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23.8%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9月3日,教育部召開發佈會介紹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有關情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峯介紹,2019年全國6—22歲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爲23.8%,“總體上優良率在增加,但是大學生體質優良率基本上沒有增長。”

2019年大中小學生體質與健康情況明顯改善

據悉,2019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科技部、財政部部署開展了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工作。本次調研按照分層整羣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在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93個地市1258所學校進行調研,調研學生374257人,覆蓋全日制普通中小學、普通高等學校學生,調研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等4個方面24項指標。

王登峯介紹,此次調研結果本應該在2020年6月份發佈,但由於受疫情影響,各項工作的推進受到很大影響。“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這個調研結果基本符合當前學生體質與健康的情況。”

“從總體上來看,2019年大中小學生的體質與健康情況明顯改善。”王登峯稱。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 2019年全國6—22歲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爲23.8%,優良率較高的地區爲東部經濟發達和沿海地區。

近年來,隨着中考體育考試分值提高,中學生尤其是初三學生體育活動時間顯著增加。在校體育鍛煉1小時比率,初三學生爲42.7%,高於高一學生的30.6%。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初三學生爲29.2%,高於高一學生的22.6%。

據悉,自2014年教育部頒佈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總體呈上升趨勢,13—22歲年齡段學生優良率從2014年的14.8%上升到2019年的17.7%,上升了2.9個百分點。13—15歲、16—18歲、19—22歲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分別上升5.1、1.8和0.2個百分點,初中生上升最爲明顯。“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到,總體上優良率在增加,但是大學生基本上沒有增長。”王登峯表示。

大學生體質下滑問題未得到有效遏制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各年齡組男女生身高、體重、胸圍指標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與2014年相比,2019年全國7—9歲、10—12歲、13—15歲、16—18歲、19—22歲男生身高分別增加0.52 cm、1.26 cm、1.69 cm、0.95 cm和0.81 cm,體重增加0.61 kg、1.73 kg、2.52 kg、2.52 kg和2.86 kg,胸圍增加0.53 cm、1.01 cm、0.99 cm、0.82 cm和1.54 cm。各年齡組女生身高分別增加0.72 cm、1.24 cm、0.97 cm、0.80 cm和0.62 cm,體重增加0.70 kg、1.64 kg、2.28 kg、1.99 kg和1.67 kg,胸圍增加0.52 cm、1.03 cm、1.38 cm、0.95 cm和0.83 cm。

“全國學生的身高、體重、胸圍等發育指標持續向好。也就是學生整個身體發育情況越來越好。”王登峯解釋稱。

肺活量顯示人的心肺功能,肺活量大的兒童,身體供氧能力更強。根據調研結果,近10年來,全國學生肺活量持續增加,初中生增長最爲明顯。與2014年相比,2019年全國7—9歲、10—12歲、13—15歲、16—18歲、19—22歲男生肺活量分別增加82.5 ml、153.6 ml、209.7 ml、161.2 ml和92.3 ml,各年齡段女生的肺活量分別增加105.3 ml、166.0 ml、187.2 ml、147.0 ml和102.2 ml。

同時,調研結果顯示,中小學生柔韌、力量、速度和耐力等素質總體出現好轉,柔韌素質、力量素質小學生和初中生改善較其他年齡段明顯。與2014年相比,2019年各年齡段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成績分別增加1.9個、1.9個、1.8個、1.6個和1.0個;7—12歲男生斜身引體增加0.7個。中學生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有所改善。2019年與2014年數據相比,13—15歲、16—18歲男女中學生50米跑成績有所提升,分別提高了0.09秒和0.01秒;13—15歲女生800米跑成績提高4.49秒,13—15歲男生1000米跑成績提高6.50秒。“大學生仍然沒有出現好轉。”王登峯補充道。

學生營養不良改善方面,2019年我國6—22歲學生營養不良率爲10.2%,近10年來,各年齡段男女生營養不良狀況持續改善。與2014年相比,2019年全國7—9歲、10—12歲、13—15歲、16—18歲、19—22歲學生分別下降2.1、1.6、2.4、2.6和2.3個百分點。

“體質與健康出現好轉,但是問題依然嚴峻,青少年的近視、肥胖等問題,還有大學生體質下滑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因此,如何讓一系列重磅政策真正落實,產生重磅的效果,還需要我們持續用力。”王登峯表示。

王登峯透露,針對大學生身體素質下滑問題,將推進高校體育評價改革,把體育工作及其效果作爲高校辦學評價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和“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陳荻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