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上海的理由不一而足,每個生活工作在這座城市裏的人,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條。 左圖:昨日,市民在拍攝武康大樓。

在上海,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適合漫步、城市始終有溫度。“喜歡上海的理由”,需要慢慢地感覺,從不同的細節和角度,你能逐漸體會到一座城市的魅力,找到喜歡上她的理由。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正着力創造高品質生活,持續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樣一種獲得感就藏在每個人的故事裏。

在訪問著名作家、城市學家馬尚龍時,他這樣反問:喜歡上海需要理由嗎?果然,不少人的回答,都是從反問開始。反問過後,每個受訪者還是說出了豐富精彩的理由。

“是道德,是修養,是科學,是藝術,是自由,是人類共同的進步。”上海城市的文明,就是馬尚龍喜歡上海的理由。

青年作曲家羅威:“一次次漫步於外灘,望着流光溢彩的黃浦江兩岸,《外灘漫步》的旋律自然從心中溢出,光與時光相互讚美,人與時代相互成就,建築緩緩地講述着故事,書寫着輝煌,傳遞着溫暖,讓人漫步於此,彷彿與夢邂逅。”這是他喜歡上海的理由。

話劇導演賴聲川:“世界各地的遊客現在已經會因爲一場戲而來到上海,尋找新奇、體驗藝術、享受創意、看到世界。”這是他喜歡上海的理由。

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就京劇而言,其正式被命名正是在上海,京劇演員不來上海就稱不上一個角兒。京劇自帶兼收幷蓄集成創新的基因代代相傳,與上海城市精神融爲一體。”這是他喜歡上海的理由。

作家孫甘露:“這個城市裏有一羣人,讀書,談論文學,想想都覺溫暖。我喜歡徜徉在思南讀書會那座房子後面的樹蔭裏,聽房子裏面傳出來閱讀的聲音。”這是他喜歡上海的理由。

攝影家陳海汶:“二十年前,從吳淞口出發,沿着黃浦江一路拍到金山海邊,銘記了上海這座偉大城市的工業蝶變;二十年後,從上海出發,拍了26萬公里,定格了56個民族的幸福生活,追尋着未來已來的新時代。”這是他喜歡上海的理由。

“我喜歡上海的理由,其實就是家的味道,是一種歸屬感。這種喜歡,是我從小到大在這座城市裏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每次拍完戲從別的地方飛回上海,無論幾點,眼前的上海總是亮的。晚上,舷窗外是大片的光帶,看到這些,唐嫣就心定了:到家了!

紅色基因、文化魅力、現代治理、法治名片、都市風範、英才聚集或是一路秋雨落葉,甚至一家麪館……喜歡上海的理由不可能窮盡,每個生活工作在這座城市裏的人,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條。

即日起,作爲第32屆上海旅遊節主題系列活動之一,文匯報推出系列報道“喜歡上海的理由”。在一個又一個平凡人的故事中,找尋一座城市的記憶,道出那些藏在城市脈動中的喜悅和歡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