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谷歌遭韓國重罰2074億韓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7日晚間消息,據報道,隨着蘋果和谷歌正在制定新的隱私法規,企業也在努力應對其後果。將來,個人信息在網絡上的使用方式可能發生深刻變化,對企業的創收方式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蘋果在4月份爲iPhone引入了一個彈出窗口,要求各項App在跟蹤用戶之前獲得許可。谷歌最近概述了在其Chrome瀏覽器中禁用跟蹤技術(Cookie)的計劃。而Facebook上個月表示,有數百名工程師正在研究一種新的顯示廣告的方法,不需要依賴人們的個人數據。

這些發展看起來可能像是技術上的修修補補,但它們與“更大的東西”有關:即圍繞互聯網未來而展開的一場愈演愈烈的鬥爭。這場鬥爭讓科技巨頭陷入困境,顛覆了麥迪遜大道(代表美國廣告業),並擾亂了小企業。這預示着個人信息在網絡上的使用方式可能發生深刻變化,對企業的創收方式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場爭鬥的核心就是互聯網的命脈,即廣告。20多年前,互聯網推動了廣告業的劇變。它替代了以銷售分類廣告和印刷廣告爲生的報紙和雜誌,並威脅要取代電視廣告,成爲營銷者接觸受衆的主要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各品牌在各個網站上鋪天蓋地地投放廣告,他們的促銷活動往往是根據人們的特定興趣而量身定做的。這些數字廣告推動了Facebook、谷歌和Twitter的增長,這些公司向人們免費提供搜索和社交網絡服務,但作爲交換,它們通過Cookies等技術收集用戶信息,這些數據被用來針對他們進行相關營銷(提供定向廣告服務)。

蘋果谷歌制定新規

但如今,這項規模爲3500億美元的數字廣告產業,正在被顛覆。在網絡隱私擔憂的推動下,蘋果和谷歌已經開始修改在線數據收集的規則。蘋果公司以隱私爲由,推出了阻止營銷方追蹤用戶的工具。而高度依賴數字廣告的谷歌,正試圖做到兩全其美,通過重新發明一套系統,可以繼續針對人們投放廣告,而又不會訪問個人數據。

如果個人信息,不再是人們爲獲得在線內容和服務而提供的“貨幣”,那麼一定會有其他東西取而代之。如今,面對越來越注重隱私的互聯網,媒體出版商、應用程序(App)開發商和網店,現在正在探索不同的生存途徑。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顛覆了他們的商業模式。例如,許多人選擇通過收取訂閱費和其他費用,來讓人們爲他們在網上獲得的內容付費,而不再是使用他們的個人數據。

加州廣告技術公司The Trade Desk的首席執行官(CEO)傑夫·格林(Jeff Green)稱,這幕後的鬥爭,正是網絡本質的根本(fundamental to the nature of the web)。他說:“互聯網正在回答一個它已經糾結了幾十年的問題,那就是:互聯網將如何爲自己買單?”

這種轉變可能會損害那些依賴定向廣告來吸引人們購買商品的品牌。它一開始也可能會傷害Facebook等科技巨頭,但不會持續太久。相反,那些不能再追蹤用戶,但仍需要廣告的企業,可能會在最大的科技平臺上花費更多資金。

美國互動廣告局(IAB)的首席執行官(CEO)大衛·科恩(David Cohen)表示,這些變化將繼續“推動資金和注意力轉向谷歌、Facebook和Twitter。”

對於廣告追蹤應該縮減多少,谷歌和蘋果的看法截然不同,這會讓這種轉變變得複雜起來。蘋果希望其客戶(爲iPhone支付了高價)有權完全屏蔽追蹤,而谷歌高管則表示,蘋果已經將隱私變成了“那些能買得起其產品的人”的特權。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意味着,由於人們所使用產品的不同,導致互聯網始看起來也有所不同。在蘋果設備上,人們只會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使用谷歌的產品,可能會看到更多推廣內容。

網絡瀏覽器Brave的聯合創始人布倫丹·艾奇(Brendan Eich)稱,網站創建者最終可能會選擇“站隊”,這將導致一些在谷歌瀏覽器上運行良好的網站,可能無法加載到蘋果的瀏覽器上。艾奇說:“這將發展成爲兩個互聯網的故事。”

小企業最受傷

沒有跟上這種變化的企業,就有被碾壓的風險。越來越多的媒體出版商,甚至是一些天氣預告App,都已開始收取訂閱費,就像Netflix對視頻流收取月費一樣。一些電子商務網站正在考慮提高產品價格,以保持營收增長。

以佐治亞州的一家郵購糕點店Seven Sisters Scones爲例,它依靠Facebook廣告來推廣自己的產品。負責糕點店數字營銷的內特·馬丁(Nate Martin)說,在蘋果屏蔽了一些廣告跟蹤後,它在Facebook上的數字營銷活動變得不那麼有效了。由於Facebook不再能獲得那麼多關於顧客喜歡烘焙食品的數據,該店已經很難在網上找到感興趣的買家。

馬丁說:“一切都戛然而止。”5月份,這家糕點店的收入爲4萬美元,而6月份驟降至1.6萬美元。自那以後,店面銷售額一直持平。爲了抵消下降的影響,糕點店正在考慮降價。

對此,蘋果拒絕發表評論,但其高管表示,廣告商將做出調整。而谷歌表示,正在研究一種方法,既能保護人們的數據,又能讓廣告商繼續向用戶投放廣告。

Cookie與隱形追蹤器相結合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部分網絡都植根於數字廣告。在那十年裏,植入到網頁瀏覽器中的一段代碼(Cookie),開始跟蹤人們從一個站點到另一個站點的瀏覽活動。營銷人員利用這些信息來針對個人投放廣告,因此對化妝品或自行車感興趣的人,會看到關於這些主題和產品的廣告。

iPhone和Android應用程序商店在2008年推出後,廣告商還通過植入“隱形跟蹤器”,收集“人們在應用程序中做了什麼”的數據。這些信息與Cookie數據相關聯後,並與數據經紀方共享,以便進行更具體的廣告定向。

其結果就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廣告生態系統,支撐着免費網站和在線服務。BuzzFeed和TikTok等網站和應用程序,就是通過這種模式蓬勃發展起來的。即使是電商網站,也部分依賴廣告來擴大業務。

但後來,這些做法越來越不被人們所信任。2018年,Facebook捲入了“劍橋分析醜聞”,人們的Facebook數據在沒有得到他們同意的情況下,被不正當地竊取。同年,歐洲監管機構頒佈了嚴厲的數據隱私法《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旨在保護人們的信息。2019年,谷歌和Facebook同意向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支付創紀錄的罰款,以了結侵犯隱私的指控。

蘋果在行動

在硅谷,蘋果重新考慮了它的廣告策略。2017年,蘋果軟件工程主管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宣佈,Safari網絡瀏覽器將阻止Cookie從一個站點跟蹤到另一個站點。

去年,蘋果宣佈在iPhone應用程序中引入彈出窗口,詢問人們是否願意爲了營銷目的而被追蹤。如果用戶拒絕,該應用程序必須停止監控,以及與第三方共享數據。

這引發了Facebook的強烈抗議,Facebook也是受影響的應用之一。去年12月,Facebook在報紙上刊登了整版廣告,宣稱它代表小企業“挺身而出”,一旦它們的廣告無法再找到特定的受衆,這些小企業就會受到傷害。

Facebook首席執行官(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這種形勢將是他們(小企業)難以駕馭的。”

當前,Facebook正在開發一種方法,利用在設備上收集的洞察力,在不允許個人數據與第三方共享的情況下,向人們投放廣告。如果點擊除臭劑廣告的人也購買了運動鞋,Facebook就可以將這種模式分享給廣告主。這樣,廣告主就可以向該羣體展示運動鞋廣告。與向廣告商分享電子郵件地址等個人信息相比,這種做法的干擾性更小。

對此,Facebook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支持讓人們更多地控制他們的數據如何使用,但蘋果的這些變化,是在沒有徵集業界和受影響企業意見的情況下發生的。”

據廣告技術公司稱,自從蘋果發佈彈出窗口以來,超過80%的iPhone用戶已經選擇不被跟蹤。上個月,Verizon Media旗下分析公司Flory的高管彼得·法拉戈(Peter Farago)曾發表文章稱,iPhone上的廣告追蹤已經死亡。

谷歌在行動

在谷歌,首席執行官(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他的副手們從2019年開始討論,如何在不扼殺公司1350億美元的在線廣告業務的情況下,提供更多隱私。谷歌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Cookie確實侵蝕了人們的信任。爲此,谷歌Chrome和廣告團隊得出的結論是:Chrome網絡瀏覽器應該停止支持Cookie。

但谷歌也表示,在找到讓營銷人員繼續向人們提供定向廣告的不同方式之前,還不會禁用Cookie。今年3月,谷歌嘗試了一種方法,利用其海量數據,根據人們的興趣將他們分組。這樣,營銷方就可以針對這些羣體而不是個人投放廣告。這種方法被稱爲“隊列聯合學習”(FLOC)。

該計劃尚未最終確定。在2023年之前,谷歌不會在Chrome中屏蔽跟蹤器。即便如此,廣告商們表示,他們還是感到擔憂。

IBM沃森廣告公司(IBM Watson Advertising)負責人謝莉·巴赫斯坦(Sheri Bachstein)警告稱,這種隱私上的轉變意味着,單純依靠廣告獲得收入將面臨風險。她說,企業必須做出調整,如收取訂閱費,使用人工智能來幫助提供廣告等。

巴赫斯坦在一次採訪中說:“大型科技公司已經在給我們計時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