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忠市利通區金積中心學校的操場,操場上同學們正在上體育課,有的學生在用足球過招,有的學生在用跳繩比試,還有的學生在跑步……

一位體育老師在看着手裏的手機和平板後,走向一位學生,讓他停下運動在原地休息。原來老師通過手機和平板監測到這位學生的運動量過大,而監測的數據來源於學生穿着的背心、手環。

這些背心、手環是吳忠市利通區金積中心學校爲推動“互聯網+教育”進展實施的體教融合工作和“互聯網+智慧體育”相結合的項目。

學校採購了25套背心式運動檢測設備和100套腕帶式心率帶運動採集設備,實現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向智能教學模式的轉變。通過大數據採集分析,準確監測學生的心率指數和運動負荷,即時、精確的將數據傳輸到老師手機上,便於老師掌握學生運動強度,並能形成學生個人運動數據報告。同時通過學校運維管理系統,構建以學生、班級(年級)、學生運動階段性數據統計、運動成長趨勢、差異對比、結果分析及各種數據報告,幫助體育教師更便捷地指導教學和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在運動課程上這樣的智能設備還有智能跳繩,精準計數,輔助老師更好把握學生的運動情況。

在學校內的AR/VR高新技術體驗館,五年級六班的李煜陽一邊給我們展示三維立體的心臟,一邊向我們說道“這個教室有VR、無人機,還有三維立體,我現在已經能夠自己展示三維立體了,這節課我們一週上兩節,通過這樣的課程,能讓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大家都非常喜歡。”(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封曉雲) 【責任編輯:蔡東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