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近,月餅開始頻頻登上熱搜。前有某平臺定製的低糖月餅變“瀉藥”,引發公衆討論;後有假冒LV月餅案,花了錢還喫不放心。好好喫個月餅怎麼這麼難?購買月餅如何避坑?

跟市場監管局買月餅

有心的讀者也許已經注意到,每年中秋節前夕,各地市場監管局都會開展月餅專項抽查。9月17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佈了抽檢結果,抽檢的173件月餅樣品合格,1件張家港市房錦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上海市楊浦區君雅飾品店銷售的蘇式豆沙月餅酸價(以脂肪計)(KOH)不合格。

酸價屬於質量指標,酸價超標會導致食品有哈喇子味,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超標嚴重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糕點、麪包》(GB7099-2015)中規定,酸價(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值爲5mg/g。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採購把關不嚴,也可能是生產工藝不達標,還能與產品儲藏條件不當有關。

多地市場監管局提醒,在購買預包裝月餅時,要認真查看外包裝標籤上是否有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編號(SC編號)、配料表、營養成分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標籤標識。在挑選月餅時,不要購買“三無”(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月餅,對於過度包裝的月餅也要自覺抵制。

購買散裝月餅時,則要認真查看廠家、生產日期或包裝日期、有效期、保存條件等需要標示的內容。不要購買或食用無標籤或標籤信息不全、內容不清晰或篡改標識內容的月餅產品。要選擇到資質證照齊全、誠信規範的廠家專賣店和正規的超市、商場、食品銷售點選購月餅,不要貪便宜或者圖方便,在無質量保障的地攤或流動商販處購買。儘量不要購買過度奢華包裝的月餅產品,不要攀比,切勿浪費。

在網絡直播間購買產品需謹慎,可以保存直播過程中出示的進貨渠道、授權證明、產品宣傳和服務承諾等信息,以備出現糾紛維權時使用。購買時注意查看產品的標籤標識,此外,還應查看包裝是否完好、盛放容器是否清潔、月餅有無異味等。

今年大火的醫院月餅

部分單位食堂、大型超市、賓館酒店等自制月餅,消費者購買時應多加留意,生產者應持有有效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其中許可項目應包含糕點製售。如餐飲服務單位用禮盒包裝或在店外銷售,消費者在購買時還應查看其包裝上是否有“SC”標誌。

購買月餅時要特別注意查看外包裝上面對商家“優惠、買一送一、清倉、返券”等誘惑時,應保持頭腦清醒;要仔細閱讀商場促銷活動的具體規則、時限等內容,根據自身情況合理購買,切勿因打折而盲目選購,過量囤積。

學會看配料表

隨着飲食觀念的變化,低糖、無糖的概念逐漸興起,高脂高糖的傳統月餅不再像往常一樣受歡迎。根據多家媒體報道,低糖月餅近來異軍突起,成爲今年的新趨勢之一。然而,現低糖月餅的原料如何規定、原料等級如何區別等相關標準還不完善,帶來了一定的健康隱患。

近日,某平臺月餅添加糖醇代糖含量過多,導致月餅變“瀉藥”就引起了廣泛關注。糖醇雖然不是糖但具有某些糖的屬性,可以作爲低熱值食品甜味劑加入食品降低含糖量,目前已廣泛應用於低熱值食品配方,但國家尚無明確詳細標準。

根據微博網友“一隻馮煮鵝”以及知乎答主、食品科學碩士初夏之菡等的科普。短時間內糖醇攝入過多,會導致滲透性腹瀉。所有糖醇都會引起腹瀉,只是劑量可能不同。初夏之菡引用了澳大利亞新西蘭法規中作爲參考,人體對糖醇的耐受度分爲兩類,較高耐受度如山梨糖醇、赤蘚糖醇、異麥芽酮糖醇、葡聚糖等,每100g食品中含25g以內比較適宜,較低耐受度如乳糖醇、麥芽糖醇、木糖醇、甘露醇等,每100g食品中含10g以內比較適宜。

該月餅配料表中第一位爲麥芽糖醇,說明麥野糖醇是配料中含量最高的成分。

判斷食物中是否含有糖醇最好學會看配料表,最重要的原則是某種成分在配料表中的順序越靠前,含量就越高。記者綜合線下大型商超和電商平臺,發現目前在售的7款品牌低糖或者“健康”月餅配方中均含有糖醇代糖,麥芽糖醇最爲常見,其次爲山梨糖醇和赤蘚糖醇,還有一款含有異麥芽酮糖醇。根據現在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的信息,還無法比較準確的估計每隻月餅中的糖醇含量,可以明確的是其中四種月餅配料中糖醇含量最高。

初夏之菡建議,食用低糖月餅,可先確認添加的是哪種糖醇,含有耐受糖醇的月餅建議少是,一次喫半個(35g左右),兒童和老人可以再減半。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醫生魏幗建議糖醇類的進食量應控制在每天20g以內,兒童則控制在10g以內。對於糖尿病患者,南翔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維建議選擇月餅不要被“無蔗糖”欺騙,也不要選擇含有果糖、葡萄糖的月餅,含木糖醇等的月餅可以選擇,但也需要對攝入的熱量進行嚴格控制。

另外,含有糖醇代糖物質的食品雖然經常打着健康食品的旗號,但實際上並不等於健康食品。上海疾控曾發佈文章提醒食用含代糖食品可能會擾亂新陳代謝,要慎用代糖食品,避免經常性、長期性食用。否則可能引發包括擾亂腸道菌羣平衡、患2型糖尿病風險增高、肥胖風險增高等在內的危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