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房價上漲預期不再,百強房企月度銷售金額三連降

“金九”表現尚不如淡季。

隨着房地產行業9月銷售數據的出爐,一個信心不足、成交下滑的市場輪廓越發清晰地浮現在人們面前。

9月30日,各家機構陸續發佈的銷售數據,昭告一個事實:“金九”旺季已不再。

據克而瑞,9月,TOP100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同比下降近四成;而原應是銷售業績高峯的“金九”卻出現環比約6%的下降,表現甚至不如淡季。

這是百強房企連續三個月單月銷售下滑,且同比跌幅進一步擴大。而持續下挫的背後,是監管層大力度調控,對市場信心造成一定衝擊。

從房貸收緊到限購加碼,再到二手房調控,推動整體房價漸入下行通道,購房者觀望情緒由此被誘發的同時,房企時有的暴雷消息,又加重了消費者對交付的擔憂。

“最難的營銷是恢復購房者的信心和消除恐懼。”某TOP20房企內部人士如是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央行等部門表態要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也被市場普遍認爲調控有改善的可能。

不過,業內並未因此而表露更多樂觀情緒。“即便考慮政策託底,2021年10月的銷售也可能出現較大的同比下降。”中信證券研報稱。

成百強房企銷售降三

“金九銀十”,原本是各大房地產企業集中推盤入市,大力搶收的關鍵時期。而2021年的秋天卻寒意逼人。

克而瑞發佈9月銷售數據顯示,TOP100房企實現單月銷售全口徑金額8443.4億元,同比去年下降36.6%;而今年7月、8月的同比降幅分別爲7.6%、19.6%,9月份這一指標的跌幅進一步擴大。

具體到企業的表現來看,2021年9月,百強房企中逾九成企業單月業績同比降低,六成企業同比降幅大於30%。

據億翰智庫提供的數據顯示,9月,TOP50房企中有28家房企同比降幅在30%及以上。TOP10房企中,除招商蛇口、華潤置地金地集團之外,其他頭部房企同比跌幅皆在30%及以上。

9月,碧桂園、融創、萬科、保利發展分別實現銷售額567億元、464億元、380億元、349.9億元,分列單月銷售前四,同比銷售跌幅分別爲34%、33%、30%、30%。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碧桂園、萬科、融創已連續3個月銷售額同比下降,且降幅不斷擴大。其中,7月份時,上述頭部房企的同比降幅在2~16%之間。

銷售跌幅的擴大使得房企累計銷售表現也發生變動。萬科前9個月累計銷售實現4810億元,仍位列行業第二,但同比由增轉跌,下降2%;碧桂園實現6137億元,同比增幅縮小,僅與上年同期持平;融創此前的高積累,使得其仍保持21%的同比增幅,以4616億元居於行業第三。

除碧、融、萬、保外,其他TOP10房企的單月銷售額皆在300億元以下,恒大、綠地、中海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幅度大,分別爲85%、56%、37%;而恒大單月銷售額僅爲120億元。

在全線下跌的背景下,TOP50房企中單月銷售不足100億元的房企也擴容至21家。近期股價暴跌的新力地產,單月銷售額僅22億元,同比大跌82%;此外,祥生、華髮、金輝單月銷售額同比跌幅在五成以上,銷售額在50億元左右。

在這樣的背景下,單月實現同比增長的企業可謂鳳毛麟角,僅有陽光城、正榮、首開股份、榮盛發展、海倫堡等在內的5家房企,其分別實現11%、19%、16%、33%、7%的增幅。

克而瑞發佈的報告提到,銷售同比明顯的下挫,源於2020年同期銷售恢復帶來的同比基數回升,今年二季度以來,百強房企單月業績增速已呈明顯放緩的趨勢;同時,下半年市場整體降溫,促使百強房企業績表現不及過去。

接連三個月的銷售下挫,也使得百強房企的累計銷售表現越發不理想。1~9月,百強房企實現全口徑銷售額同比增長13%,增速較前8個月的22.1%有明顯下降。

而“金九”徹底失色的表現,還在於今年9月的銷售環比竟然下降約6%。往年8月原是銷售淡季,2020年9月,百強房企的單月銷售環比增幅近25%。

“9月環比下降還是頭一遭,”億翰智庫研究總監於小雨表示,也是史無前例的,以往都會有“金九銀十”,今年確實慘。

據億翰智庫的數據,在全口徑TOP50中,9月單月業績環比下降的,達到26家,包括碧桂園、保利、中海、世茂、旭輝等頭部房企,而陽光城則成爲9月單月唯一一家同環比雙增的企業,實現約210億元。

市場信心難修復

房企銷售持續下挫的背後,是市場的整體反應。

華東某中型房企在其深耕的多個市場,便明顯感受到了9月份的降溫。據該房企透露,9月中旬,其深耕的多個市場出現了來訪量、成交量雙降的情況,其中南京市場的成交量下滑七成。而在包含了中秋節的第39周,佛山、汕頭部分板塊則依然市場低迷,濱江一項目130組到訪中,僅有2組認購;武漢市場金九供應放量,但成交仍維持在低位。

成交量下降,是該房企對其在多個深耕市場表現的描述。事實上,9月份,全國大部分市場也都適用該表述。

克而瑞數據顯示,9月,其跟蹤的28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再降7%,同比跌幅進一步擴至25%,較2019年同期下降17%。一線城市成交全線回落,二、三線城市成交持續走低,近八成二、三線城市成交同比轉降。

中秋期間,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重點10城的新房成交2336套,較2020年中秋同期下降82.1%,較2019年中秋假期下跌40.1%。

而這樣的銷售表現,還是建立在不少促銷手段的基礎上。中指院披露,中秋期間,在青島市場,有開發商爲加速銷售回款,推出低價特價房、送車位、工抵房等促銷政策,但該市場整體成交較去年同期仍有近八成的下滑。

市場的這場速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在於小雨看來,這其中包括銀行按揭貸款放款週期變長、利率上行、額度不足,限購、限貸政策的下沉加碼,以及來自房地產稅的預期等。

除此之外,更微妙又重要的變化,是購房者信心。這首先被漸入下行通道的房價影響。中信證券研報數據顯示,315個樣本城市中,8月份有106個房價同比下跌,189個環比下跌,“各地紛紛出臺限跌令,也說明了房價實際上有明顯下跌壓力”。

購房者的觀望心態由此被誘發,除了原本“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外,近期時有發生的房企暴雷消息,也讓意向購房者表露出了對未來房企能否如期交房產生擔憂。

“最難的營銷是恢復購房者的信心和消除恐懼。”某TOP20房企內部人士表示,在這種情緒下,打折降價的效果也不明顯了。

基於這樣的市場反饋,多家房企及業內人士認爲,今年餘下時間裏的銷售表現,出現明顯反彈的可能性不大。

“根據我們調研反饋,頭部房企認爲正常的購房需求已受到市場下滑影響,對下半年市場持悲觀態度居多。”國金證券研報顯示。

“銷售下行本身有自強化、自循環的效應。對房價的預期本身構成房地產需求的影響因素,而房價下跌本身又開始影響房地產的需求。”中信證券地產分析師認爲,“我們預計,2021年10月的房屋銷售也可能出現較大的同比下降。”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抱有開放的心態,下一步“就看政策是不是打開了”。

在行業形勢頗爲嚴峻的情況下,央行在一週內兩次提及穩房地產市場。市場普遍將此解讀爲利好,“預計第四季度地產銷售端/融資端或出現邊際放鬆,主要體現在按揭額度的正常需求下的邊際放鬆,對房企的銷售回款將形成一定支撐。”天風證券研報指出。

但靠人不如靠己,銷售額在9月份已達到6173億元的碧桂園,近日還流傳出了一張“誓保全年8000億銷售目標”的圖片。

“四季度估計各家都是全力搞銷售,”某華東房企人士表示,“更重要的是回款,現金流爲王。”

據上述華東中型房企透露,其所在合肥市場,因項目中秋成交一般,各企業通過提升分銷點數配合特價房準備“十一”節點搶收,這從9月25日起就已經開始執行。

“頂過3個月,看會不會有所改變。”上述Top20房企人士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