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嫦娥真的存在她都能看到啥?網友:能看到月球車“玉兔”

月兔的兔,是什麼兔?

作者 | Fangorn

月亮上有隻兔子這事,全中國人應該都知道——畢竟早在馬王堆漢墓裏的月亮上,就有玉兔的形象了。

兔子的形象躍然其上|湖南考古研究所

兔子還有很多種嗎?

漢語裏用來描述各種兔科動物的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兔”。但是,常見的兔子至少有兩類,英文分別稱爲“hare”(野兔)和“rabbit”(穴兔)。家兔是穴兔的馴化品種,和野兔親緣關係較遠,二者甚至不是同一個屬的。

左起依次是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中國“野兔”華南兔(Lepus sinensis)以及穴兔與野兔(Lepus sp。)耳朵大小的對比。| Wiki Commons, Urft Valley Art

實際上兔科下面有11個屬超過60個種,但是我們這裏暫且忽略別的,只考慮最常見的兩個屬——兔屬 Lepus (即本文所說的“野兔”)和穴兔屬 Oryctolagus

一句話區分的話,穴兔/家兔是蘿莉身,而野兔是大長腿。這部分反映出了二者的生活策略差異——野兔主要靠跑,時速能達到每小時56公里;而穴兔則主要靠打洞來躲避天敵。

除此之外它們的主要區別還有:

野兔耳朵長。對於毛球尾巴的兔子而言,耳朵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尾巴的奔跑平衡功能;

野兔是早成的,剛出生的小野兔就有毛、能看見東西;而新生的小穴兔則有點像大熊貓的幼崽,眼睛睜不開、皮膚裸露。畢竟無論是大熊貓還是穴兔的新生兒都有洞穴保護,而野兔就只能靠跑來解決問題;

野兔沒有得到馴化,所以實驗室兔子也好,各種奇葩的寵物兔也好,都肯定是穴兔的後裔;

穴兔常常聚羣生活,一羣內處於統治地位的雄性可以得到大部分雌性;而野兔則喜歡獨來獨往,繁殖期間也不過成雙成對(所以木蘭辭裏“傍地走”的那兩隻兔子更可能是野兔)。

一隻在草地上喫草的家兔不知爲何受了驚,並嚇到了邊上的另一隻野兔。注意觀察的話,它們的耳朵和腿還是能看出差異的。

玉兔到底是穴兔還是野兔呢?

按照今天的審美標準,穴兔更萌一些,實際上嫦娥手中的玉兔也總是被描繪成家兔的形象。但是正宗的野生穴兔分佈在地中海沿岸,約3000年前得到馴化,後來以家兔的形式引入中國。今天在中國野外即使看見了“穴兔”,那也是家兔逃逸的野化種。

換句話說,中國歷史上,沒有過未經馴化的“穴兔”。

先秦西漢時期沒有兔子作爲家畜的記載,卻多有野生兔子飛奔的描繪。《韓非子·五蠹》有“田中有株,兔走,觸柱折頸而死。”的記載,《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語,可見那時的兔還是田間野味,而不是家畜

磁澗西漢墓壁畫中兔子的形象強調了兔子的飛奔特徵,因此更可能是野兔。

但這引發出一樁著名疑案。《戰國策•齊策四》記載,馮諼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併爲孟嘗君找了三條出路以防萬一。但是,中國的本土野兔並不會打洞。2300年前絲綢之路未通,齊國也不應該有穴兔/家兔啊。亞洲土著兔子裏只有粗毛兔屬的阿薩姆兔(Caprolagus hispidus)打洞,可它們又遠在喜馬拉雅山腳,不遠萬里來到齊國這是什麼精神……

更加簡單合理的解釋是,這是穿越的——呃,是後人腦補的。目前的觀點是《戰國策》成書於東漢,此時可能已經有了來自西方絲路的家兔,逃竄到野外之後變成了這裏所說的“狡兔”。

而月兔至遲在西漢時代就出現了,此時穴兔未至,所以月兔其實是一隻月野兔(咦?)。

吳剛砍的,是什麼樹?

文 | 史軍

諾大一個月球,泱泱廣寒宮,當然不止住着嫦娥一個人。修道不用心的吳剛,也在宮前默默地用他手裏的斧砍着一顆大樹,也不知道砍了多少年了。

要鑑定他砍的這棵“月桂”,特徵其實十分明顯。首先它異常高大,雖然吳剛的故事版本繁雜,但在所有的版本里這棵樹的高度都是500丈,折算成公制單位大概是167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樹木高13.4倍,就連地球上最高的建築——哈里發塔——也不及它高度的一半。

而且這棵桂樹十分難砍,因爲據說它具有超強的恢復能力,只要砍開之後,傷口很快就能癒合,吳剛砍了萬年之後,這棵樹依然完好如初,因此吳剛至今應該還沒能得道昇仙。

好吧,我們來看看它是啥。

異國他鄉的月桂?

地球上確實有一種與“月桂”同名同姓的植物,不過,這種植物並非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植物。這種樟科植物 Laurus nobilis 的老家在地中海,早在古希臘時期,它的枝條就被編成頭冠,戴在體育比賽冠軍的頭上。只是後來桂冠的材料變成了象徵和平的橄欖枝(注意這裏的橄欖並非我們平時喫的橄欖科橄欖 Canarium album ,而是木樨科油橄欖 Olea europaea ,也就是用來壓榨橄欖油的那種)。

爲了適應地中海氣候乾燥炎熱的夏季,月桂具有典型的蠟質抗脫水葉片。| Wiki  Commons

不過如今,這種異國植物的葉子卻也經常出現在中餐中——它們的名字叫香葉。不管是紅燒,滷肉,還是四川火鍋都少不了這味調料。香葉中含有芳樟醇和丁香油酚,所以月香葉有一種強烈的混合着花香和木質香的特殊風味。當然,香葉也不是多多益善,它們的味道太過濃烈,很容易蓋過食材本身的風味。

乾燥的月桂葉子就是香葉,相信大家的廚房裏都能找到。| shutterstock.com

雖然月桂樹也能長成挺拔的大樹,但是栽培的月桂樹通常只供應葉片,並沒有被砍伐之虞,並且是遠渡重洋而來的樹種。想來在吳剛開始砍樹的時候,它們都還在地中海曬太陽——這個名字叫月桂的植物,不大可能是廣寒宮前的樹種。

濃香馥郁的桂花?

很多人都認同開着馨香花朵的桂花纔是廣寒宮的象徵,以致有些故事傳說裏的“最新版本”都有提到不少桂花的特徵。再加上桂花總是在中秋前後開放,無形之中又與月亮多了一分聯繫。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又叫木樨,是木樨科植物,大家習慣根據花朵的不同的顏色再將它們分爲金桂(黃色),銀桂(白色)和丹桂(橙紅色)。

像圖中一樣開橘紅色花的桂花一般會被叫做丹桂。|Wiki Commons

不論到底是什麼顏色,那些只有綠豆般大小的花朵們卻釋放出濃濃的甜香味。只要一株桂花開放,百步之內都能聞到它們特殊的香氣——那是混合了順式羅勒烯和紫羅酮等香氣物質的香甜味。這些帶着特殊香味的花朵出現在了桂花糕,桂花糯米藕等甜品之中,堪稱中式甜品的點睛之筆。

桂花是中式甜點的重要香料,不論是新鮮的還是乾燥的都可以使用。| shutterstock.com

不過作爲“月桂”,桂花的身材卻頗有些不般配。雖然桂花偶然也能長成18米高的大樹,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只是以低矮的身姿爲大家奉上甜香的氣息,纖細的桂花枝條估計根本挨不住吳剛斧頭。而且桂花樹太不耐寒了,長江以北就鮮見它們的身姿,而在清冷的廣寒宮,更怕是要凍成光棍了。

生來被砍的肉桂!

讓我們回到最先提到的樟科,因爲這裏有一種更符合“月桂”特徵的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說來也巧,這種樹生來就是要被砍的,當然並不是爲了它們的木材,而是爲了它們厚達13毫米的樹皮——桂皮。當然樟科樟屬的植物,我國的天竺桂 C。 japonicum 、陰香 C。 burmannii 、細葉香桂 C。 subavenium 、川桂 C。 wilsonii ,國外的錫蘭肉桂 C。 verum 、大葉桂 C。 iners 等植物也都可以出產桂皮,雖然它們的樹皮厚薄各異,味道的濃厚程度也有有區別,但是口味卻是大致一樣的

肉桂葉片上的葉脈是典型的“三出脈”。|Wiki Commons

因爲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與脂肪和蛋白質是絕配,所以不管是蛋糕或者燉肉都是非常好的調味品。在中餐中,桂皮經常會大段大段地加在滷湯之中,那種特殊的味道需要長時間的燉煮才能釋放出來,不過這種緩慢的釋放恰恰應了國人內斂的性格。而張揚的西方人會把桂皮磨細,撒在烤肉的表面,或者拌在咖啡、糕點之中。

肉桂是一種在東西方都飽受歡迎的香料,只是使用方法略有區別。| shutterstock.com

(警告:不要跟風嘗試“喫一勺肉桂粉”這種作死挑戰,那不好玩,而且很危險。)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剝了皮的肉桂樹難道就被拋棄了嗎?獲取香料是多麼野蠻的事情!”但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因爲肉桂樹的萌發能力很強,只要不傷及根系,加上良好的除草追肥,很快就會有新的枝幹蓬勃而出。用不了幾年,就能再次採收桂皮了。

肉桂,一種土生土長的中土植物,不經戕害可以輕易長到20多米,而且不僅樹皮厚、耐砍,生存能力也強。經過多方排查,果殼認爲,廣寒宮前面的是一株肉桂!

作者:fangorn、史軍

一個AI 

月亮上,還有這兩隻兔……

本文來自果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