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正值天高氣爽,順便約上了幾名好友,抽空去了趟西江千戶苗寨,在山清水秀的苗寨人家裏,遇見了別樣的民族風情。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西江,所以滿心期許。

還沒接近景區,就能聽到遠遠傳來的“蘆笙”曲調,悅耳而悠長。在景區大門處,是兩排長廊走道,此刻成爲苗家青年們對歌的場所。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嘹亮的歌聲始終飄蕩在苗寨的上空。我們坐在長廊裏稍作休息,打算觀看完這場對歌大賽後,就購票進入景區,沒曾想緊跟着,兩隊盛裝苗家人走了出來,在景區大門的廣場上載歌載舞,隨後他們的周圍擺放了十幾張大方桌,上面還擱置了不少的酒具。

是的,西江“十二道攔門酒”,一種迎接賓客的禮儀,可免費品嚐,有點類似於果子酒,清甜可口,可卻比果子酒稍辣,不可貪杯。

一名遊客走了上去,爲首的苗族長者用牛角杯,敬了一杯酒,並歡迎他的到來。這裏多說一句,苗族人敬酒時,切記不能用手碰到酒具,不然他們會認爲熱情不夠,還會繼續敬酒哦。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裏的歌舞表演和敬酒體驗,完全都是免費的,因此我們也不免期待起後續的旅途。

購完票,坐上觀光車,在陣陣涼爽的清風裏,欣賞着沿途的綠意風光,不知不覺進入了西江苗寨。

穿過寨門,車輛駛上石板街道,得以看到西江風貌:青山環抱,逐水而居,一排排桐褐色的吊腳樓羣,透露着古樸的氣息,一座座長廊式的風雨橋,成爲了打卡的景點。

車輛停靠在苗寨中心處,我們緩步而行,由於沒有導遊帶領,僅靠着臨時看來的幾篇景區攻略,卻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不知先去哪裏遊玩。

所幸沒過多久,苗家的歌舞聲再次響起,成爲了給我們指路的信使。尋聲而去,發現是一個凹下去的廣場,周邊早已經站滿了遊客,正觀看着場下的苗族歌舞表演。

擠進人羣堆裏,原本只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思湊個人氣,卻沒想到被完全吸引住了。富有節奏感的密集鼓點聲裏,苗家阿妹盛裝出席,隨着鼓聲翩然起舞,在婀娜的舞姿下,她們身上穿戴的銀飾敲打在一起,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十分耐聽。

不一會兒,苗家阿妹們相繼退場,幾名苗族青年走了出來,藉着手指吹響了口哨,然後在場中來回尋視,像是在找些什麼。

“這是苗族‘遊方’,是以前苗族人談戀愛的方式。”在我們身旁,一位中年人對着他的同行好友說道。

只見表演場上,口哨聲過後,苗族阿妹們撐着傘,三五成羣地走進場內,一個個略顯羞澀地打量着苗族男青年們,然後就全都走到一邊竊竊私語起來。

苗族青年們有些着急,幾番商量過後,都追了上去表演起自己的才藝,誓要引起阿妹們的注意。在一連串的逗笑下,阿妹們跟着他們鼓起勇氣走到場地中心,然後開始唱起了苗歌,最終圓滿謝幕。

這幾場表演下來,側面展現了苗族豐富有趣的歌舞文化,人們都顯得有些意猶未盡,而且沒想到的是,這些表演也都是可以免費觀看的。

離開表演場(後面才知道叫做蘆笙場),接下來我們跟着人流,去了西江的風雨橋,一起坐在“美人靠”上,降解着滿身的暑氣,側身望着橋下的流水在背後流淌,然後開始相互打趣,談天說地。一瞬間,竟有一種任由世界風雲流轉,我自與時光無憂的感覺。

風雨橋下,白水河上,小舟遊蕩,身穿苗家阿妹服飾的女遊客們坐在岸邊玩水嬉鬧,遠處的遊人也紛紛考慮着要不要加入其中,可最終還是都選擇當一個靜默的看客。

望見身邊的人都在橋上拍照留念,我們也開啓了打卡西江之旅的模式,把時光塑造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轉眼間,夜幕悄然降臨,我們遊遊走走,品嚐着苗家的美食,最終來到了觀景臺上,找了處亭子坐下後,準備觀賞久負盛名的“西江夜景”。

慢慢的,燈一盞一盞地亮了起來,人流也全都聚攏了過來,直到天邊完全黑下去後,整個西江苗寨纔開始綻放她的美麗。

萬家燈火,最撫人心,此話果然不假。等到西江一片燈火通明之後,千戶苗寨的模樣比起白天,也愈發清晰、愈發美麗,人們這纔開始被她的“端莊”所折服,繼而逗留在觀景臺附近,遲遲不肯離去。

而我們,則把美麗定格,總算不虛此行。

(作者:張宇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