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遊戲陪玩“處對象”,百餘人被騙數十萬

來源:網絡傳播雜誌

遊戲陪玩是線上數字文娛的一種新業態,指爲網絡遊戲玩家提供有償的遊戲陪伴服務,提供服務的陪玩者與客戶一起聯網打遊戲。

遊戲陪玩在年輕人市場中頗爲火爆,但有媒體調查發現,部分陪玩派單平臺充斥着與遊戲主題無關的訂單要求,靠暗語打“軟色情”擦邊球,利用暗語接頭後換平臺進行“裸聊”交易,各類“特殊單”“顏色單”“非綠色單”讓正常的陪玩變了質,甚至還有一些未成年人陷入其中。

對於買家和陪玩之間暗語溝通的行爲,有的平臺監管不到位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正是這種失之於寬的監管,導致陪玩變質,甚至使其成長爲具有一定規模的黑灰產。

加強監管,規範平臺行爲勢在必行。不久前,針對遊戲陪玩應用比心App存在多個賬號利用低俗、“軟色情”信息誘導未成年人蔘與陪玩、誘導玩家用戶下單等問題,上海網信辦等部門對其進行了約談,責令企業就相關問題深入整改。

但是,面對已成規模的產業,對個別平臺的整頓管理,實際上很難從行業層面根治問題。據《半月談》報道,平臺之外,有專門的人員從事陪玩組織工作,而且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公會”組織,它們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僅通過陪玩平臺招徠生意,還通過購物網站、中介網站、社交網站等各色各樣的網絡平臺進行交易。一個平臺關閉了相關業務,還可能轉戰其他網站、平臺,可謂是“狡兔三窟”。而且,從打擊網絡色情、“軟色情”服務的實踐來看,相關服務提供者的組織能力、運作能力也都在“更新換代”,經常改頭換面,以規避監管。

這種情況增加了治理的難度,對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大對平臺的監管力度,督促平臺加強技術和運營的持續投入,有效抵禦此類違規行爲,確保平臺安全健康運行,並對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該封禁的封禁,該下架的下架,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強執法力度,建立更有效的監測體系,加大對違法人員的打擊、處罰力度,提高違法犯罪成本,形成有效震懾。

部分企業之所以對相關違規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與其平臺盈利模式單一有關。目前,平臺主要靠撮合陪玩與玩家之間的交易,然後從中進行訂單、禮物、紅包的抽成,掙賺“人頭差”。

這種情況導致陪玩平臺頻頻犯險去攫取利潤。因此,企業要自查自省,自覺履行主體責任,針對還有很多未成年人也可能身陷其中的情況,拿出更切實的舉措。此外,還要探索出更健康、多元的盈利模式,比如拓展遊戲資訊、直播等遊戲產業鏈條上的延伸業務,從而擺脫對“人頭差”的依賴,這樣一來,平臺才能更好嚴格管理平臺內的信息發佈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