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庫克看重的AR產品 誰將率先突圍?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駱軼琪 報道 “加州來電”爲主題的蘋果發佈會之前,曾因爲預告片中呈現出帶AR效果的圖景,而讓數碼圈一度以爲,在這一次的發佈會中,蘋果CEO蒂姆·庫克會官宣與AR(增強現實)眼鏡相關的研發進展。

畢竟在此前,庫克已經數年來持續強調過AR對於未來蘋果發展的重要性,甚至有行業觀點認爲,AR將是庫克任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結果,AR暫無更新消息,但相關AR技術此前已經陸續被放置到iPhone等系列產品之中。按照行業人士預估,大約在2022-2023年,初代蘋果AR頭戴式產品或許將走到我們面前。

不同於日前大熱的VR(虛擬現實),其被互聯網巨頭Facebook稱爲是公司轉型向“元宇宙”公司的關鍵;目前來看,對於大部分終端硬件廠商來說,AR纔是下一代重要終端的演進方向。在此前多年中,國內頭部手機廠商都陸續展示過AR眼鏡,只是應用場景或者體驗都還有大幅提升空間。

那麼距離AR大規模進入我們日常生活還有多久,蘋果的這一步棋可能會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

終端巨頭鍾愛AR

庫克對於AR技術的鐘愛和堅定,在此前多年中都能見之。

往前數至少五年內,他多次在不同場合表達了AR技術將帶來的深遠意義,但外界目前並沒有看到十分成熟的相關技術呈現,以及蘋果正在逐年推動對於AR開發者平臺的搭建。

他曾經表示,“我看待AR就像我看待iPhone中的芯片一樣,它本身不是產品,而是核心技術。”

爲此,蘋果公司陸續收購了涉及傳感器、顯示等相關核心技術的公司。2017年,蘋果推出ARKit開發平臺,但此後並未真正展示過相關硬件產品。但有視覺相關創業公司高管向21Tech表示,其經常以iPhone中的AR建模效果作爲模板,進行分析和學習。

OPPO和vivo也都對AR眼鏡有大量投入。在此前的MWC期間,二者都展示過相關產品,vivo此前重點落腳在辦公應用場景;OPPO則考慮到通過AR眼鏡代替電影巨幕,並推出了AR開發者共創計劃。小米則是在近期推出了首款智能眼鏡產品概念,應用場景包括導航、拍照、實時翻譯等。

目前看來,終端大廠推出的AR眼鏡以及適用場景多相對接近,但還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可以被推開。而廠商們在相關領域已經有了不少的技術積累。

根據智慧芽全球專利數據庫顯示,截至9月16日,華爲、OPPO、vivo、小米、蘋果五家手機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均已在AR領域進行專利佈局。具體來看,這些公司分別已公開的AR領域專利申請量分別爲13044件、2483件、366件、940件、3671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佔比分別約爲16.3%、17.1%、17.2%、21.8%、42.3%。

(智慧芽統計的主流手機廠商在AR領域專利佈局和授權發明專利佔比,來源:智慧芽)

智慧芽方面告訴21Tech,以該技術領域內的專利申請總量來看,華爲在五家手機公司中數量遠高於其餘四家;而從授權發明專利量在專利申請總量中的佔比來看,蘋果的佔比則是五家公司中最高的一家。一般來說,某一領域內授權發明專利數量越多,在整體專利申請總量中佔比越高,代表該公司在這一領域內的研發創新能力越強。

按照行業內的一種觀點,未來真正能夠對手機終端帶來新挑戰的恐怕就是AR終端,換言之,如果說VR設備將一定程度替代主機遊戲機,那麼AR設備將有望取代智能手機。

當然手機廠商並沒有全盤承認這個趨勢,主流觀點依然是,手機和包括AR在內的多終端融合,將是5G甚至以後通信時代的一個未來手機形態趨勢。

對此,IDC中國終端系統研究部市場分析師趙思泉向21Tech記者分析,目前看來,VR的遊戲機屬性更明顯,而AR在商用等場景中的天花板確實較VR更高。“Apple在AR領域早有佈局,近年來產品從手機上到Apple pencil等都出現了AR相關元素。理想形態中的AR產品確實在未來存在取代手機的可能。”

一名華南地區攝像頭解決方案創業公司高管則向21Tech表示,從產業發展角度,VR會先於AR發展起來,但是到了某個階段,二者將會並駕齊驅發展。長期來看,未來肯定是AR的適用場景更多更大,但是VR也並不會死。

“當然在未來2-3年,肯定還是VR先發展起來,而且這個節點會比AR早很多。因爲AR要攻克的問題比VR多很多。但是在目前場景中,VR能夠提供的內容會比AR更多。”他進一步指出。

但行業間普遍認爲,從供應鏈角度來看,蘋果有望在2022-2023年間推出相應產品,將加速推動AR技術、產業和開發生態的成熟。

技術成熟還需時間

智慧芽提供給21Tech的統計顯示,通過對各家終端巨頭企業的專利進一步觀察分析可知,廠商間目前在AR領域的技術佈局各有側重:

華爲主要集中於通信技術、人工智能、解碼器、數據傳輸等;OPPO主要集中於圖像處理、顯示屏、攝像頭、頭戴式設備等;vivo主要集中於通信技術、穿戴設備、攝像頭、顯示方法等;小米主要集中於通信技術、數據傳輸、顯示屏、消息幀等;蘋果主要集中於顯示器、傳感器、頭戴式、虛擬對象等。

趙思泉進一步分析道,VR的技術門檻相對AR較低,國內的VR初創公司不管是在硬件還是軟件領域都較爲活躍,但是互聯網廠商在VR生態的佈局也是不容忽視的,幾家巨頭都有在遊戲、購物、社交場景針對性佈局,甚至近期也出現了硬件收購的事件。在AR領域,很多手機廠商有在積極推動,同時在硬件領域,國內也有一批活躍的AR眼鏡的廠商在做相關嘗試,也有推出在當前階段較爲成熟的成品。

不過,不同於目前已經有豐富的VR設備進入商用市場,AR設備的商用還有一定距離。AR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是行業共識。

但一些AR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某些電商軟件中爲美妝品牌匹配的試色功能,亦或模擬出某款產品擺放在家中實景的表現。

前述高管向21Tech進一步分析,AR技術的難點在於顯像、傳輸,需要影像和顯示融合,這種融合與交互其實存在諸多挑戰。“比如帶着東西走路,跟世界做交互,當然如果只是簡單疊加固定影像,現在壓力還不太大,但是要做到一些更具自由度的交互,而且要從AR頭盔裏面看清楚投射的東西,並且跟現實融合更好,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趙思泉也認爲,技術上來看,AR的瓶頸較VR更難克服,導致AR設備沒有針對C端大規模量產。“硬件上來說語音、圖像的識別技術、電池的技術難題、光學顯示都有可能阻礙一個爆款產品的出現。另外在軟件部分與VR類似,也沒有足夠的應用。”

安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AR的發展階段會晚於VR 2-3年,因爲光學與顯示部分器件量產仍存難點,當前最佳技術路徑已鎖定Micro LED+光波導。Micro LED目前技術難點在於巨量轉移技術,高性能光波導的量產尚未形成高性價比方案,未來海茲定律有望推動成本持續下探,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新一代硬件面世後有望帶動產業鏈快速成長。

總體來看,AR也是目前大熱的“元宇宙”概念中的一員,包括AR和VR等諸多交匯技術的MR成爲趨勢將十分可期。

安信證券就認爲,第一次計算機浪潮帶來的顛覆性革命將在VR/AR時代重演,VR/AR將是繼PC電腦、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代消費級計算機科技產品,其產品形態將會遵循類似從PC電腦(VR/AR頭戴式顯示器,簡稱頭顯)到智能手機(智能VR/AR眼鏡)的發展路線。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預測的蘋果推出相關產品時間表,或許可以具備一定節點性參考價值:在2022年將推出頭盔式產品,2025年是眼鏡式產品,2030-2040年則有望推出隱形眼鏡式產品。其中,頭盔式產品可提供AR和VR體驗,眼鏡與隱形眼鏡式產品則可能專注在AR服務。

(作者:駱軼琪 編輯:劉雪瑩,李清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