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湧

上世紀四十年代,位於山東西南部的濟寧,戰火紛飛。一所培養護士的教會醫院開始招收學生,年輕的王潔卿,躋身其間。

王潔卿自小聰明,是塊唸書的料。四年護理學習,將她培養成一名專業的護士。但她心中總有怒火,賴以庇護的教會學校,校長竟是一位日本人。

“我看見一個賣柴火的人,拿着鍋餅喫着走,忘了給日本人鞠躬,啪一個嘴巴就打上來。從前門外不是有河溝嘛,都打到裏頭了,我親眼看見,那時我是學生。後來我的文憑上寫的是新納知行校長,我一生氣,文憑都撕了。”——整理自王潔卿採訪。

伴隨着被撕毀的畢業證書,王潔卿告別了戰爭時期這段異常苦澀、需小心行事、看不到未來的生活。1945年,她離開山東來到北京,進入同仁醫院任職護士長。王潔卿,即將以她意想不到的方式,見識護理的力量所在。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護理工作開展艱難,每萬人中僅有護士0.51人。還未等到護士隊伍發展壯大, 抗美援朝戰爭就爆發了,大批醫護人員前往距離戰場最近的後方醫院,只爲挽救手足於水火。王潔卿和其他護理同伴,組成一個僅有5人的小分隊,她們的任務是同時護理近50名身負嚴重骨傷的戰士。

“當時我們的國家很困難,抗美援朝,我們國家都沒有幾架飛機。”

“傷員有沒有胳膊的,有沒有手的,有沒有腿的,我看到心裏非常着急。該怎麼護理他好,那會兒條件不好,住的牀還有臭蟲,就想辦法怎麼把臭蟲消滅,怎麼把牀弄乾淨了,叫病人不能受這樣的痛苦。喂他飯,照顧他,關心他,給他擦擦,換換藥什麼的,一天到晚守在他身邊。”

前行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也讓王潔卿分明感受到了成爲一名護士的榮光!特殊的經歷,生死的體會,讓王潔卿開始在風雨中顛簸前進。1956年,爲救治在戰爭中染上肺結核的抗美援朝戰士,衛生部組織了一支胸外科手術隊。他們去往甘肅、山西、陝西、內蒙古等貧苦地區,爲當地帶去了先進的醫藥條件,王潔卿也因此重新回到了她惦念的戰士們身邊。

“你要看他的病情怎麼變,尿是什麼顏色,變色沒有,每天尿多少量,這都要記載。他有時很苦惱,你也要解決他的思想問題,跟他談心,讓他想開,你比兒女都孝順。”

手術隊一去便是兩年,兩年間王潔卿僅有一次路過北京,有機會回家看望年幼的女兒。

如手術隊一般高強度的工作,似乎咔嚓一下就被拍了下來,存檔在記憶裏,併成爲王潔卿前半生的真實寫照。在新中國醫療事業艱難邁進的時期,她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唯一一次請假,是因爲關節炎的疼痛已無法忍受,只能臥病在牀。

“病假,我每天都能看見她,特別好,因爲以前見到媽媽的時候很少。”

“但是回來以後,我又想去說話,又有點陌生似的。後來我媽媽說西茵你過來過來,你站在這桌子上,我看看你長高了沒有。我印象特別深。一看,我比那桌子高出了半頭,媽媽就說你長高了長高了,真好。印象裏還給我帶了一雙小紅皮鞋,我到現在都沒忘,特別高興。”———王潔卿女兒回憶

燃燒

1978年,在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上,前衛生部長江一真同志明確指出:“護理工作是一門科學,是一個專業。”隨之,護理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此時的王潔卿,又肩負起中華護理學會北京分會祕書長的工作,而這一工作的變動,也讓她對“護士”有了更細緻也更深遠的思考。

王潔卿經歷過關節炎的折磨,對護士工作的勞苦有着深刻體會。她決定與護理界的老前輩一起爲護士們發聲,爲此她和前輩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寫申請材料,終於在他們的努力下,爲護士爭取到了一雙特殊又舒適的護士鞋。

1965至1975年,經歷了10年的停滯,護理隊伍急需大量且快速的人才培養。與此同時,王潔卿也意識到護理將要走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很快,北京市西城區北緯路59號,一座嶄新的、現代化的教育中心拔地而起。

“我要求她們學習英語,因爲有時候要接待外賓,護士必須要懂英語。”

“我建立了一個教育中心,有教師,有脫產的幹部管這個教育中心,辦學習班,配備氧氣筒,配備病牀,教室的座椅板凳。那時候外國人來北京參觀,都到我們的學會教育中心參觀。”

無悔

王潔卿60年不曾脫離護理事業,她從一個普通懵懂的小護士,成長爲新中國護理事業發展的推動者之一,培訓了一批規範的、專業的護士,爲後來護理事業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王潔卿100歲了。她與黨攜手走過百年,也用畢生踐行了成爲護士時那最初的誓言“終身純潔,忠貞職守,勿爲有損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藥。盡力提高護理之標準,慎守病人家務及祕密。竭誠協助醫生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謹誓!”

更多關乎民族大業、救治大任的故事,敬請關注北京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6月26日起每週六19點45分播出的25集大型紀錄片《共和國醫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