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17日,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晨鐘》登陸第四屆中國歌劇節舞臺,在濰坊大劇院一連兩晚上演精彩演出之餘,走近山東市民、走進企業工廠,爲當地觀衆獻上專業的藝術導賞和精彩的聲樂表演。中國歌劇節是我國歌劇領域的國家級藝術盛會,上海歌劇院曾先後以《阿蒂拉》和《阿依達》參演,而《晨鐘》則是上海歌劇院首次攜原創歌劇亮相中國歌劇節的舞臺。

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介紹說,“近年來,上海歌劇院遵循‘多元、新銳、精湛’的藝術定位和‘堅持民族原創、傳承中外經典、弘揚時代精神’的發展願景,充分運用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核心文化資源,創作排演出了《晨鐘》《田漢》等原創劇目,此次參與中國歌劇節,即是希望能夠在民族歌劇創作蔚然成風,優秀作品不斷湧現的歌劇節上,與全國各地的劇院、劇團多多交流、互相學習,以更好的藝術狀態創造新的輝煌篇章。”

突出正歌劇特性,着重音樂打磨

《晨鐘》作爲一部講述建黨歷史的紅色原創作品,其磅礴的正歌劇品相和英雄式的風格從創作之初就不可撼動。五年多來,上海歌劇院始終不忘職責使命,利用自身集“合唱、交響樂、舞蹈”於一體的優勢,不斷打磨,希望在雄壯的音樂聲裏、激昂的唱詞中,通過歌劇藝術展現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勇氣,求真務實、勇於探索的精神,彰顯其“鐵肩擔道義,碧血鑄豐碑”一心一意爲黨和人民事業謀發展,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同時,也希望通過對《晨鐘》歌劇風格的摸索,探索更多別於傳統民族歌劇風格的歌劇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多輪演出備受關注與好評後,歌劇《晨鐘》於2021年5月作爲國家大劇院歌劇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系列演出”首度亮相北京,贏得各界高度評價。在其後的五個多月裏,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與《晨鐘》的主創團隊一起,結合演出現場情況與各方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對《晨鐘》進行了新一輪細緻的修改與打磨,對新一版舞臺呈現進行綜合把控,保證戲劇與音樂的相得益彰。而在此之前5年多的磨合,則是這支隊伍默契配合的關鍵所在。“主創組的每一個人可以說是越來越有默契,作曲家許舒亞以及作爲指揮的我本人,對於劇中人物的設定、理解和表達,尤其是通過音樂來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上,也日趨一致。”

這一次,作曲家在配器上又做了新的調整,通過戲劇性、交響性的加強,讓整部歌劇有了更佳的音樂質感,也讓音樂與編劇姚遠的詞作在和諧統一中,進一步展現歷史長河中那些爲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犧牲的英雄的壯烈之舉。李大釗犧牲時演唱的詠歎調《爲了四萬萬同胞》,在確保唱段的可聽性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作品的流暢性,突出其壯烈的英雄品質。談到作品的修改,許忠這樣直言道,“我們的藝術家們,也通過他們最純粹、真實的聲音,不加任何外物修飾地爲劇場中的觀衆中營造了一個強大的聲場,與樂團演奏出的器樂聲一起,展現歌劇最原始、最自然的魅力。

舞臺調度彰顯思考,多媒體點睛上海特質

在舞臺呈現上,這次充分挖掘了更大的空間可能,來展示人物之間內心的溝通、神交,通過一些視覺外化的展現,通過肢體意在言外的表達展現作品更深層的含義。比如劇中宇劍犧牲的那一段情節,作曲家許舒亞將一段清澈純淨的間奏曲放在兩段英雄式激昂的音樂之間,營造了一個看似低落、安寧實則醞釀情感的高能段落。而在這一段中,這次創新性地加入了一段非常唯美的雙人舞,來延展、詩化宇劍的犧牲。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渲染烘托中,讓琴君、以及工友們、乃至現場觀衆們,對於這些爲真理獻出生命的英雄的敬仰、對於革命精神的認同、對於共產主義信仰的理解的情感再一次得到昇華。

此外,舞臺調度方面也做了優化,進一步調整了部分演員與各聲部在演出中的站位,使得舞臺上演員的聲場與器樂聲相得益彰,將最好的樂與歌傳遞給觀衆。比如琴君與宇劍的二重唱,琴君坐着唱,而宇劍的聲音則由遠及近地移動,聲音的平衡在演員的位移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現。最終,這些音樂上的調整,都將在許忠的指揮棒下,讓觀衆在更爲流暢的故事發展與更爲真實的情感表達中,感受到音樂與劇本的高度一致,感受觸動心靈的震撼。

不僅如此,劇中的多媒體呈現也頗爲用心,此次的山東演出也是修改後的多媒體視覺呈現第一次面對觀衆檢驗。主創團隊進一步突出了上海的地域特徵,讓山東當地的觀衆能夠一眼便感受到屬於當年上海這座城市的風貌和特色。其中運用到的繁華外灘、外白渡橋、老上海的馬路等極具上海特色的背景形象都經過了細緻的考證、進行了修訂,同時運用現代技術將當時的老照片做了動態處理。

背景的動畫將與舞臺實景聯動呼應,譬如“南陳北李 相約建黨”時騾車駛過的車轍將從舞臺延續至背景動畫中;大釗先生奮筆疾書時,背景緩緩展開一幅北平城廣闊的畫卷;“工人罷工”時火車頭冒出的黑煙彷彿也從動畫裏延續到了舞臺上;而大釗先生被捕時的東交民巷也是參考諸多史料力求真實還原……對觀衆來說,老照片還原了歷史,而動畫提供的動態視覺感受更增添了代入感。主創團隊在滿足巡演對舞臺“輕便”要求之外,更考慮到了如何利用多媒體給舞臺呈現加分,而不僅僅是對部分舞美裝置的“替代”。

上海歌劇院供圖

作者:姜方

編輯:郭超豪

責任編輯:邵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