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森林音樂會現場。

坐在中山陵音樂臺,在綠樹環繞下聽一場高雅音樂會,微風拂過臉龐,耳邊有蟲鳴鳥叫,抬頭就是一輪皓月……從9月17日至21日,2021南京森林音樂會如約而至。386名藝術家聯袂奉獻了540分鐘的藝術作品,除了5000名現場觀衆,全網有1000萬人次觀看直播,網絡相關話題播放量超7000萬。

連續舉辦7年的南京森林音樂會,已經形成了有影響力的品牌,成爲南京又一張閃亮的城市文化名片。這樣每年舉辦的音樂盛會,不僅潛移默化地提升着南京人的文化品位,讓欣賞高雅音樂成爲越來越多市民的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其品牌效應和優秀口碑,更是讓南京“愛樂之城”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爲世界認識南京的一個窗口。

“賞月也賞樂”

中秋新民俗

2021南京森林音樂會現場,觀衆揮動着手機手電筒,與圓月星空相映成趣。

全場觀衆揮動着手機手電筒,匯聚成一片“璀璨星空”,映照着一輪圓月,“中秋快樂”的高聲呼喊響徹全場……2021年的這個中秋夜,成爲定格在市民趙輝腦海裏的記憶。“這個中秋節過得太難忘了。”他說,“在這麼美的環境、這麼動人的音樂聲中,和這麼多人一起過中秋,感覺更圓滿,快樂也翻倍。”

2021南京森林音樂會現場流光溢彩。

對南京人來說,“中秋賞月也賞樂”已經成爲新民俗。許多人會選擇在中秋假期聽一場或者幾場森林音樂會,與音樂共度“我們的節日”。邵敏一家三口是南京森林音樂會的常客。“每年來這裏聽森林音樂會,已經成爲我們家過中秋的一種儀式了。”像邵敏這樣的市民不在少數,南京森林音樂會如今一開票,都是“手慢無”。

2021南京森林音樂會現場,市民鼓掌喝彩。

中山陵音樂臺座位有限,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每場觀衆人數更是不超過1000人。而通過直播等全媒體傳播技術,南京森林音樂會惠及更廣闊的人羣。

從2020年開始,南京森林音樂會給遍佈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提供了欣賞高水平音樂會的平臺。去年和今年,全網觀看直播的觀衆均超過1000萬人次。今年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相關話題播放量超過7000萬。

2021南京森林音樂會芭蕾舞表演。

從南京人的中秋新民俗,到潛移默化影響着更多人中秋看南京森林音樂會,南京森林音樂會正詮釋着“我們的節日”的全新打開方式。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說:

“正是因爲好的方式,中秋節才能幾千年地傳承下來。我覺得多種多樣的方式,其實是開發節日背後多種多樣的精神。把這些方式和精神結合到一塊,我們的節日就越過越有意思。”

這裏屬於音樂

這裏屬於世界

中山陵音樂臺擁有中西合璧的建築、開闊宏大的自然聲場,是少有的專業的戶外音樂演出場地。越來越的名家、名團、名指揮登上音樂臺,他們來到南京,就愛上這裏。

9月19日晚,歐陽娜娜演奏大提琴。

“音符漸止,就像從一個美妙的夢境中醒來。”今年首次來南京森林音樂會演奏大提琴的歐陽娜娜說出了許多人音樂家的心聲。

2019南京森林音樂會,譚盾沉浸在激情昂揚的指揮中。南報融媒體記者 孫中元 攝

2015年首屆南京森林音樂會,著名音樂家譚盾帶來的演出就驚豔全場,隨後他又幾度來參加南京森林音樂會。譚盾感慨地說,南京森林音樂會已經成爲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期待着南京森林音樂會能成爲享譽世界的品牌。”在他看來,南京森林音樂會已經成爲人們心靈的故鄉,“在當下,南京森林音樂會注入了愛家、愛國、愛天下的情懷,特別感謝有這麼一個舞臺。”

9月17日晚,呂思清攜手上海愛樂樂團上演《“盛世東方 雅樂金陵”原創及駐節藝術家音樂會》。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 攝

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也是南京森林音樂會的常客,今年他攜手上海愛樂樂團帶來“盛世東方 雅樂金陵”原創及駐節藝術家音樂會,一再表示特別喜歡南京森林音樂會,“我覺得它經過這麼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已經變成南京古典音樂的非常靚麗的名片,特別特別好。”

9月18日,寧峯和他的朋友們用音樂開啓一場林中森林派對。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 攝

作爲享譽全球的小提琴家,寧峯在音樂臺留下了令他難忘的一夜,“我在世界各地的音樂廳經常舉辦音樂會,但像南京森林音樂會這麼特殊的場地,還是第一次。”他說,這次的演出太與衆不同,這裏的氛圍讓他終身難忘,“感謝南京森林音樂會,感謝南京觀衆,是我們大家一起營造了這麼難忘的一個夜晚。”

9月21日晚,徐曉英在南京森林音樂會演出。

女高音歌唱家徐曉英說,“世界上不少的城市都有類似的戶外音樂會,而且都成爲城市名片。在大自然裏聽音樂,跟坐在室內的音樂廳裏,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想,我們的南京森林音樂會已經是南京靚麗的城市文化名片,未來影響力一定越來越大。”

9月21日晚,張誠傑和上海歌劇院、上海芭蕾舞團帶來了令人難忘的舞臺表演。

著名指揮家張誠傑在結束了9月21日晚的演出之後,激動地說:“這是不可複製的音樂寶地,是許多人都向往的舞臺。”在他看來,“這裏屬於音樂,這裏屬於世界。”

藝術品位和高素質

這是“愛樂之城”風采

一座城市有南京森林音樂會這樣的品牌,不但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市民的藝術審美,促進市民高雅藝術欣賞習慣的養成,更進一步提升了南京城市形象。

9月18日晚,王小毛演出中。

小提琴家王小毛在9月18日的演出結束後,向紫君講述了特別打動他的一個細節:“今天我看到有很多小孩子到現場,一般情況可能會看到小孩子滿場跑了,現場確實也有很多空間可以跑來跑去,但是他們沒有。他們非常認真地把每一首曲子都聆聽完,而且非常熱烈地鼓掌。這座城市、這個音樂品牌帶給演出者和觀衆的這種享受的空間都特別好。”他說,這種好的音樂、好的品牌其實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經濟建設、文化底蘊、文明程度……是一個綜合的體現。“所以,我們這次來南京森林音樂會特別高興,之前已久仰這個品牌的名聲。”

2020南京森林音樂會,呂思清與中國交響樂團在中山陵音樂臺奏響《森林的四季》。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攝

呂思清永遠難忘2020年南京森林音樂會雨中的那場演出。雖然降溫下雨,但整場演出井然有序:南京觀衆熱愛音樂展現高素質、音樂家專業敬業堅持演出、執行團隊防護措施到位……展示了“愛樂之城”的動人形象。五顏六色的傘、五顏六色的雨衣,和絢麗的燈光交織在一起,構成當天中山陵最動人的風景。“熱愛音樂的朋友們冒着大雨、冒着秋天裏的寒意,來到森林音樂會現場,我特別感動。”呂思清說,“在世界各地演奏了上千場音樂會,從來沒有在這樣的雨天演奏,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披着雨衣、撐着雨傘來聽音樂會的熱情觀衆,這可能是我永生難忘的經歷。”

小朋友認真欣賞森林音樂會的表演。

南京森林音樂會演出結束後,觀衆都是秩序井然離場,排隊等待接駁車。在一些類似的戶外演出活動中,散場後往往垃圾隨處可見,屢遭詬病。但中山陵音樂臺演出散場之後,場地上總是乾淨又整潔,體現出主辦方的組織有序以及觀衆高度的文明素質,這也是南京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體現。這一切,都給音樂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南京這座城市和南京的觀衆,真的太棒了!”

南報融媒體記者 邢虹 儲笑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