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尹希寧 記者 胡寧

能迎賓跳舞,也能炒菜做飯,還能在太空作爲輔助航天員,也能耐得住1000攝氏度高溫衝進火場偵察火情......

爲期4天的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9月13日閉幕,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等上百種機器人在大會期間亮相,讓參觀者眼花繚亂。

機器人產業被喻爲 “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在論壇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我國機器人產業迎來升級換代、跨越發展的窗口期。

事實上,在全球範圍,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從2016年的204億美元持續增長到2019年的306億美元,年均增長14.5%,機器人產業日益成爲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大會期間發佈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爲全球貢獻了40%左右的產業份額,連續多年穩坐世界最大機器人消費國地位,同時,2021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39億元。

“從浩瀚太空到萬里深海,從工廠車間到田間地頭,從國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我們正步入與機器人和諧共榮的繽紛多彩新世界。”辛國斌說。

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展出的仿生機器人“愛因斯坦”。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攝

服務機器人逆勢增長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全球服務機器人行業逆勢增長,預計2020年同比增長20.7%。

在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的服務機器人展區,“飛魚”送餐機器人根據指令來回穿梭。講解員池曉敏說,2020年,“飛魚”送餐機器人走進疫區進行無接觸配送,“18臺機器人完成了200多名隔離人員的一日三餐和基礎醫療物資的配送。”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在演講中說,目前中國機器人最大的市場是家政服務機器人,還有娛樂休閒類場景下的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在教育、醫療、農業等領域大顯身手,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辛國斌說。

辛國斌介紹,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制造企業營業收入529億元,同比增長41%。隨着醫療、養老、教育等行業智能化需求的持續釋放,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蘊藏巨大的發展潛力。

行業會發生更多的技術迭代

大會的論壇上,不少嘉賓表示,抓住關鍵技術仍是未來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曲道奎表示,目前國內一些企業還沒有真正把智能、網聯和數據作爲機器人的內核進行開發,存在低技術、低品質、低價格、低端應用的“四低”現象。

“機器人的核心在於四個關鍵技術:機器人的本體結構,機器人的感知系統,機器人的決策規劃、調度與控制,以及機器人的執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認爲,今天的機器人還是從1.0到2.0的時代。未來學術界、工業界以及產業界需求最大的服務機器人,要向3.0時代,即協作機器人發展。

在他看來,未來要讓機器人進行認知學習、人機交互、語義分析,還要成爲有自主性的機器人,行業會發生更多的技術迭代。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龔克認爲, 未來“機器人+”將成爲發展新趨勢,例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結合,以機器人爲載體,以工業互聯網爲基礎,進入製造業互聯網,實現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領航靠技術,更靠人才

蓬勃發展的行業需要高質量人才的進入。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同步舉辦了機器人大賽。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賽共設置41個賽項,98個競賽組別,選手來自科研院所、高校、職業院校、中小學等。

在各方專家看來,這類大賽也是培養人才的一種方式。深圳市創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建軍說,機器人領域需要更多人才,而機器人大賽就是培養興趣、普及知識、吸引人才的渠道。通過機器人比賽,激勵更多年輕人進入機器人領域。

機器人產業渴求人才。優必選科技首席品牌官譚旻表示,這個行業有很龐大的人才缺口,去年全球的人工智能產業缺口高達500萬,智能機器人產業缺口也是過百萬。目前學校開設人工智能教育開課的比例還不高。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談到,未來,要“大力支持創新型應用人才,依託世界機器人大會等國際優秀載體,搭建國際一流的機器人和智能製造創新合作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