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嚴禁平臺用算法壓榨外賣小哥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外賣打包費不能成“賺錢套路”

近年來,外賣服務便利了百姓生活,也有許多不足有待改善。其中,打包費過高是消費者反映集中卻遲遲未得到解決的一個問題。消費者點的是外賣,卻爲包裝費付出了額外費用,本就令人不暢快。特別是部分打包費收取比例竟超過10%,還存在強制收費、花樣複雜等問題,更加令人難以接受。

外賣是店外銷售服務,打包餐食本來是常規操作。按照正常流程,外賣打包需要提供餐盒、塑料袋等必需品,至於一次性餐具、溼紙巾等則屬於額外選項,應交由消費者自行選擇搭配,並在知情前提下另外付費。還要看到,店家大批量採購外賣餐盒、塑料袋等,屬於批發價、工廠價,成本比零售價低很多。在正常情況下,店家在提供打包服務時只應收取打包成本費用,不能將打包費定得過高,更要警惕將其異化爲一種“賺錢套路”。

然而,店家往往將包裝費定得遠高於批量購買的成本。一般情況下,單個外賣包裝的費用多爲1元至2元,但消費者在有的店鋪購買同樣的外賣,打包費卻會莫名其妙地漲價。還有的店家會將同一批外賣分開裝袋,能收一份打包費的情況偏要打包成兩份,甚至每一個單品都單獨包裝。某些店鋪連贈品也要收包裝費,包裝費甚至比贈品的價值還要高。顯然,部分店家已經把打包費當成了賺錢工具,認爲多收一份打包費就多賺一筆錢。

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與平臺的高比例抽成不無關係。商家每賣出一單,外賣平臺要抽成相應比例,店鋪賺的錢少又不敢在菜品上加價,只能增加包裝費了。可見,平臺與店鋪的利益分配模式有待優化,不能使得商家通過玩弄打包費的套路,讓消費者變相承擔了有關成本。

除了要促進平臺降低抽成比例,給店家留下合理的利潤空間,店家還應將打包選擇權交給消費者,由消費者自主決定是否打包、打幾個包、是否另外選購一次性餐具、溼紙巾等。同時,店家還要遵守環保節約精神,儘可能減少打包量,降低資源消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