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熱評:“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

隨着臺積電加入“漲價”大軍全線漲價至多20%,芯片和電子設備價格有望從2020年第四季度一路漲至明年。但若需求放緩,晶圓代工廠可能面臨不小挑戰。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業內消息人士話稱,臺積電正忙於剔除客戶的“雙重預訂”( double-booking)訂單。但這也使臺積電已難以把握市場真實的需求。

目前,芯片供應鏈上幾乎每一環節的價格都在上漲。行業人士和分析師預測,由強勁芯片需求驅動的價格上漲趨勢將持續到明年。

日經指出,尖端芯片製造技術的競爭有望使芯片價格長期保持高位,尤其是更先進的工藝產品。

Sanford C. Bernstein 的資深半導體分析師 Mark Li表示,先進的芯片生產工藝,如7nm、5nm和未來的3nm都非常昂貴。目前只有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才能負擔得起這筆投資,不過這並不代表這些先進芯片的價格永遠不會下降,但考慮到投資規模,它們不大容易大幅降價。

Mark Li進一步指出,對於較小體量的代工廠和更成熟的生產工藝來說,一旦經濟放緩,市場可能會更加動盪,其修正也可能相當大並迅速。不過,決定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始終是需求。

他也稱,“晶圓廠運營就如同航線一般,即使機上只有一兩名乘客,航空公司也必須承擔所消耗的固定成本。這意味着,如果需求放緩,代工廠必須降低價格來吸引更多客戶,同時保證產能利用率。”(校對/思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