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10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解讀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吹風會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從調查失業率和農民工數據看,三季度就業形勢保持平穩,但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怎麼看兩者的不一致?在經濟增長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就業市場是否會面臨較大挑戰?

對此,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完成了全年目標的95%,調查失業率是5.2%,已控制在5.5%的預期目標內。

“失業率的指標,過去用的是登記失業率,就是你失業了,到政府有關部門去登記,把你列入進來,計算出失業率。這個登記失業率,如果有人失業了沒去登記,數據準不準呢?現在國家統計局開展勞動力調查,推算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按照的是國際標準:第一條,調查期間沒有工作;第二條,是否具備工作能力;第三條最重要,是否在以各種方式謀求工作而又沒有工作。這是失業人員的國際標準。所以按照這個標準來的話,調查失業率是科學可信的。”姚景源表示,從調查失業率來看,前三季度就業形勢基本穩定,特別是9月份的調查失業率又進一步下降。

在經濟增長有所放緩的情況下,爲什麼還能保持較好的就業狀態?姚景源表示,按照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講,一個國家的宏觀調控就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但是我國多了一個就業優先政策,中國宏觀調控實際上是三大政策。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整個經濟工作要圍繞着民生改善,圍繞着就業。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就業,鼓勵企業增加就業崗位。現在看,就業優先政策在積極發揮作用。

姚景源指出,經濟出現回落並不意味着我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不足。我國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勁,企業看到了這一點,認爲這些是階段性、短期性、偶然性問題,對經濟的內生動力堅信不疑,響應國家的政策,穩定就業崗位。從這個角度來說,穩定了大家對經濟增長的預期,纔會有這樣的效果。

此外,姚景源還談到了16-24歲青年人失業率明顯高於總體水平的問題。他表示,招工難和就業難目前是並存的現象。年輕人更多地希望到現代服務業相關行業的崗位上去工作,不願意去製造業生產線,導致製造業企業不好招人。同時,今年高校畢業生相較去年增加了30萬人,部分原計劃出國留學的年輕人因爲疫情留在了國內,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年輕人失業率高於全社會平均水平的情況。

姚景源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明確地把解決大學生就業作爲重點工作,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在這些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今後還會陸續出臺一些政策。下階段,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過程中,要把創新作爲第一驅動力,而人才是第一資源,青年人才是創新主體,所以要通過結構調整、結構優化,爲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理想崗位,這樣能夠有利於解決青年大學生就業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