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一”前夕,“恰是百年风华”——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以其恢弘的场面、精彩的节目编排,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云南边疆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受到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很多观众表示是“眼含热泪看完演出的”。

陶春

这台晚会的总编导之一就是全国劳模、文投集团艺术总监陶春。一台晚会的背后,有他和主创人员跋山涉水搜集党史故事的艰辛,更是沉淀着他数十年以来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

多年来,每当省里有大型重要演出,他或参与、或策划、或编导;2018年,他还担任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晚会执行导演。大家总说:“看到陶老师在,就放心了。”

“一个好的编导必须是一个好的演员。”陶春是在澜沧江边长大的布朗族,从小受民族文化熏陶。1974年,他考入云南省文艺学校舞蹈专业,1978年成为云南省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很快崭露头角。1980年,他表演的彝族双人舞《橄榄歌》在全国首届舞蹈比赛中获得演员三等奖;1990年,在大型民族舞剧《阿诗玛》中,成功塑造了主要角色——阿支,还参与了大部分舞段的编排。该剧在全国舞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及八个单项一等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在全国各地巡演都引起了轰动。

演出现场

《阿诗玛》的成功让他意识到,云南25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做属于云南自己的文化品牌。后来,他编导的大型舞蹈诗《啊,傈僳》、大型傣族舞剧《泼水节》等民族文化题材作品屡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小伙·四弦·马缨花》更成为国内舞蹈学院广为传跳的经典剧目。

陶春还是一个优秀的“探路者”。2008年,他担任云南省歌舞剧院院长不久,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省歌舞剧院作为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必须向市场要效益,自己养活自己。当许多演员选择另谋出路时,陶春咬紧牙关带领大家蹚出一条新路:做自己的晚会、自己的品牌。

2010年,由他编导的文化旅游演出项目《梦幻腾冲》一经演出,就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当年就收回了成本、第二年就获得了盈利,现在仍是游客到腾冲旅游的必看节目,一天最多要排4场演出。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同年在柬埔寨打造的《吴哥的微笑》大型文化旅游驻场演出也成为宣传柬埔寨文化的一面旗帜,被授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培训现场

着眼人才培养,2011年起,陶春主导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省文艺学校联合开设“花蕾班”,从云南的25个民族中全覆盖选拔9-12岁的孩子进行5年跟踪培养,学费全免。目前,花蕾班已经进行到第3期,许多民族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这个项目,走出了大山,站上了舞台,成为骨干演员。

今年,陶春已经59岁,虽然接近退休年龄,他从未离开过艺术舞台。最近,他正在筹划明年省运会开幕式的演出。他说:“以后退休了,也还要常回来和大家一起编排作品。”

云南网记者郎晶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