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州探路雙鏈式“鏈長制”:打破“產業部門管產業”慣性思維,支持“鏈主企業”建生態 來源: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黃浩博 廣州報道  “截至目前,廣州21個產業鏈行動計劃徵求意見稿已全部完成,預計年底全部印發實施。”在廣州市日前召開的“鏈長制”工作專題會議上,廣州市“鏈長制”辦公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彙報了“鏈長制”工作推進最新情況。

今年6月,廣州印發《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將針對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現代高端裝備、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軟件和信創、人工智能、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21個產業規模實力強、產業鏈條完善、龍頭企業支撐突出、發展空間大的產業,建立“鏈長+鏈主”的工作推進體系。

作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與競爭力的重要制度創新,“鏈長制”已成爲廣州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抓手。據初步統計,上述21條重點產業鏈涉及行業小類超千個,市場主體超120萬個,目前總體規模超7萬億元,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近八成。

“十四五”期間,廣州將力爭打造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軟件和信創、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建築業和規劃設計、現代金融、醫療與健康、文化創意、時尚產業等8個萬億級產業鏈羣,全力建設超20個千億級產業鏈羣以及一大批百億級新興產業鏈羣,形成“萬千百”規模化產業鏈羣梯隊。

打破“僅產業部門管產業”慣性思維

4月2日,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羣聯動協調推進工作部署視頻會議正式宣佈在全省建立實施“鏈長制”。

所謂“鏈長制”,是指擇定地方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通過地方政府主要官員甚至省市政府一把手擔任“鏈長”,以“補鏈”“強鏈”爲目標的一系列制度設計。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伴隨互聯網技術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鏈供應鏈跨界融合的趨勢日趨明顯,如何破解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難題,成爲各地落實“鏈長制”配套舉措的關鍵。

爲此,廣州提出全面實施以市領導爲“鏈長”和以龍頭企業爲“鏈主”的雙鏈式“鏈長制”。廣州市政府副祕書長高裕躍表示,雙鏈式“鏈長制”將打破既往僅產業部門管產業的慣性思維,實現管行業也要管產業,全市“一盤棋”,集中各區各部門力量圍繞產業鏈一抓到底。自上而下形成工作鏈,充分發揮市領導的綜合協調優勢,在更高層面上保障各個產業鏈的工作推動。

具體來看,政府層面擔綱“鏈長”,由“總鏈長+副總鏈長+市級鏈長+市級副鏈長+區級鏈長”組成。企業層面擔綱“鏈主”,由“鏈主+聯盟”組成。“鏈主”原則上由龍頭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產業協會和聯盟負責人、科研院所專家、有經驗的園區運營者擔任(可根據產業鏈細分領域設置若干分鏈主),負責組建工作專班,在關鍵領域率先建立行業標準。

同時,廣州堅持系統推進“產業+產業鏈+產業集羣”共振發展,圍繞20個重點產業集羣和21個重點產業鏈,因地制宜實施“一鏈一策”“一羣一策”,沿產業鏈上下游發力,拓展創新鏈、供應鏈、信息鏈、服務鏈、人才鏈、資金鍊等多個鏈條,引導點狀的產業分佈發展成鏈狀的產業聯動,進而形成網狀的產業集羣發展生態。

以人工智能產業鏈爲例,根據近日印發的《廣州市人工智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行動計劃》),廣州將實施“2+4+N”產業培育工程,把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作爲產業鏈原始創新、產業孵化主陣地,遴選廣州市“造車健城”4 條人工智能優勢賽道:即“造”—AI+先進製造、“車”—AI+車輛交通、“健”—AI+健康醫療、“城”—AI+城市治理。每條賽道將遴選一批重點培育企業,包括產業龍頭企業、高成長性企業、頂尖團隊創業企業等。

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扶持,《行動計劃》提出從組織保障、政策保障、資金保障和監管評估等助力產業發展,其中,組織保障將以“鏈長制”爲抓手,成立廣州人工智能產業“鏈長制”工作專班和人工智能專家諮詢委員會。政策保障將研究制訂《廣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政策十條》。資金保障則將率先推行“一鏈一行”工作機制,加大財政資金對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平臺以及示範應用創新等方面支持力度。

發揮“鏈主”企業生態主導力

在廣州市“鏈長制”中,鏈主企業將發揮重要的產業生態構建作用。

《意見》提出,廣州支持培養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加大“鏈主”企業支持力度,所需資金納入牽頭部門預算統籌安排;鼓勵“鏈主”企業聯合中小企業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協同創新機制,構建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支持“鏈主”企業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發起組建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

對此,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推進鏈長制,需要發揮鏈長的組織協調作用,加強優化土地、資金、人才、技術、數據等要素保障,同時支持鏈主企業做大做強,進而帶動中小企業做專做精。

“通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強強聯合,鏈主企業和中小企業形成健康的、長期的互助合作關係,才能實現產業鏈整體提升。”林江說。

以人工智能產業“鏈主”企業佳都科技爲例,近年來,該企業結合自身在人工智能和軌道交通領域長期積累的經驗,以核心技術突破帶動產業鏈創新發展,爲廣州“鏈長制”實施提供了探索經驗。

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介紹,佳都科技聚焦主應用場景—智慧軌道交通產業,打造了佳都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共聚集產業鏈企業超150家,其中包括雲從科技、方緯科技、文遠知行、奧比中光等超10家達到上市估值的獨角獸企業,供應鏈夥伴超2500家,帶動千億級別的上下游產值。

“接下來,我們將以人工智能+大交通作爲產業鏈升級的重要支撐,加速城市交通大腦、智慧地鐵大腦等一系列行業領先的創新產品應用,建設“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深度融合的產業集羣。”劉偉說。

對於如何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等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劉偉建議,廣州首先應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繼續開放產業應用場景,以大場景促進大產業的高速發展,開放更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城市交通、公共安全、智慧應急等領域落地應用。

他還建議,要加強先進高端人才羣的聚集效應,加大在個稅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廣州具有高度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羣。同時在產業集羣政策、專業產業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對人工智能領軍人才引進形成配套政策,打造世界範圍內的創新高地。

廣州市工信局對此回應稱,下一步,廣州將圍繞“九個一”工作體系,爲每個產業鏈建立一份產業鏈圖譜和清單、一張產業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表、一套產業鏈創新體系、一張產業區塊或重點園區地圖、一張產業鏈招商清單和工作計劃、一個產業鏈戰略諮詢支撐機構或綜合公共服務平臺、一個信息數據共享機制、一套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一個政策支撐體系,實現定期把脈問診、對症下藥。

同時,廣州還將探索開展“數字建鏈”、“場景育鏈”、“要素固鏈”、“金融惠鏈”、“引才鑄鏈”、“指標評鏈”等工作,搭建“鏈長制”協同辦公平臺、產業數據平臺、產業鏈協同管理平臺,爲產業鏈發展提供新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