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搶人大戰落幕了?杭州、廣州、深圳等城市調整落戶政策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謝瑋丨北京報道

過去幾年,全國各地掀起了“搶人大戰”,很多城市爲了“求賢引才”,紛紛使出“大招”,通過降低落戶門檻、開通購房綠色通道甚至真金白銀補貼等方式“搶人”。

事情正在起變化。

10月9日,杭州出臺了新的落戶政策,宣告之前大專生繳納一個月社保就可以落戶、碩士研究生可以無需社保直接落戶的政策成爲歷史。而在此之前,深圳、廣州等多座城市也先後收緊落戶政策,一線城市落戶門檻紛紛提高。

此番多個城市調整落戶政策,是否意味着搶人大戰的落幕?“不搶人了”又意味着什麼?

多城提高落戶“門檻”

10月9日,杭州宣佈提高落戶門檻。

當日,杭州市公安局公告稱,將杭州市大學畢業生落戶政策調整爲,自2021年10月15日(含)起,落戶政策調整爲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學歷者(本科45週歲以下,不含45週歲;碩士50週歲以下,不含50週歲),在杭州市區落實工作單位並由用人單位正常繳納社保的可以落戶杭州市區;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55週歲以下,不含55週歲)學歷者,可享受“先落戶、後就業”政策。 

這直接宣告了此前大專生繳納一個月社保就可以落戶,碩士研究生無需繳納社保,就可以直接落戶政策的結束。

在收緊落戶的同時,杭州人力社保官方發佈《關於調整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政策的公告》,畢業時間爲2021年10月15日(含)之後的博士研究生,生活補貼標準由5萬元調整爲10萬元。

2019年5月,杭州市放寬落戶條件,全日制大學專科(含高職)以上人才,在杭州工作並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直接落戶。就在2020年2月,杭州出臺的“人才生態37條” 補充意見明確,爲不同等級人才提供特定的購房政策,包括對無房的應屆大學生髮放租房補貼、提升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標準、加大人才專項租賃房建設等內容。其中,提高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標準。對認定的4類人才給予100萬元至800萬元的購房補貼。

作爲這兩年“搶人大戰”的“弄潮兒”,杭州對於人才落戶和購房政策的調整備受關注。

無獨有偶,在此前,深圳、廣州也先後收緊了人才落戶利好。 

5月25日,深圳市發改委發佈《深圳市戶籍遷入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釋放出收緊落戶的信號。

其中,人才引進入戶方面,將覈准類學歷型人才的底線要求由全日制大專調整爲全日制本科。同樣,還將收緊人才落戶年齡:本科生不得超過35週歲,碩士生不得超過40週歲,博士生不得超過45週歲。技術型人才底線要求調整爲“中級職稱+全日制大專”,技能型人才的底線要求調整爲技師。

在政策性入戶方面,還增設了“夫妻投靠基本要求由結婚時間及被投靠人入深戶時間滿2年調整爲滿5年”,“老人隨遷將子女入深戶時間要求由8年調整爲15年,並增加子女在深圳繳納社保連續滿15年”等要求。

這在當時還引來了諸多爭議,有輿論稱,“說好的‘來了就是深圳人’呢?”

不過,爭議並沒有停止深圳繼續加快“收緊”的步伐。

5月28日 ,深圳人社局發佈《關於高層次人才業務、新引進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業務相關安排的公告》。《公告》指出,市、區人力資源部門對2021年8月31日及之前引進的人才按原規定受理申請,對2021年9月1日及之後新引進人才不再受理發放租房和生活補貼。

廣州雖然沒有收緊落戶政策,但是對引進人才的其他利好政策也在“打折”。

8月2日,廣州市黃埔區突然發佈《關於取消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成爲廣州首個正式發文取消人才購房政策的區域,爲黃埔區2019年12月公佈的人才購房新政畫上了句號。半個月後,南沙區也發佈通知,收緊人才購房政策並提出非本地戶籍需提供1年個稅或社保繳納證明。 

同在8月,西安市也收緊了人才購房通道。西安市政府於8月28日下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在擴大了住房限購、限售區域範圍的同時,收緊了離婚家庭、新落戶等人羣在限購區域的購房政策。

和樓市有關嗎?

搶人大戰硝煙瀰漫之時,引才政策往往與樓市政策緊密相連。如今,一線二線城市先後調整落戶門檻,收緊購房政策,其出發點是什麼?是否與樓市有關?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杭州此次政策屬於收緊性政策,和此前杭州的炒房等現象有很大的關係。

“此次杭州政策,顯然受到購房市場的影響。” 嚴躍進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此前杭州人才政策相當寬鬆,這也使得各類人才通過落戶的方式進入杭州,進而獲得了購房資格。同時,杭州樓市炒作比較明顯。而此次杭州對於此類人才政策進行了補漏,適當收緊,也能夠更好地配合房地產政策的推進。類似政策下,落戶的門檻有所提高,相對會減少購房羣體,對於穩定市場等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從實際過程看,此類政策也有助於規範各類購房行爲,各類通過違規落戶而騙取購房資格的操作也會減少。

不過,對於一線城市紛紛提高落戶門檻,亦有觀點認爲,這與城市規模定位息息相關。

近兩年,杭州是新一輪城市競爭中的“明星城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長。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底,杭州市的常住人口第一次突破1000萬,達到1036萬,比2018年末淨增55.4萬。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較上年增加約157.6萬,取代溫州成爲浙江人口總數最多的城市。

不過人口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成長的煩惱”。如何持續吸引人才集聚,又不至引來“大城市病”,合理控制人口總量成爲杭州需要直面的問題。

2021年6月,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佈《關於〈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公衆參與意見採納情況的說明》,對未來人口規模預測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釋。

這份規劃中,杭州提出了未來十五年的人口天花板: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爲1500萬左右,服務管理人口規模2000萬左右。

從這個總量來看,留給杭州的人才“餘額”,確實不多了。

其實,深圳面臨的形勢也很類似。

2021年5月17日,深圳市統計局發佈公報顯示,深圳2020年常住人口數達到1756萬,10年增加了713萬。平均每年有71.36萬人湧入深圳。2020年,深圳大學學歷人口占比28.8%,位居全廣東省最高。

而同在6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佈的《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草案),給出的“天花板”是,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爲1900萬左右,服務管理人口規模2300萬左右。

大量流入的人口,曾經助推了多座一線城市的發展,也同時加劇了其住房供需矛盾和公共服務矛盾。房價過高、房租上漲過快等會造成“擠出效應”,若因此擠走了優秀人才,久而久之,反而會影響城市的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