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轉型十年:東莞紡織服裝產業再出發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常樂昕 東莞報道 9月24-26日,由東莞市人民政府主辦,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承辦的“2021東莞紡織服帽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東莞召開。這是“十四五”時期東莞首個聚焦紡織服帽全產業鏈發展的高端論壇,彰顯着近年東莞全力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升級發展的決心。

2020年,廣東提出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羣發展規劃,明確要促進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由集聚發展向集羣發展全面提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實現集羣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集羣化”成爲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羣是廣東提出的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羣之一,其中東莞紡織服裝業作爲區域傳統優勢產業,在集羣發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東莞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51.6億元,佔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總規模的16.5%。

從1978年“太平手袋廠”落戶以來,服裝服飾業通過“三來一補”拉開東莞改革開放大幕,並逐步在東莞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形成虎門服裝、大朗毛織、厚街鞋業等細分產業帶。然而隨着土地和人口優勢減退,傳統產業利潤空間縮小,近年東莞紡織服裝製造業也早早嗅到風向,佈局產業轉型,開啓新一輪“蝶變”之旅。

服裝、毛織、鞋業三大產業帶

“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是東莞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從來料加工開始,見證着改革開放40多年來東莞經濟、社會的發展,雖然是傳統制造業,但仍然在東莞經濟發展中佔據重要位置。”東莞市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喬榮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

經過40多年發展,東莞本地紡織服帽產業已形成一定的集羣化規模。2020年,東莞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規上工業總產值882.63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51.6億元,佔全省16.5%,其中東莞市以純集團有限公司年產值達7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東莞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還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區域產業分工,細分演變出虎門服裝、大朗毛織、厚街鞋業三大產業帶。

整體來看,目前東莞已形成以虎門爲中心,向沙田、麻涌等鎮沿珠江口海岸線延伸的紡織服裝產業帶;以大朗爲中心,向常平、寮步等鎮擴展的毛針織產業帶;以厚街爲中心,向東城、道滘等鎮街擴展的製鞋產業帶。

“服裝、毛織等細分產業的區域佈局和當時東莞市政府,包括各鎮街政府對產業的定位和規劃有很大關係。”喬榮表示,“以大朗毛織爲例,大朗毛織產業集羣其實覆蓋了東坑、常平、寮步等多個鎮街,以大朗爲核心協同帶動周邊鎮街產業發展。”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從2011-2019年的9年間,東莞市規上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企業數量從697家增加到1152家,總量接近翻倍,呈總體上升趨勢,紡織服裝產業供應端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

與快速增長的企業數量相比,過去10年間,東莞市規上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工業增加值總體增長幅度則相對有限,甚至在2020年出現大幅回落。但如果忽略2020年疫情“黑天鵝”影響,在正常經濟秩序下,東莞市規上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工業增加值仍然呈現總體上升趨勢,從2011年225.6億元提高至2019年的295.8億元。

但無可否認的是,近幾年東莞市紡織服裝鞋帽產業發展增速相對“十二五”時期有所放緩,這也與東莞產業發展步入轉型期有關。

“改革開放初期,東莞紡織服帽等傳統產業面對的是一片藍海市場,小型商鋪的商品銷售額都能過百萬,在東莞包括全國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東莞市委黨校教授、東莞市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孫霄漢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但是經過多年發展,形勢已經發生很大變化。”

孫霄漢表示,隨着改革開放後我國工業生產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江蘇南通、湖北武漢等省市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東莞紡織服帽等傳統產業產品稀缺性下降。作爲最先發展起來的一批產業,東莞紡織服帽產業也面臨傳統制造業利潤空間減少的問題,部分企業已早早開始佈局轉型。

十年轉型探索產業發展新空間

2011-2013年,東莞相繼出臺《關於促進優勢傳統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東莞市促進紡織服裝鞋帽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提出促進紡織服帽產業從粗放型的外延增長模式向集約型的內涵增長模式轉變,使產業發展轉入品牌化、高端化、時尚化、綠色化的軌道。

孫霄漢表示,隨着全球經濟重心和發展熱點從歐美向亞洲轉移,包括東莞在內的珠三角地區憑藉着製造業基礎、開放性、大灣區政策等方面的優勢,已經開始發揮承載全球經濟重心轉移的新功能,在全球經濟中扮演新角色,這爲東莞做大做強傳統產業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隨着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東莞紡織服帽產業瞄準“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發設計和市場,從過去單純地爲外商配套加工、貼牌生產的經營模式,逐步向集研發設計、先進生產製造和品牌營銷於一體的方向轉變,搶佔國際產業分工高端環節。

孫霄漢表示,傳統產業和夕陽產業不是一個概念,雖然紡織服帽產業屬於傳統產業,但是由於消費者永遠有穿衣需求,紡織服帽產業到任何時代都會存在,關鍵是要通過高端化改造跟上消費者對審美和品牌的需求升級。

以東莞虎門鎮爲例,虎門鎮攜手中紡聯打造“世界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羣先行區”,加快推進大灣區國際時尚谷、大灣區衣流時尚產業園等高品質產業平臺建設,導入更多時尚創意元素和研發設計力量。

其中,今年5月落戶虎門鎮的以純營銷研發總部大灣區國際時尚谷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項目建成後,預計將整合和引進優質國際時尚品牌企業50家、新銳設計師品牌企業50家、培育2家時尚企業上市;預計全部達產後5年內,項目年銷售總額超100億元。

東莞的成長之路也是“中國製造”歷程發展和成熟的一個典型代表和縮影。

2020年以來,疫情全球蔓延、國際貿易爭端頻發、海外訂單迴流、國貨消費潮流崛起等系列事件發生,國際國內市場情況發生變化,給東莞紡織服裝鞋帽產業帶來巨大的挑戰與機遇。

隨着過去外向依存度較高的傳統發展優勢和發展效益持續收窄,東莞紡織服帽產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現在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幫助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喬榮透露,東莞市服裝服飾行業協會計劃上線一個整合國內市場資源的B2B平臺,將東莞生產製造企業與全國各大紡織服裝市場對接、匹配。

爲跟上國內市場蓬勃發展的線上銷售趨勢,東莞加緊佈局紡織服帽電商產業。有40年毛織產業發展歷史的東莞大朗鎮推進大朗數字貿易產業服務中心、京東物流超級供應鏈直播基地等6個直播基地建設,通過培育網絡帶貨等新興經濟業態,帶動包括毛織產業在內的實體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大朗毛織電商實現“逆勢增長”。2020年1-9月,大朗毛織類電商銷售金額達到54.4億元,同比增長16.6%。截至2020年12月,大朗鎮擁有毛織行業企業17243戶,比2019年增加1862戶。

紡織服帽國際市場銷售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近年整櫃出口減少,東莞服裝企業開始做‘螞蟻搬家’式的跨境電商。”東莞市雅綺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劍波表示,東莞紡織服帽產業有很深厚的產業集羣基礎,但跨境電商運營人才仍有欠缺,未來在紡織服帽跨境供應鏈方面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