣令人憂心忡忡。不少青少年成爲攢流量的“工具人”,被資本以追星爲名“傳銷式洗腦”,被帶歪了價值觀。斬斷追星灰色產業鏈,職能部門要監管,平臺要盡職,社會要參與,法律要出手,明星要自律,粉絲要理性。一些瘋狂的粉絲也該醒醒了:當你瘋狂打投控評刷禮物時,在家裏省喫儉用的你爸你媽知道嗎?

一些娛樂圈亂象事件爆發後,包括行業協會、相關公司、品牌合作商等都積極表明立場,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根治娛樂圈亂象,要靠各方合力,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強化法治宣傳教育和職業道德規範教育。相關公司、品牌合作商培養演藝人員時,不能只看顏值、不顧其它。

看罷一出出鬧劇,我們不能就此遺忘。激濁揚清,讓好作品、好藝人長紅出圈,爲公衆提供健康、清朗的文娛市場,尚需各方合力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