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天金融收購華夏人壽未果或引“後遺症”:現金流承壓、擬剝離地產業務“套現”

來源:藍鯨財經

兜兜轉轉,中天金融又走上了出售地產業務的“老路”。2018年,中天金融籌劃出售地產業務,爲順利收購華夏人壽“籌錢”;三年後,中天金融再度籌劃出售事項,這一次爲的是徹底“去地產化”,改善財務結構和資產結構,未來聚焦金融業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自中天金融2015年涉足金融領域開啓戰略轉型,就已經在考慮逐步將地產業務剝離上市公司體系,將各類資源集中在稀缺程度更高的金融板塊。

不可否認的是,爲收購華夏人壽所支付的70億元定金,以及潛在的定金損失風險,一定程度導致了中天金融的現金流壓力。截至6月底,其資產負債率已達85.77%,在地產行業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中天金融已然面臨較大的壓力,此時剝離地產業務也有回籠資金“喘口氣”的意圖。

出售核心地產子公司,結束“地產+金融”雙主業模式

日前,中天金融公告稱,擬出售全資子公司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城投”)100%股權給佳源創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源創盛”),股權轉讓價款暫定爲180億元。

根據雙方框架協議約定,佳源創盛在8月31日前就此次交易向中天金融支付定金20億元。據報道,佳源集團或聯合國資、央企或其他知名房企共同參與收購交易。

藍鯨保險瞭解到,由於交易尚處於籌劃階段,交易最終方案、交易價格等尚需根據盡職調查、審計或評估結果等作進一步論證和溝通協商後最終確定,最終能否順利實施存在不確定性。

公開信息顯示,中天金融主要從事房地產、證券、保險、基金等業務,在貴州當地根基深厚。其中,房地產業務由全資子公司中天城投進行,經營範圍包括一級房地產開發、城市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開發等;證券業務由控股子公司中天國富證券進行;保險業務由控股子公司中融人壽進行;基金業務由控股子公司友山基金進行。

“本次股權轉讓是基於未來聚焦金融業發展的安排,有利於提高公司資產的流動性,改善財務結構和資產結構,優化金融業務戰略佈局,保障金融業務未來發展的資金需要,提升核心競爭力,鞏固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中天金融表示,若交易成功實施,預計未來的主要收入來源爲金融業。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7月,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誠”)出具信用評級報告,將中天金融公司主體信用等級評爲AA,評級展望爲負面,原因在於“受籌劃資產重組以及向金融業務轉型等因素影響,中天金融房地產業務發展減緩,房地產合同銷售面積和金額繼續下降,銷售回款放緩,結算收入和毛利潤同比大幅減少,在建及擬建項目未來投資規模較大,在行業融資環境趨緊及公司‘三條紅線’均未達標的情況下,面臨較大融資壓力”。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天金融短期借款餘額爲15.4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餘額爲209.66億元,貨幣資金餘額爲35.18億元,存在一定的短期償債壓力,資產負債率爲85.77%,較年初的84.35%上升了1.42個百分點。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藍鯨保險採訪時表示,對於中天金融來說,金融業務和地產業務都面臨短期發展壓力,同時也是國家重點調控的產業,“相對而言,金融行業的潛力更明顯,地產行業卻步入低谷,短期難以回調。所以,中天金融近年來一直在尋求機會剝離地產板塊,將各類資源集中在稀缺程度更高的金融板塊”。對於中天金融來說,將地產業務剝離上市公司體系,結束“地產+金融”雙主業模式,亦可緩解經營壓力,改善資產負債結構。

轉型金融難言順暢,中天金融淨利潤連續5年下滑

不過,此次出售地產業務,或也一定程度源於中天金融收購華夏人壽股權懸而未決帶來的負面壓力。

中天金融上一次意圖擬剝離地產板塊,是在2018年3月,爲“蛇吞象”收購華夏人壽籌措資金。

2015年,中天金融啓動戰略升級,以“併購重組、創新發展、產融結合”爲戰略手段,開始佈局金融業務;2016年,公司着力實施金融產業佈局,持續加大對金融產業的投入,通過併購重組方式,獲得了保險、證券等金融牌照,開始轉型爲以房地產業務及金融業務雙主業務並駕齊驅的發展模式。

華夏人壽即是其重要目標。彼時,中天金融擬向同一實控人持股的關聯公司金世旗產投出售中天城投100%股權,作價246億元,優先用於支付購買華夏人壽21%-25%股權轉讓款,不過這一涉嫌“左手倒右手”的交易行爲並未成行。此後,碧桂園入股金世旗產投,意圖接盤,後續也作罷。

2018年12月,中天金融稱,收購華夏人壽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無法在短期內完成,將中天城投100%股權及資產出售後,剩餘的金融業務規模偏小,按照第二大股東貴陽城發的提議以及貴陽市政府的要求,爲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以及保護股東利益,解除股權轉讓協議。

再往後,華夏人壽被銀保監會實施接管,中天金融的股權收購事項,更顯遙遙無期,但高達70億元的股權收購定金卻已支付給交易對方,一定程度面臨定金損失風險。

中天金融在後續多次披露的進展更新公告中,都提及了這一重大風險。鉅額定金被長期佔用,顯然會導致中天金融的現金流壓力,東方金誠根據其約8%的綜合資金成本測算,截至目前已產生約19.6億元的資金成本。

幾經周折,中天金融對華夏人壽的股權收購未能落定,進退維谷。8月31日,其披露公告表示,仍在繼續推進收購華夏人壽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華夏人壽的交易的確給中天金融的現金流造成影響,目前明天系的資產處置仍在進行中,這筆預付款最終還是會得到妥善處置”,沈萌分析指出。

核心的地產業務出售後,金融業務能否支撐起中天金融是關注重點。藍鯨保險梳理發現,截至2020年,中天金融淨利潤已連續5年下滑,2020年淨利潤爲5.72億元,同比下降48.4%;2021年上半年,中天金融實現淨利潤0.41億元,比上年同期的6.52億元縮減93.71%。

從中天金融的金融佈局來看,保險業務方面,2020年,中融人壽實現已賺保費121.83億元,同比增長130.56%;實現營業收入142.77億元,同比增長46.21%,主要受益於經營模式轉變、業務創新及渠道拓展,淨利潤0.14億元,同比下滑。證券業務方面,2020年國富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0.41億元,淨利潤1.82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爲34.9%、15.64%。基金業務方面,2020年友山基金實現營業收入3.86億元,同比下降,主要受收益和投資諮詢業務下降所致。

“即使只有一張金融牌照,也足以支撐起一家上市公司,何況是多張牌照,中天金融的問題在於各金融子公司之間還沒有深度整合協同,發揮出更大潛能”,沈萌表示。

一位金融業內人士指出,隨着中天金融繼續推進證券經營資質申請、銀行設立和公募牌照申辦,未來金融業務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但金融行業的盈利穩定性易受市場波動影響,且各領域頭部公司已形成明顯的領先地位,市場競爭激烈,能否從中分羹還有不確定性。(藍鯨保險 李丹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