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王野:服務機器人是中國科技企業面臨的重要機遇 

作爲博鰲亞洲論壇最新推出的第三個全球專題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10月18日至20日在長沙舉行。會議期間將舉行“從‘制’造到‘智’造”分論壇,來自行業內外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界人士共同從全球製造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探討。

“製造”與“智造”僅一字之差,但其中含義截然不同。“智造”的“智”,既蘊含着5G、互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同時更體現在製造業理念和模式的根本性改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智能製造將帶給中國企業帶來什麼?中國企業應該如何把握“智”造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機器人產業是近年來全球智能製造業的焦點行業,可喜的是,在機器人領域,中國企業不僅在產品、產能上已經處於國際領先位置,而且在專利、標準上也與國際先進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這對於中國企業意味着重大的戰略機遇。爲此,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TC125個人電動運輸設備技術委員會服務機器人專家組專家、技術委員會顧問王野。

問:在人們的心目中,機器人是我們進入智能社會的最生動標誌。您主要研究的服務機器人,是不是就是我們心目中的那種神通廣大的機器人呢?

王野:機器人的英語是Robot,其原意並非大家從科幻電影和動畫片中看到的神通廣大、能力超羣的超級智慧生物,而是具備感知、判斷和執行能力、能夠代替人完成一些工作的自動化機器。

一方面,由於機器人沒有情緒和自我意識,只要有足夠的能源就可以不知疲倦、枯燥地從事繁重、重複甚至危險的勞動。另一方面,服務機器人也有着巨大的發展前景,尤其在全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這種需求更爲突出,比如代替服務員送餐、代替快遞和外賣運送貨物和快餐、代替保安人員巡邏、代替或部分代替護工來護理老人、代替售貨員來售賣臨時飲料、代替環衛工人清掃垃圾、自動修剪草坪等。機器人在這些崗位上甚至將比人類更平穩出色。

此外,機器人技術也會融入到其他產品中,使其自動化、智能化,更加安全、好用、高效。舉個例子,共享單車對於我們已經很常見,在歐美國家甚至還流行共享滑板車,但問題來了:每天對共享車輛進行調度、搬運、歸置以及充電都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假如我們讓滑板車具備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能力和遠程遙控能力,就可以大幅降低運維成本。

其實,能實現這種功能的是一種帶有感知、決策和自動控制、電控轉向系統的滑板車,即把機器人技術融入到了滑板車之中。自動駕駛汽車實際上也是這個類型的機器人。我認爲,把機器人技術融合到滑板車或者汽車裏,它符合機器人的定義,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型機器人”。

問:說到智能行駛,好像人們會認爲短距離行駛不如自動駕駛汽車那麼風光,那您是如何理解低速自動駕駛的發展前景呢?

王野:自動駕駛有低速場景和高速場景。高速場景就是無人駕駛汽車,機器替代人類駕駛員。低速場景主要就是代替快遞外賣、餐廳服務員和保安巡邏等“步行、騎自行車”的場景。

相對而言,高速自動駕駛對可靠性的要求極高、成本很高,且一旦失效危害極大。而低速自動駕駛的場景對可靠性要求可以低很多,低成本,失效風險較低,且低速場景很廣泛,替代人力的價值並不比道路自動駕駛更低。

我認爲低速場景可能會更早大規模產業化。正如我前面所講的,服務機器人的近未來可能並不是通用性的萬能機器人,而是融入到現有各種設備包括電動摩托車、滑板車、吸塵器、電動汽車等載具內的智能化升級的各種產品。一個能夠在路面溼滑時主動調整功率輸出策略的電動摩托車、一個能夠用APP召喚到身邊、用完之後能自己回到充電站自動補電的共享滑板車、一臺能夠自動打掃房間的吸塵器,這是已經產生和近未來會產生的大產業。

問:中國的服務機器人企業在全球行業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王野:整體來看,中國的服務機器人學術研究水平正在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服務機器人產業在全球處在第一集團的位置。從樓內配送機器人、掃地機器人、飛行機器人等產業,中國企業處於市場領先和技術領先的狀態。例如九號公司僅用了5年時間就實現了對有“全球電動平衡車鼻祖”之稱的美國SEGWAY的全資併購,進一步充實了在覈心技術領域的儲備。大疆、科沃斯石頭科技等企業在飛行機器人(民用無人機)和掃地機器人(真空吸塵器)領域已成爲所在領域全球領先的企業。

在酒店和餐廳的末端配送、送餐機器人領域,中國企業也獲得了大額融資和全球領先的商業化進展。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蓬勃的工程和產業創新環境,資本環境和大量優秀年輕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大膽嘗試。

下一階段,中國機器人產業可能會面臨目前的產業領先如何走向學術和研究創新領先的挑戰。

問:您暢想的未來的機器人世界確實讓我們憧憬,要實現這些,我們的科學家們正在如何努力?

當前智能服務機器人學術進展和產業發展雖然比較火熱,但都還處在發展的早期,距離大衆預期中的“好幫手機器人”都還有不小距離。這個期間,我們一方面要尋求機器人在清掃、草坪護理、送快遞送外賣等領域的有效商業化落地和普及,另一方面也要緊密聯繫學界,關注和投資基礎研究,爭取讓更通用的人工智能帶來服務機器人產業的價值升級,通過更強的人工智能帶來更大領域的應用和產業價值。

在弱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將堅定地從“服務機器人能帶來什麼獨特價值”出發,把機器人技術、IoT技術運用在包括智能割草機器人、智能樓內配送機器人和智能化的電動代步工具等領域。除了以上講到的機器人共享滑板車這一能夠顯著節省運營人力的場景之外,機器人技術還能爲看上去非常傳統的電動摩托車產業帶來“自動碰撞預警”“智能化的盜搶場景遠程預警”“交通事故自動識別和遠程呼救”等傳統車輛從未實現過、但通過先進機器人技術可以賦能和大幅度升級電動車的安全性和用戶體驗,努力讓機器人技術在更多領域創造用戶價值。

未來的機器人時代,可能並非街上有很多行走的人型智能機器人,而是所有的汽車、所有的摩托車、所有的售賣機和人機交互設備,都是互聯互通、在特定場景下能夠讓你獲得更安全、更便捷體驗的機器人。中國智能機器人應用類公司大力度投資建立機器人和AI研究院、機器人事業部等機構,匯聚受過良好學術工程訓練和胸懷美好願景的有志之士,一起爲預期中的未來而努力創造。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