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Z博士的腦洞|幾內亞與鋁價,被動的影響力

幾內亞與鋁價

9月5日,幾內亞發生政變,總統孔戴被扣押,這個全球最大的鋁土礦儲量國的“變天”進一步推高了本來就在“發燒”的全球鋁價。9月6日早盤,國內滬鋁主力合約早盤一度大漲近3%,最高上漲至21980元/噸,創 2009年以來歷史新高。同一天,國際鋁價方面,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創下十多年來的最高點,LME三個月期鋁至每噸2775.50美元,爲2011年5月以來最高。美國高盛甚至預計,由於全球供應前景可能惡化,期鋁價格有望進一步上漲,未來12個月的期鋁目標價格上調至每噸3200美元。

幾內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鋁土礦儲量,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截至2020年,該國鋁土礦儲量約爲74億噸,佔全球總儲量的24.67%;年產量爲820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22%以上。因此,幾內亞突然政權“易手”,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市場對鋁土礦供應的恐慌心理。

法新社等媒體即刻便發佈了關於“孔戴垮臺後,中國在幾內亞失去了一個重要盟友”的報道,聲稱幾內亞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分佈廣、開採價值高、開發潛力大,意味着中國很可能會在經濟上有不少損失。

的確,中國與幾內亞有良好的關係。1958年獨立的幾內亞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洲國家之一。而近十年來,尤其在“一帶一路”的倡導下,中國在幾內亞加大投資力度,雙方合作相當良好。

中國鋁土礦儲量僅佔全球儲量的4%,僅靠國內難以支撐大量的生產需求。目前全球範圍內鋁土礦儲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幾內亞。2020年幾內亞向全球出口了8240萬噸鋁土礦,這一年我國進口鋁土礦11157萬噸,其中5267萬噸來自幾內亞,佔比達到47%,位居第一。

鋁價並非爲幾內亞而漲

由於幾內亞“政變”領導人Mamady Doumbouya在該國電視講話中宣佈解散政府並廢除國家憲法,關閉幾內亞的陸地和空中邊界,市場擔心幾內亞政變關閉邊境將對鋁土礦進口量造成干擾。而2021年上半年我國自幾內亞進口的礦石超過3100萬噸,占上半年總進口量的56%以上。

似乎正如一些外媒所分析的那樣,中國市場需求旺盛,而與“盟友”關係不穩定,造成了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在幾內亞孔戴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多家企業在幾內亞建設項目,例如贏聯盟、中鋁、國電投等。外界甚至此時對其都抱着一種“唱衰”“看衰”的心態。

但實際上,據Mysteel監測,8月23日至9月5日兩週幾內亞鋁土礦發貨航次平穩,9月3日、4日兩天各有一艘船出現了裝貨停止,不過仍未離港。幾內亞軍事政變領導人也表示,不會對既有的經濟交易契約造成影響。而目前國內大部分氧化鋁企業進口礦庫存在3個月左右。因此,從現實供需上看,幾內亞政變對鋁土礦出口情況暫無影響。

而且,我們稍微拉長時間線可以發現,隨着全球經濟從疫情的影響中復甦,近一年內鋁價漲勢都非常兇猛。2021年以來,LME鋁價格已經攀升了約四成,相較於去年4月的低點,LME鋁價可謂是一飛沖天,已經反彈了近90%。鋁價在全球的恐慌情緒中節節攀升,鋁價創新高,是政變導致供求的錯位還是其他原因,值得探討。

對刺激政策“不收手、不放手”

全球貨幣放水推高大宗商品價格。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來,美聯儲就開啓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全球進入到了“美聯儲交易時間”。 從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美國先後通過了3輪財政刺激計劃,向市場投放了5萬億美元用於刺激經濟恢復,近期拜登還在極力推動1.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以及另一項3.5萬億美元的支出法案。在美聯儲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和財政刺激的推動下,美元將進入一個弱勢週期,而歷史來看,美元與大宗商品價格間存在“蹺蹺板”效應,大量熱錢湧入商品交易所,進行價格炒作,不斷推高鋁等大宗商品價格。

經濟復甦進一步推高對鋁的全球需求。衆所周知,大宗商品是典型的週期性資產,與全球經濟同步漲跌,這使他們首先受益於病毒疫苗可能釋放的復甦。目前世界經濟正在新冠疫情中逐步復甦,經濟的復甦必然帶來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大宗商品的價格穩定事關國計民生,居民生活、產業恢復、國家建設、社會穩定都離不開大宗商品的供應與保障。鋁作爲大宗有色商品之一,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業材料,被廣泛應用於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比如建築、飛機、飲料罐等,在經濟復甦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經濟復甦態勢明顯的狀況下,各國政府爲了所謂“民意”“連任”等政治訴求和目的,“不收手”“不放手”,繼續貨幣財政刺激,進一步推升市場對大宗商品、各大工業原材料的需求。美國方面,參議院在上個月通過的1萬億基建法案和3.5萬億美元的預算計劃,這可能會加劇美國整體經濟未來的通脹水平,大宗商品價格則可能被再進一步抬高。

全球的不協調與被盯住的“中國需求”

全球供應鏈失調推高市場恐慌心理。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失調,受燃料價格上漲、船隻供應緊張和港口裝卸時間延長等因素影響,全球海運價格成本呈現上漲,亞洲的鋁庫存難以運達至歐美等市場。作爲全球第二大原鋁生產國(6%)及第一大鋁錠出口國(17%)的俄羅斯,爲了平衡國內市場金屬產品價格隨國際市場價格而上漲的影響,於8月開始對各類金屬的出口加徵關稅,其中,鋁被徵收15%的出口關稅,具體來說是每噸價格提高254美元,進一步提高了原料購買方的成本。而美國等在抗疫中不願意與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進行友善協調,甚至在中國抗疫防疫較爲成功情況下又橫加指責、發動所謂“溯源”調查,導致全球市場的協同性極不協調,供應鏈錯配、斷裂愈加嚴重,成本高升。

此外,國際資本炒作“中國需求”陷入“買啥漲啥”怪圈。我們要看到,在“金融化”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中,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權不僅存在於實體買賣者之間,還掌握在期貨交易者手中。2008年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巨幅漲跌,可以發現期貨市場對現貨價格的影響異常突出。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倫敦金屬交易所控制着全球鋁、銅、鉛、錫等金屬的定價權。從2020年開始,國際資本就盯緊了“中國需求”,從全球頂級的對沖基金Point72到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投資名人,都認爲“中國需求”將引領大宗商品價格走高,國際資本開始大量進入大宗商品市場炒作,鋁價期貨也持續高燒不退。作爲真正購買方的中國,只能接受國際炒家最後的定價並附加一定的升貼水來購進大宗商品,而無法改變其價格接受者的尷尬地位,從而陷入“越買越貴,越賤越賣”的怪圈之中。

被動的“影響力”

從今年上半年看,汽車用鋁環比在下降,而鋁製品終端產品的價格已經在提升,顯現價格上漲已然傳導到下游,或者擠壓了中下游相關企業的利潤率。給很不容易從疫情中復甦的市場和企業,帶來了很大壓力。

國家相關部委和行業協會則連續“出手”保供穩價,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也爲遏制鋁價過快上漲,平衡市場供需,在7月5日、7月29日和9月1日分三批次投放國儲鋁,其中,第一批次投放國家儲備鋁5萬噸,第二批次投放國家儲備鋁9萬噸,第三批次投放儲備鋁7萬噸。

鋁當然只是大宗商品中的一種,但可以作爲一個窗口,看到背後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風雲。

可以說,當前,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大宗商品市場上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中國經濟景氣度和需求規模無疑是大宗商品供需的重大影響因素。但這種影響力相對而言還是比較被動。有時候甚至反而因爲這種“影響力”而“受害”。

幾內亞政變和鋁的價格飛漲就是一個例子。其政變對全球供需的影響暫無大礙,但其於中國的緊密合作、中國市場的需求等反而成爲期貨市場上的“好題材”,推升了我們早就已經在“平抑”的鋁價。

此外,中國參與開採幾內亞西芒杜鐵礦石也改變了世界市場,並使幾內亞成爲與澳大利亞和巴西並列的鐵礦石出口大國。如今,這個項目是否也會因爲幾內亞的政治“動盪”而受到影響,也成爲外媒津津樂道的話題。也可能成爲市場波動的“好題材”。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能需要考慮的是,怎麼能夠把我們對市場的影響力變得更加“主動”?

後記

當然,不得不說,鋁價上漲,也有其他原因,如電解鋁行業因“雙碳目標”承受了一些壓力等。

但總體而言,必須看到的是,疫情一年多來,我們防控得力,經濟運行平穩,卻也飽受全球大宗商品大漲之壓力。到了如今,如何能夠一方面,國內調整結構轉型升級,解決好成本控制問題和政策精準度,另一方面尋求對國際大宗商品治理體系進行結構性改革,推動大宗商品定價權朝着更爲公平合理方向發展,或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