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華融:戰略投資者盡調工作平穩推進,未來或有新戰投加入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8月30日上午,中國華融(02799.HK)在京召開業績發佈會,介紹了2020年度和2021上半年華融整體經營成效及未來發展情況。

8月29日晚間,中國華融發佈了2021年半年報,以及姍姍來遲的2020年年報。由於年報“難產”,資產規模位居四大國有資管公司之首的中國華融已停牌四個月有餘,並將繼續停牌。

賴小民時期累積存量風險集中體現

財報顯示,中國華融2020年歸屬於公司股東的虧損爲1029.03億元,2021年上半年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58億元。

中國華融董事長王佔峯指出,“中國華融正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有效補充資本,提升風險抵補能力,鞏固可持續經營基礎。”

王佔峯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中國華融全面審視評估經營資產風險,當期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對經營業績造成了重大影響,這是賴小民時期累積存量風險的集中體現,也是公司發展史上永遠要汲取的慘痛教訓。”

王佔峯介紹,賴小民案件發生前集團資產規模無序擴張,違規設立子公司,偏離主責主業。2017年末,集團期末合併口徑資產總額18702.6億元,較2014年末增長211%,非金子公司數量達到27家,較2014年末增加18家。境外業務擴張尤爲突出,2015-2017年境外直管機構新增7家,國際業務資產總額由2015年末的604.51億元增至2017年末的2747.64億元,增長355%。

此次業績發佈會總共時長1小時28分鐘,公司管理團隊與蒞會分析師、投資者及媒體就不良資產市場、集團發展戰略、主業發展方向、經營業績、引戰增資等問題進行了溝通與交流,力圖向資本市場傳遞中國華融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也是賴小民案發後規模最大的一次發佈會。2017年,原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在港出席業績記者會上介紹:“我來到公司8年瘦了20斤,公司養肥了,我卻瘦了。”2018年4月,賴小民因個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以下爲澎湃新聞根據業績發佈會實錄整理的五大要點:

要點一: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2020年年報延遲披露,在資本充足率方面,後續又會有怎樣的額外安排?

中國華融副總裁王文傑表示,相關潛在交易是指中國華融旗下子公司華融致遠擬轉讓其所持有的華融華僑股權。前期,爲集中處置風險資產,完成相關潛在交易立項,並於2020年4月8日發佈了潛在出售事項公告,明確相關交易需待審批同意後組織實施。今年3月,由於相關潛在交易尚未確定,無法及時向審計師提供相關審計資料,2020年報審計工作未能及時完成,延遲刊發2020年度業績公告。此後,華融一直與上級部門保持積極溝通,根據溝通情況,預判該交易在短期內進一步推進的可能性較低,或可能不再推進。本着對市場和投資者負責的態度,經主動溝通有關部門,決定暫不將該交易的獲批納入考量因素,並基於上述預測判斷於5月份開始向審計師提供相關審計資料,努力推進審計工作,至8月上旬基本完年報審計。因此,相關交易直接影響了審計資料收集和年審工作進度。

要點二:未來中國第一大股東是否會發生變化,財政部是否將繼續代表國務院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引入戰投之後,公司的治理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王佔峯表示,目前,中國華融已和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遠洋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框架協議,戰略投資者的盡調工作及公司引戰各項工作均在有序、平穩推進。整個引戰過程,各方將按照資本市場制度和相關規則,遵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進行。對於投資者關心的,一是發行價格和增資規模問題,華融將根據法律法規、國資監管要求,並基於資產評估的結果協商確定,後續交易確定以後,將及時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二是股東變化問題,由於相關交易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後續如有關交易確定後,將及時進行信息披露。引戰完成後,華融所有股東,包括新引進的戰略投資者及原來的股東,都將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

要特別說明的是,中國華融能夠與戰略投資者簽訂框架協議,並得到戰略投資者的積極響應,充分體現了投資者對新華融建設三年半來各項工作的認可和肯定,也體現了對中國華融的可持續經營充滿信心。同時,華融引進戰略投資者,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健全公司治理,加快轉型發展。

除已與華融簽訂框架協議的5家擬引進戰略投資者外,還有很多投資者基於對中國華融充滿信心,也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其中既包括中資機構,也包括外資機構。華融將繼續跟有意向的投資者進一步溝通、對接,未來大家可能會看到還有新的戰略投資者加入,這些都是未來新華融建設的良好基礎。

要點三:中國境外債券的發行主體華融國際對中國華融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定位?中國華融是否重視華融國際的評級情況,又如何與評級機構進行溝通?

徐勇力表示,華融國際作爲公司總部直接管理的境外子公司,是中國華融重要的附屬子公司和境外融資戰略平臺。自2019年公司調整境外機構管理體系後,華融國際作爲境外經營發展條線主體,一方面,依託在不良資產行業積累的經驗和品牌影響,圍繞打造“大不良”經營格局,進一步探索開展不良資產收購、併購重組、救助性金融服務等業務,逐步構建以不良資產爲投資主業的經營發展方式;另一方面,按照整體戰略部署推動轉型發展,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更加重視合規展業和風險防控,持續優化資產結構,財務指標逐步實現修復。中國華融一直非常重視與評級機構的交流,也很重視債券的兌付和贖回。自4月1日延遲刊發業績公告後,與三家國際評級機構和國內評級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和充分交流。即使在靜默期期間,也盡最大可能向評級機構介紹業務和未來發展前景,得到了相關機構的理解。關於華融的再融資計劃,將根據未來信用修復程度、經營發展需要以及監管審批情況決定。關於華融國際存量永續債,同樣將根據其自身經營情況和發行合同約定,合理、合規、審慎地決策贖回事宜。

要點四:關於中國華融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戰略?

中國華融總裁梁強表示,中國華融的發展仍然離不開自身所處的不良資產行業,總體而言機遇和挑戰並存。

未來,華融將深耕“大不良”領域,統籌推進主營業務轉型升級。一是優化功能定位。既要做好傳統不良資產一級批發市場、二級零售市場的參與者,更要瞄準困境資產、特殊機遇投資市場的整合者角色。二是豐富客戶羣體。加強渠道建設,深度挖掘、培育符合大不良業務的長期穩定的客戶羣、生態圈、朋友圈。三是明晰業務策略。加強信用修復過程中業務策略的捕捉和價值挖掘過程中業務策略的調整。特別是華融將主動適應行業發展變化並積極調整,由賺快錢向賺長錢、賺慢錢、賺辛苦錢轉變;從治已病向治未病轉變,服務更多的優質客戶;從價差和利差即傳統的兩差收益向組合收益的轉變,在價差、利差基礎上努力探索增加管理費收入、服務費收入、彈性收益和超額收益。四是升級產品服務。加快產品和服務轉型,藉助科技手段、風險管理技能的進一步提升,實現從單一產品向組合解決方案的轉變。

此外,今年是《“新華融”建設三年戰略規劃(2019~2021年)》執行的第三年,也是最後一年,下半年華融將啓動新一期戰略規劃的制定工作。過程中,將密切結合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監管要求以及自身功能定位、經營發展現狀,明確發展方向、戰略目標和各項戰略舉措。

要點五:華融此前已經公告了將旗下消費金融以及租賃的股權有轉讓,接下來是否還會有這樣一個大方向,即將旗下的金融子公司牌照或股權進一步轉讓,另外,像華融證券這樣相對大一些的證券主體是否也可以轉讓?

總裁助理高敢表示,按照監管的要求,華融迴歸主業是一個總體的監管要求和總的趨勢,中國華融這幾年來實際上已經按照監管的要求在積極推進機構的瘦身。

目前來看,正在實施華融的交易中心的股權轉讓、華融消費金融的股權轉讓,以及華融信託的股權的重組事項,已經完成了公司的治理的程序,並且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進行公告。關於華融在整個金融機構的牌照的清理過程當中有哪些進展,一定會依法按照信息披露要求,及時向大家披露相關的信息,同時我們也歡迎所有有興趣的人跟華融接洽工作。完成監管要求的化險瘦身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