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有星辰大海,而當下就有幸福;我們與幸福之間隔着最遠也最近的距離


       01 有錢的用途,僅僅是“有錢”

 

       大多數人可能認爲:幸福來自於外在的物質,比如,高檔的房屋、昂貴的轎車,或者用之不竭的財富等等。一旦擁有了豐厚優裕的物質生活,就等於擁有了幸福。但實情卻事與願違,首先,財富往往是不穩固的,從開始積財,中間守財,再到後來耗盡,追求財富的同時,往往摻雜着許許多多痛苦。其次,即使有了財富,也並不意味着就拿到了幸福的通行證。


       02 幸福依賴與他人,本身就是種不幸

 

       另一些人認爲,感情是至高無上的,依靠深愛之人,能獲得無與倫比的快樂。表面上看,很多人的確從感情關係中品嚐到了甜蜜。但如果以智慧來觀察,依靠伴侶獲得的快樂,一方面通常只在青壯年時代比較鮮明,之前或之後的人生階段,就難以有強烈的感受;另一方面,這種快樂持續的時間也短暫,若將人生中的快樂和痛苦相比,痛苦總是佔了上風。

  

       況且,依靠物質和感情來獲得快樂,並不是人類獨有的行爲,很多動物也有這方面的追求,也能從中獲得不同程度的安樂。


       03 離低俗慾望越遠,離幸福越近

 

       有些人將藝術作爲自己的愛好,期望能依靠藝術獲取幸福。比如繪畫、唱歌、跳舞,以及超越意識想象的各種美好等等,他們樂此不疲、陶醉其中。相對而言,在這些領域中獲得快樂,需要的付出和伴隨的痛苦都比較少。

  

       有些人依靠世間的智慧追求幸福。比如,某些大學教授或科學家,終其一生來研究某種學問,並將之視爲快樂和享受。爲了研究,甚至不談婚論嫁,也不要求太多工資,甘願爲自己的專業付出一生的心血。

  

       還有一些人,是通過做慈善事業來獲得幸福。他們不顧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一輩子做扶貧、助學等利他之事,這是屬於慈悲層面。

  

       但不管是在慈悲還是智慧層面,如果發心清淨,都會爲整個社會和人類帶來無與倫比的利益。

 

       因此,更深層次的幸福,也許只能從修行層面獲得。這裏的修行,是指能安住於自己的心性。比如現在人們常說的正念禪修,由它帶來的幸福感,可以超越上述的全部類型。


        04 離情緒波動越遠,離幸福越近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比如導致心理失衡的憤怒、貪婪、嫉妒、傲慢等。對人類來講,負面情緒一旦出現,即便物質再豐裕,生活也會變得一團糟、毫無頭緒,這對每個人的影響都非常大。

 

       我認識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些是在藏地或山洞裏常年閉關禪修的人。如果審視他們的經濟狀況,飲食非常簡單,穿着也破破爛爛,可以說一無所有,但他們內心的幸福感卻難以言喻。我也認識很多東西方國家的財多位高之人,但他們的幸福程度和修行人比起來,差距懸殊。

  

       其實,人不論富有或貧窮,生活在何地,都可以享受自己本來就擁有的自性當中的幸福。當我們的心靜下來時,各種各樣的分別妄念會漸漸消於心性之中,依靠這種平靜和安住,許多不合理的想法、不快樂的情緒和不正確的觀念,統統都會被摒除。


       05 幸福如影隨行,但影子總被甩在身後

 

       很多人一心追求快樂,最終卻事與願違,是因爲他們採用了向外求取的錯誤方法。當一個人不斷外求時,就如同孩童追尋彩虹一般,無論怎樣奔波,幸福反而離得越來越遠;但如果能轉向內求,則不管是什麼身份,每個人都可以當下獲得幸福與快樂。

 

       以前,米開朗基羅在意大利準備創作《大衛》時,去市場考察,最終選定了一塊可以作爲原料的大石頭。有人問米開朗基羅:“您是如何發現這塊石頭的?”他答道:“很簡單,我去採石場,看見一塊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衛,然後要做的便只是鑿去多餘的石頭。把不該有的去掉,大衛就誕生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它告訴我們,幸福不需外求,只要能擺脫與我們不相關的、本不屬於我們的負面情緒的限制,安住於自心,當下就能夠找到真實、本來的自我。


       06 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是對待問題的方式出了問題

 

       前段時間我們去牛津大學時,有教授說:“現在牛津的學生中,百分之三十幾的人都擔心自己有心理疾病,尋求過心理諮詢的幫助。”所以,雖然總體而言,21世紀的人類,在物質生活方面應該算極大豐富了,可與此同時,精神方面卻越來越糟糕,心理疾病癒發普遍和嚴重。

 

       對於自己心理疾病的成因,有人說是壓力過大,有人說是所在地的天氣不好,有人說是人際關係問題,有人說是感情破裂……其實這些理由,對一位真正的修行人來講,根本不會造成心理上的危害和影響。人們非常擔心的各種問題,禪修者們是可以輕鬆面對的,並不會成爲痛苦之因。

 

       07 心不能太忙了,忙中生亂、亂中生病

 

       現在的人確實太忙碌。我在家鄉藏地的時候,寫過一本書,叫《你在忙什麼》。就我觀察,以前沒有電話時,人們只能與身邊的親友對話;後來出現了有線電話,只要雙方所在地都有電話線,就可以遠距離通話;現在到了無線網絡覆蓋全球的時代,微博、微信等溝通工具層出不窮,每個人都可以與全世界對話。但因爲不同國家存在時差,如果美國的人也聯繫,北京的人也聯繫,以一個人有限的精力,就難以應對了。而且大腦的容量是有限的,當各種信息紛至沓來、佔據內心,會使我們的正常思維模式超負荷運轉,到最後,人可能會變得不正常。

  

       有一種說法值得我們思考:“經濟解決今天的問題,政治解決明天的問題,宗教解決未來的問題。”經濟可以解決日常的諸多問題,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政治也可以在一段時期發揮作用,比如,一些政治家的思想可以流傳幾百年;而宗教的影響更深遠,回溯過去,已經有了幾千年歷史,在未來,它的思想仍會延續。所以,或許人類有必要用宗教來重新審視、約束自身的言行。


        08 大海深處有極致的寧靜,心也是

 

       按照教授的提議,我們將一起進行一個簡單的正念禪修的練習,其內容主要是以心來觀察自己的念頭。希望你們可以將身心都平靜下來,然後用心去看“到底我是什麼樣的”。在此過程中,當我們開始產生各種分別念時,就不斷讓心回到剛纔的觀察上。

  

       隨着這類禪修時間的增加,相信到了一定時候,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很有質量、很有品味。因爲世間的諸多煩惱和痛苦,都是心的浮躁和焦慮所導致的;如果心很清淨,即使身在監獄或貧困之地,仍然會過得開心,變成一名樂觀主義者。

 

       禪修的時候,大家儘量平靜下來,看着自己的心,觀察各種起心動念。有些人可能會在此時有所認識。其實,當心真正靜下來時,意識最深層之處,像海底一樣的地方,纔會顯露出來,那就是心的本來面目;而平時讓我們痛苦的各種負面情緒,只不過是海面的波濤,並不是真正的心。所以,如果能經常性、習慣性地禪修,你的快樂會與日俱增;生活品質和內在世界也會與衆不同;其他人覺得異常痛苦之事,根本不會引起你的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