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來相伴 冬季喝粥保健康

本文專家:王思露,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覈員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又是一個美好的早晨來臨了!

有沒有覺得肚子餓了,該喫早餐了?

如果有,那麼打算早餐喫些什麼?油條?麪包?炒飯?還是粥?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以糧食爲主。大家都知道喫糧食容易喫飽,事實上糧食還是身體最重要、最經濟的營養來源。

大家每天都喫的這些糧食,其實也是有很多學問在裏邊的。五穀雜糧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也有所不同。究竟喫哪一種最好?又該怎麼喫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糧食那些事吧。

什麼是五穀?

關於五穀,有兩個版本的解釋:

其一,五穀包含麻、菽(shū)、麥、稷(jì)、黍(shǔ)。

其二,五穀包括稻、菽、麥、稷、黍。

在這其中,“麻”指的是亞麻籽,“菽”指的是豆類,“麥”指的是小麥,“稷”指的是小米,“黍”指的是大黃米,“稻”指的是水稻

喫五穀雜糧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提供能量:穀類食品當中富含澱粉、脂肪和蛋白質,食用後可以爲身體提供能量,此類食物是機體最經濟、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促進腸道代謝:穀物,特別是全穀物當中,富含膳食纖維,適量攝入可以延緩機體血糖升高、促進腸道代謝、增強飽腹感,從而可以幫助機體預防便祕、結腸癌等問題。

促成營養素均衡攝入:穀物當中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某些礦物質元素(鉀、鐵、鋅、鎂等)、植物化學物質(多酚等)等營養素。

常喫對於身體有良好的補充作用,對於皮膚、神經系統、血壓、免疫調節等方面均有積極作用。穀物的多種類攝入有助於實現食物多樣化,這更利於營養素的均衡攝入。

喫全穀物有什麼好處?

全穀物,具體指的是“未經精細化加工或雖經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但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組成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

換而言之,和普通的“精細糧食”相比,全穀物是沒有經過精加工的的穀物糧食,它保留了種子外層的粗糙部分和谷胚部分,這樣一來就保存了種子原有的營養價值(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含量比精製穀物更多),食用價值更高。

拿數據對比,相同重量、相同能量的情況下,全穀物可以提供相當於白米飯3倍以上的維生素B1、B2、礦物質鎂等營養物質;主食偏向全穀物,能讓人們在喫飽的前提下攝入更多的營養素。

2016年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就彙總了45項相關研究,證明和不喫全谷雜糧食物的人相比:

每天喫90克全穀物雜糧,能減少心血管疾病整體風險22%,冠心病風險降低19%,中風的風險降低12%。

如果每天喫210-225克全穀物雜糧,那麼全因死亡率會降低17%,糖尿尿病死亡風險降低51%,患癌風險降低15%,呼吸系統疾病死亡風險降低22%,感染性疾病風險降低26%。

在主食中加入全穀物食品,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全穀物都有哪些?

包括全麥、小米、糙米、紫米、黑米、薏米、燕麥、大麥、藜麥、黑麥、蕎麥、高粱、玉米、青稞……

總之,只要是加工過後仍然保留穀物種子的所有重要部分與天然營養成分,其就可以被稱爲全穀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當中的第一條明確指出“食物多樣,穀類爲主”,建議大家在以蔬菜、水果和穀物爲主的膳食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逐漸增加全穀物的攝入量,最好可以每天喫全穀物和雜豆類食物50-150克,佔每日穀物攝入總量的1/4-1/3。

增加全穀物主食應該這樣做

粗細搭配:將白米粥換成二米粥、在大米粥當中加入燕麥和紅薯、蒸饅頭時加入玉米麪、燜米飯時加入豆類、榨豆漿時加入五穀等做法既簡單又健康。

增加主食的原材料品種,滿足“多樣搭配”的要求,增加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的攝入量,使得營養素趨於平衡。

粗糧細“做”:由於全穀物食品口感更粗糙,建議大家可以在蒸白麪饅頭的時候加入全麥,用豆漿機制作全穀物糊糊、五穀豆漿,用高壓鍋製作糙米雜糧粥、八寶粥等粥品,改善口感,不失營養。

選購時看食物配料表:配料表當中的第一位是“全麥”、“全小麥”的,纔是真正的全麥食品;選購袋裝燕麥片應偏向“不加糖的純燕麥片”,而不是麥片、糖麥片、麥片穀物碎等“噱頭麥片”。

多喝水:全穀物食品當中富含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有較強的吸水性,因此建議各位在喫全穀物食品的時候多喝水,以起到充盈膳食纖維、潤滑腸道的作用,避免誘發便祕等問題。

考慮自身條件:如果飲食過於粗糙,食用太多會刺激胃腸。因此,對於消化系統存在某些疾病的個體、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和青少年、老年人等一些特殊人羣,需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量、適時、選擇合適的烹調方式品鑑全穀物食品。

無論是每天的哪一餐

選擇主食的時候

都要注意健康、營養等方面

可以自身情況適當加入全穀物

本文轉自科普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