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轟-6夜間出擊,目標是它?

就在10月1日國慶節當天,解放軍白天和夜晚分別派遣由25架次及13架次軍機組成的機羣進入臺“防空識別區”演訓,合計高達38架次,創下臺防務部門公開“共機動態”以來最多的紀錄。

臺灣方面自然是極爲震驚,例如“行政院長”蘇貞昌就跳出來驚呼“這是針對臺灣的‘鴨霸’行徑”。

當然,如果能超越“井底之蛙”的眼界,放眼更寬廣的國際視野,就能發現解放軍軍機的這次大規模出動,遠遠不只限於針對臺灣。

老司機就注意到這麼一條新聞。日本共同社2日披露,海上自衛隊於9月18日至10月1日期間,與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羣在沖繩以南海域進行了聯合訓練。“卡爾・文森”號出動了F-35C隱形艦載戰鬥機和海軍版“魚鷹”運輸機,海上自衛隊派出宙斯盾驅逐艦“鳥海”號和“霧島”號等4艘戰艦。報道稱,“美日主力部隊開展長期訓練,意在牽制中國”。

爲什麼老司機特別注意到這條新聞呢?因爲以往經驗證明,每次解放軍軍機大規模出動繞臺,通常都與美國航母通過巴士海峽有關。根據臺灣“國防部”發佈的信息,10月1日當晚,解放軍出動了10架次殲-16戰鬥機、2架次轟-6轟炸機和1架次空警-500預警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其中殲-16戰鬥機和轟-6轟炸機的飛行軌跡一度飛至臺灣島南部的巴士海峽。

會是什麼吸引解放軍軍機進入巴士海峽呢?共同社的這條新聞顯示,近期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就在沖繩以南海域活動,很可能就是它在靠近或者經過臺灣附近的巴士海峽。

於是老司機查了查“卡爾・文森”號航母的最近行蹤。

根據美國海軍協會發布的信息,美國“里根”號航母打擊羣已經從南海北上,目前正在菲律賓海域同“卡爾·文森”號航母匯合後演練“聯合作戰”。

顯然,最近在臺灣附近活動的不但的確有美國航母,而且還不只是共同社提到的“卡爾·文森”號一艘,而是由“里根”號與“卡爾·文森”號組成的雙航母戰鬥羣。如果老司機相關猜測不錯的話,解放軍因此出動大批軍機加以應對,也就理所應當。

香港“東網”2日也得出類似結論。報道稱,“解放軍機隊中的殲-16戰機及轟-6轟炸機飛越臺灣與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上空,到臺灣東南空域巡航。根據以往情況,解放軍轟炸機飛至臺灣東南空域,大多數是應對在巴士海峽以東、位於菲律賓海的美國航母打擊羣,今次情況可能是針對美軍的‘卡爾·文森’號及‘里根’號。”

根據島內媒體的猜測,解放軍往往會利用美國航母經過巴士海峽的時機,出動由轟炸機、戰鬥機和預警機組成的大規模軍機羣進行“模擬攻擊演習”。至於10月1日夜間出動的解放軍軍機是否有此意圖,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臺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專家舒孝煌則認爲,美國航母“里根”號和“卡爾·文森”號,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澳大利亞兩棲攻擊艦“堪培拉”號近期在靠近中國的南海或西太平洋海域活動,參加“五國金禧”聯合軍事演習。屆時將是美國、英國與澳大利亞組成的AUKUS聯盟首次“合體”,它擺明針對中國,因此此時解放軍派遣大批軍機繞臺,“頗具示威意味”。他還表示,解放軍藉此進行大型、遠程且作戰複雜的演練,還可以進一步測試指揮管制及通訊協調度。

當然,解放軍10月1日出動“創紀錄軍機繞臺”,除了應對美國航母或如臺媒猜測的那樣“模擬攻擊美國航母”外,也包括順便拿臺灣空軍練手的意圖——畢竟“摟草打兔子”是解放軍的傳統技能嘛。

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認爲,解放軍空中部隊已具備派遣由多機種組成的大兵力體系化作戰機羣晝夜連續出擊的能力,尤其是殲-16戰鬥機部隊,昨天白天和夜晚分別出動18架次及10架次,還在夜間深入到臺灣南方和東南方空域。“這代表解放軍的殲-16戰鬥機部隊無論在機羣戰備情形,還是具備儀器飛行和夜航能力的高技術飛行員的數量,均已達到相當的水平。從解放軍昨天一口氣出動多達28架次殲-16戰鬥機來看,代表這些殲-16可能是來自不同的航空兵旅,顯示解放軍是在演練出現高強度衝突時,不同單位連番出擊的情形。”

揭仲還表示,10月1日夜間飛行至臺灣南方及東南方的解放軍體系化作戰機羣,顯示在新一代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服役後,解放軍空中部隊在第一島鏈外緣地區的導航與預警機空中指揮管制能力均已明顯提升。“這代表‘共軍’空中部隊已經有能力於夜間派出機羣,在第一島鏈外緣執行對臺灣、甚至其他國家海空軍部隊的打擊任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