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經濟熱詞“碳中和”,“破圈”滲透到了月餅市場。據央廣網報道,幾款打着“碳中和月餅”旗號的產品在今年的月餅市場冒頭,引發不少消費者關注好奇。不過,從記者調查的幾款“碳中和月餅”來看,其口味均比較常規,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也沒有特別之處;至於碳排放總量,只有一款月餅做了清晰標註。

到底是通過原料甄選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還是通過綠色包裝實現了材料可回收,對於這些細節,月餅介紹上可是一概沒說。非要標榜自己響應了“碳中和”的口號,是否有點大言不慚、生拉硬扯?更有商家,一邊大呼“碳中和”月餅,一邊又將其解答爲商品的“有機特色”,風馬牛不相及的說辭,是壓根兒不知道什麼是碳中和,還是故意混淆視聽,欺騙顧客?

節能減排,正負相抵;“碳中和”意指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大背景下,確實有着較高的關注度。這一理念受到重視和踐行,對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路徑極具現實意義,也可能深刻改變不少人的生活習慣。但是,若什麼捱得着、挨不着的商品,都自稱來自碳中和的風暴圈,那搞營銷、博“出圈”的意圖就太明顯了。就說那些熱卡高高、包裝繁雜的月餅,卻爭先恐後地去蹭“碳中和”的熱度,自相矛盾的喫相實在不好看。

光想着月餅與衆不同,不想着怎麼把月餅做好喫、如何更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需求,往小了說,是將月餅變得華而不實、名不符實,往大了講,拿概念唬人,就是不尊重消費者,也侵蝕了中秋的文化內涵。近年來,資本市場熱炒“碳中和”的概念,如今月餅也貼上“碳中和”的標籤,這也提醒商業市場和監管部門,早早制定相關商品的准入門檻和評估標準,加大對濫竽充數者的處罰力度。這既是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在維護“碳中和”理念的權威性和踐行度。“碳中和”不是筐,不能什麼都往裏面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