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奶茶不賺錢?新式茶飲業績亮眼,奈雪的茶上半年收入竟高達XX億元!

原標題:奈雪冰火兩重天

成本是降低了,盈利能力也確實證明了,但奈雪還是那個奈雪嗎?

文/楊蕾  編輯/魏曉

來源:AI藍媒匯

8月25日,奈雪的茶(2150.HK)發佈了2021年半年報,這也是其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

財報顯示,奈雪的茶2021年上半年營收爲21.26億,較上年同期的11.79億元增長80.2%;奈雪的茶的茶飲店2021年上半年經營利潤爲3.85億元,上年同期的經營利潤爲6450萬元,同比大增497.2%。

奈雪的茶2021年上半年期經調整淨利潤爲4820萬元,上年同期的經調整淨虧損爲6350萬元。

奈雪,終於證明了盈利能力。

但問題在於,資本市場並不怎麼給面子。

雖說受業績影響,8月26日奈雪的茶港股開盤即大漲10%。不過,截至今日收盤,奈雪的茶股價回落至10.64港元/股,市值182.49億港元。較6月30日上市之初340億港元市值,已蒸發近一半。

不僅是上市以來股價幾乎腰斬,奈雪還“屋漏偏逢連夜雨”,在近期奈雪發生食品安全問題,顯然,當下的奈雪正在上演“冰火兩重天”。

成本問題仍是奈雪最大的焦慮

一提奈雪,必提喜茶。

此前,有數據顯示,奈雪的茶門店坪效遠低於喜茶,而一直以來,有差異化優勢的烘焙類產品線“軟歐包”成了拖低門店利潤率和坪效的業務。顯然,擁有“社交屬性”的200平大店在資本面前,故事講的再像星巴克,也成了累贅。

在奈雪的茶上市不久之後,喜茶就再傳消息,據媒體連線Insight報道,喜茶或選擇明年赴港上市,目標估值爲1500億港幣(摺合人民幣約1200億人民幣)。

按照奈雪當前的市值來看,一個喜茶就等於6個奈雪。這樣懸殊的差距,或也成爲令奈雪創始人彭心“心力交瘁”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投資人給喜茶更高的估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似喜茶和奈雪賣的都是差不多的產品,實際上奈雪居高不下的成本遠遠大於喜茶。

因此,奈雪想要縮小與喜茶在資本市場的差距,當務之急就是壓低成本。

根據奈雪半年報數據顯示,其材料成本、員工成本、使用權資產折舊、配送服務費這幾項開支仍佔大頭,降本增效仍是奈雪的頭等大事。

PRO店戰略

奈雪在財報中表示,得益於規模化發展,邊際成本逐漸降低,盈利轉好,很大程度歸功於新店型奈雪的茶PRO。

2020年年底,奈雪的茶推出了新店型PRO茶飲店。今年上半年,奈雪共新增87家門店,其中,標準茶飲店僅新增9家,而PRO茶飲店則淨新增78家,新增數量是前者的8倍有餘。

持續擴大PRO茶飲店,或將是門店利潤大幅攀升497.2%的關鍵因素。

據奈雪的茶在財報中表示,PRO茶飲店有利於奈雪以更少的店員高效運營,以較低的前期投入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進一步加密門店規模,覆蓋高線城市更廣泛人羣。

按照選址差異,奈雪將PRO門店分爲兩類,第一類位於高端購物中心,收入水平與類似位置開設的奈雪的茶標準茶飲店相似,而門店經營利潤率則會有小幅提升空間。

第二類PRO門店則是指寫字樓、住宅社區等其他位置的門店,選址更爲靈活,面積和人員配置少,可大幅節省人力和租金等成本,有助於提高運營效率,快速實現規模化擴張。

不過,第二類PRO門店的盈利能力還有待驗證。上半年,開在購物中心的標準店與第一類PRO茶飲店平均單店日銷售額分別爲2.19萬元和2.11萬元,而第二類PRO門店平均單店日銷售額僅爲1.19 萬元,僅標準門店一半左右。

奈雪解釋,PRO門店剛推出不久,樣本容量較小,數據差較大。

實際上,從奈雪的擴店策略上,不難看出有瑞幸的影子。整體而言,迅速鋪開PRO店,讓奈雪衝出購物中心,入駐到高級寫字樓和社區,更有利於奈雪進一步提升品牌勢能。

除此之外,奈雪對底層邏輯佈局進一步加深,具體體現在研發和供應鏈上。

根據財報,奈雪2021年上半年在科技能力建設方面投入4830萬元,長期佈局數字化轉型戰略,通過研發自動化設備簡化茶飲製備流程,優化操作效率及更好保障產品標準化輸出,從而提升顧客體驗,加速了PRO門店降本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奈雪的茶在供應鏈方面表現積極,上半年推出的爆品“霸氣玉油柑”,爲提振奈雪的業績立下大功。當“油柑”成爲今夏各家茶飲店的新晉網紅時,有報道稱“油柑”價格上漲,一果難求。

而奈雪的油柑供應卻未受影響,規模化水果產地直採以及與供應商的長期穩定合作,爲其供應提供了充分保障,也推動了產品創新和銷量增長。

奈雪能夠迅速規模化發展,離不開供應鏈的穩定支撐。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供應鏈建設投入6020萬元。

降本不能降低底線

不過進入8月以來,對於奈雪而言是一個艱難的月份。用創始人趙林的話說,自其創業以來,8月以來的食品安全問題對奈雪的打擊不亞於疫情。

8月初,新華社記者臥底奈雪的茶,發現其多家分店存在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標籤不實等問題。隨後 “新華社記者臥底奈雪的茶打工”、“奈雪的茶多家分店蟑螂亂爬”衝上微博熱搜。

南都記者也接到爆料稱,奈雪的茶杯底喝出“大蒼蠅”,並且有視頻爲佐證。

在此之前,用戶對奈雪的印象是“新鮮原材料”,堅持茶底4小時一換,軟歐包不過夜。

但在資本的裹挾下,奈雪終究還是急中出錯。在壓縮成本、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導致門店經營水準出現了失衡。

“奈雪的茶深夜致歉”衝上熱搜榜第一,也說明了用戶對於奈雪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極高。

“在過去的這一個月裏,我們內部其實針對所有跟食品安全質量相關的工作流程標準都進行了回顧,要做的就是避免未來再出現一次這樣的事故,以及未來能夠爲我們的每一位消費者、每一杯茶和每一個烘焙的點心做出質量的責任。”

在奈雪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對於近期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作出如上表述。

彭心還表示,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之後,自己其實也非常擔心會影響到整個公司的業績表現,不過目前來看對業績的影響不大。“當時確實有幾天業績受到了影響,現在業績已經恢復事件發生之前的水平了。”

不過這也是彭心的一面之詞,實際上,食品安全問題爆發在8月,是否會影響到奈雪的茶的經營利潤,還需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或將在奈雪的2021年年報中真實反映出問題。

降本不能降低底線,奈雪的茶做爲國內“新式茶飲第一股”,還是要在穩中求勝,把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問題放在首位,如果一味追求數據好看,而丟掉了創業初心,也是得不償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