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新型騙局曝光!曾經投過P2P的人都要看看

“有人自稱是P2P投資平臺普天金安的客服人員,還發來銀保監會文件聲稱是監管指定第三方平臺兌付,我差點就信了。”P2P投資已經成爲過去時,但不少投資者還在等待平臺清退兌付,近日,家住深圳的孫女士向中新經緯爆料稱,有人疑似冒充平臺方,假借監管之名,打着“清退兌付”的名義行騙。

中新經緯實測發現,該騙局正是利用了P2P投資者急於兌付的心理,並僞造銀保監會公文,將投資者一步步引入了地下虛擬幣交易所。

P2P投資者接到清退兌付郵件

孫女士告訴中新經緯,多年前,她在P2P投資平臺“普天金安”進行了投資。據悉,普天金安的運營方爲北京鑫淼誠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鑫淼誠意)。

2017年9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正式對鑫淼誠意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案進行立案偵查。事發後,孫女士還有2萬多元在平臺上並未取出。

“這些年平臺方沒有任何人和我聯繫,但就在前幾天我突然接到了一封標題爲‘北京鑫淼誠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郵件。”孫女士對中新經緯說道,這封郵件讓她聯繫官方清退兌付羣,並稱如果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未聯繫羣客服將按自動放棄本次名額處理。

收到郵件後,孫女士立刻加入了所謂的“清退兌付羣”,羣管家不斷提示新進羣的投資者聯繫客服進行用戶覈實,並表示“名額有限,覈實時限兩小時內”。

“我進羣的時候,羣裏已經上百名投資人了,我私下問了一些之前認識的投資者,很多也收到了郵件。”孫女士稱。

在孫女士發來的羣聊天記錄中,有一位投資者聲稱已經到賬,很多投資者對匯款的真實性表示懷疑,並讓對方發出到賬圖。對方隨即發來的截圖顯示,賬戶收款27.76萬元,付款戶名爲北京鑫淼誠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名客服也曬出了截至9月18日的部分匯款用戶名單。

孫女士看到這些記錄後,也有些遲疑,便加了客服進一步詢問如何回款。客服將其拉入一個小羣,羣內還有一名成員自稱“銀保監會監管員王文”,並告知她,回款過程由“銀保監會專員監督管理記錄”,並提供三種兌付方案:

一是“清收回款特殊兌付方案”,用戶可以立即注入操作資金,每日可提現,兌付比例爲5:1,比如注入500元可回款100元,總到賬600元;

二是“週期性階段兌付方案”,需要注入45%注入資金,週期五到十天,完成後承諾兌付本息總額加註入金;

三是“一次性提前兌付方案的兌付規則”,由公司爲投資者墊付注入啓動資金完成全額本息兌付,完成兌付後提現需要繳納20%個人所得稅。

在孫女士選擇第三種兌付方式後,客服稱,該公司的可流動資金都轉移到了三方平臺,銀保監會責令該公司通過三方平臺爲部分出借人進行兌付,並給她發來一個鏈接供其下載。

當孫女士表示不想安裝第三方平臺APP時,客服再次強調“三方平臺是銀保監會指定的回款平臺,也是唯一回款平臺,回款過程全程被監管”。對方還向她出示了一份銀保監會辦公廳公文,文件名爲“關於普天金安週期補償應急清退回款的處理通知”。

孫女士下載時發現,該APP名叫VirgoX。“我在百度上一查,發現它是一個虛擬幣交易所,很多帖子都說這個VirgoX是騙局,無法出金交易被騙。”

實測:第三方平臺實爲虛擬幣交易平臺

天眼查APP顯示,鑫淼誠意法定代表人爲尚勇,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成立日期爲2015年6月。公司大股東爲河北安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安同投資),持股比例51%;另一位股東爲尚勇,持股比例49%。不過,安同投資和鑫淼誠意分別於2019年2月和2019年5月被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中新經緯多次撥打鑫淼誠意工商登記註冊的電話,顯示號碼不存在。

按照孫女士提供的信息,中新經緯嘗試加入了普天金安投資者羣,此後一位自稱客服的工作人員前來加好友。

該客服人員進而將記者拉入一個小羣,和孫女士提供的信息相同,羣內除了三個客服人員外,同樣有一個名爲“銀保監會監督員王文”的人出現在羣中。

上述客服要求覈實投資者的信息,中新經緯將虛構的姓名、投資金額和聯繫方式發給對方,魔幻的一幕出現了——幾分鐘後,該客服稱,後臺名單中出現了上述信息。

隨後,客服向記者提供了兩種兌付方案,並要求在VirgoX上進行註冊。

中新經緯在羣內詢問上述監督員王文“方案是否經過銀保監會批准”,該人員稱,“他們的方案經過我會幾次會議審覈後通過”。

中新經緯查詢發現,關於VirgoX的公開信息有限。天眼查APP顯示,該平臺曾於2020年4月獲得科銀資本、初夏虎基金、共識實驗室、中建投資本等投資方融資。

微信公衆號CollinStar Capital科銀資本曾於2020年5月28日發文宣佈,投資數字資產交易平臺VirgoX。上述文章中介紹,VirgoX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可以通過提供現貨和期貨交易,融合多種法幣渠道,創新的數字資產借貸模式,滿足客戶多樣化數字資產交易和理財需求。

中新經緯下載VirgoX後發現,該平臺實則爲虛擬幣交易所。當中新經緯詢問VirgoX客服,是否能爲普天金安投資者回款時,對方稱,回款問題要詢問QQ客服。之後其詢問了選擇的清退方案和注入金額,並提供了一箇中原銀行的個人銀行賬戶,稱每次充值都需要重新獲取卡號,10分鐘內有效。在10分鐘後,中新經緯再次聯繫該平臺客服,對方又提供了一個民生銀行新鄉分行營業部的個人銀行賬戶。

當被問及爲何轉至個人銀行賬戶時,客服稱,由於近年中國銀行支付系統政策變化極大,傳統支付方式在交易所不夠穩定。該司與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達成合作,爲用戶提供第三方轉賬的入金方式。

爲防範風險,早在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文件精神,以ICO(首次代幣發行)融資爲代表的代幣發行融資被叫停。中國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OKCoin幣行和比特幣中國相繼停止比特幣交易。此後,虛擬貨幣交易所由國內逐漸轉移至海外。去年疫情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出現快速上漲,虛擬貨幣再次受到關注。

今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10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明確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值得關注的是,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被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對於開展相關非法金融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警惕冒充監管實施詐騙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近年來,很多騙局都打着監管名義行騙,對投資者威逼利誘,實則漏洞百出。

比如上述銀保監會公文中,開頭的機構名稱被寫爲“中國銀保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文件”,銀保監會全稱應爲“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此外,文尾公章顯示爲“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專用章”,然而原銀監會和原保監會早已於2018年合併組建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對中新經緯表示,這個假公文的目的很顯然是爲了實施網絡詐騙,僞造這個公文只是詐騙的一個環節或手段,其涉嫌僞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

王德怡進一步介紹,行政機關的職能是進行行政監管,對行政違法行爲進行立案調查,無權責令就投資者之間的民事賠償作出退賠的決定。投資的經濟損失應該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該騙局比較明顯,騙子利用了P2P投資者不瞭解信息且急於拿回資金的心理,從而實施詐騙行爲。”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中新經緯分析稱,一是普天金安早已被警方立案,正常兌付的流程是在判決之後由司法機關處理,不會由銀保監會提供回款平臺;二是虛擬貨幣交易所在境內屬非法金融活動。

於百程表示,針對這些信息,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遇到問題可向警方或者銀保監會、金融辦等官方機構諮詢,以避免受到二次的財產傷害。

王德怡也提示投資者,應該到政府部門的官方網站上去核實有沒有相關的信息,不要輕信互聯網羣中流通的信息。

文 | 魏薇 編輯 | 趙佳然 審校 | 羅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