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股價大漲市值超IBM,CEO袁徵身價一夜暴增66億美元

特約記者/胡慧茵

疫情贏家之一的視頻通訊軟件公司Zoom毫無預警地遭遇暴擊。

美國東部時間週二(8月31日),Zoom(ZM.US)股價跌近17%,收報289.50美元,這也是自2020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股價的暴跌源於Zoom在8月30日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業績。從財報來看,Zoom的增長依舊,總營收爲10.22億美元,同比增長54%。然而,該同比增速較上一季度191%的同比增速大大放緩。同一時間,Zoom方面給出的下一季度的增長指引僅爲31%,暗示增長放緩。隨後,Zoom遭到多家大行下調目標價。

股價暴跌之下,Zoom光環盡失。如今Zoom的後勁乏力,也開始讓外界質疑“宅家概念股”在後疫情時期的增長能否持續。

互聯網分析師葛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Zoom如今的大跌並非泡沫破滅,而在於當初資本市場給予的期望過高。“在疫情期間大火過一段時間之後,Zoom總要經歷一段下行的過程。”葛甲補充說道。

而就在Zoom公佈財報的同一天,人稱“木頭姐”或“女股神”的方舟投資CEO凱瑟琳·伍德買入了近20萬股Zoom股票,價值5700萬美元。

承壓之下,Zoom是否能重拾“高歌猛進”的勢頭?

增長“天花板”來臨?

財報業績仍然向上,卻沒能收穫資本市場的認可,這或許是Zoom沒有料想到的。 

據財報數據顯示,Zoom第二季度總營收爲10.2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635億美元相比增長54%。而Zoom的淨利潤也有增長,本季爲3.171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860億美元。另外,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3.16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857億美元相比增長71%。在保持增長的同時,Zoom在本季度的業績也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從數據來看,Zoom的盈利能力並不差。但美中不足的是,Zoom對第三季度收益預計不達分析師預期,導致股價大幅下跌逾10%。

之後,多家大行都選擇下調Zoom的目標價。其中,德意志銀行分析師Matthew Nikam將Zoom的目標價從375美元下調至350美元,維持持有評級。他表示,Zoom第二季度業績收入增長低於預期,且營收佔比達到36%的個人用戶也出現增速大幅下滑的狀況。 

對於這次的大跌,葛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主要是因爲市場看到了Zoom的增長有放緩的趨勢,“除了增速環比放緩,新用戶羣也出現了萎縮,致使市場有了不太好的預期。” 葛甲認爲,對於大部分科技公司來說,資本市場更看重的是它們的增速而非利潤。畢竟Zoom的躥紅,也源於疫情這隻“黑天鵝”。

成立於2011年,並在2019年4月正式登陸納斯達克,Zoom的發展十分順遂。但實際上,是疫情這個“風口”,才讓Zoom真正聲名鵲起。2019年12月底,就是疫情在全球暴發前夕,Zoom的最高單日使用人數爲1000萬人。而截至2020年6月,Zoom的日活用戶數量已經增長至3億。在2020年這一年間,Zoom的股價猶如坐上“火箭”,上漲了驚人的600%。

面對Zoom驚人的上漲速度,CEO袁徵曾表示過擔憂,“我從未想到整個世界都會在一夜之間使用Zoom,但其實,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公司戰略上,我們都沒有完全做好準備。”

Zoom確實沒有表面上看到的那麼得心應手,問題很快浮出水面。2020年3月,多名美國用戶在加利福尼亞州提起集體訴訟,指控Zoom與其他互聯網平臺如谷歌、Facebook和LinkedIn等共享用戶的個人數據,侵犯數百萬人的隱私。直到今年8月,Zoom用 了8500萬美元才了結官司,並表示日後將強化安全功能。

但Zoom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疫情放緩後的影響。摩根大通分析師Sterling Auty指出,Zoom的每日活躍用戶數和下載量自2020年9月達到峯值以來一直在下降。數據跟蹤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也顯示,使用Zoom的活躍企業域名數量逐季下降;3-7月,Zoom的獨立訪問者人數也下降了22%。 

葛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用戶的流失將低於預期。“即使疫情後大家都回到辦公室了,但視頻會議軟件的效率依然是很高的。”葛甲說道。同時,他認爲可以確認的是,Zoom將不會像以前那麼“紅”了。

木頭姐“抄底”

慣常看多中概股的“木頭姐”,此次選擇“抄底”Zoom。

伍德曾公開表示,她依然看好疫情受益股,並認爲疫情永久改變了世界,方舟投資主要利用市場下跌而抄底。“隨着疫情的消退,出售Zoom和Roku等居家隔離概念明星股將是一個‘錯誤’。”伍德說道。

Zoom的躥紅,讓不少看好它的投資人賺得盆滿鉢滿。當中,關於Zoom最出名的一筆投資莫過於李嘉誠斥資850萬美元買入的8.6%股份,在疫情期價值躍升至110億美元。藉助這筆Zoom的投資,李嘉誠重奪香港首富之位。 

此前備受追捧的Zoom,如今漸漸嚐到被投資人冷待的滋味。今年8月,有消息指出高瓴資本減持了Zoom的股票,目前持有102.7萬股,市值不足4億美元。要知道,高瓴資本曾在2020年連續三個季度重倉Zoom。 

很顯然,隨着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市場對Zoom的熱捧也開始“降溫”。而另一面,Zoom正在做出更多動作來贏回投資者。

今年6月,Zoom就收購專門開發實時機器翻譯技術的初創公司Kites GmbH達成協議。到了7月,Zoom又宣佈與雲聯絡中心軟件服務商Five9達成收購協議,將以全股票的方式收購Five9,交易規模將達到147億美元。

相比起Zoom要發展其他業務的說法,葛甲認爲這更多是Zoom在充實自身軟件的做法。“這些軟件跟Zoom的相關性很強,能夠給Zoom本身提供助力。”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成爲操作系統肯定是Zoom的終極目標,但能否做成還得看它後續的表現。

與此同時,外部競爭的壓力也是Zoom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在視頻會議軟件的賽道上,谷歌有Meet,微軟有Teams,蘋果有FaceTime以及Facebook的視頻會議工具Messenger Rooms。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在Facebook發佈視頻會議工具Messenger Rooms的當天,Zoom股價大跌,不到2小時Zoom的市值就蒸發了約60億美元。

“事實上,這些科技巨頭做的視頻會議軟件並不會對Zoom造成打擊。畢竟谷歌、Facebook和蘋果等巨頭主要是針對C端客戶,這跟Zoom主要面向B端並不一樣。”葛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在混戰一段時間之後,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似乎開始放棄擊敗Zoom。Alphabet Inc.旗下的Google Meet最近爲免費羣組通話設置了一小時上限,且取消了對3人及以上羣組的無限制免費服務。外界認爲,此舉可能會促使更多客戶改用Zoom。 

另一方面,Zoom的優勢仍在顯現。據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數據顯示,Zoom第二季度的視頻會議市場佔有率較前一季度上升了10個百分點,達到76%,當季每個月都實現了銷售額增長。 

高歌猛進之後,如今的Zoom正逐步穩固着自己在視頻會議賽道上的位置——只不過這“頭把交椅”,Zoom還能坐多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