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在即 潘功勝表態:中國外匯市場受影響可控

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宇陽)就此次疫情應對中主要發達經濟體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及其可能對國際金融市場、新興經濟體跨境資本流動,以及中國外匯市場的影響,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預計我國外匯市場受本輪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影響可控,跨境資本有望繼續雙向流動,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潘功勝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驟停”和流動性危機,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實施了超寬鬆貨幣政策。在政策刺激和疫苗接種的推動下,全球經濟實現了快速復甦。全球經濟尤其是主要發達經濟體迅速反彈,2021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歐、英、日也接近疫情前水平。全球經濟快速復甦的另一面,是發達經濟體強勁的需求回暖持續快於供給恢復,推動其通脹壓力走高。

而經濟快速恢復、通脹持續高位徘徊促使發達經濟體央行開始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美聯儲縮減購債的行動可能很快就會開始,金融市場已經有了較爲充分的預期,首次加息時點預期也已提前至2022年下半年。歐央行、英國央行等其他央行也普遍強化了緊縮立場。

不過,在潘功勝表示,無論從內外兩個方面看,本輪美聯儲政策轉向對中國外匯市場的影響可控。一方面,從海外角度看,本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週期中,美國與非美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差和貨幣政策差均小於上輪緊縮週期,預計將限制美元升值空間。當前新興市場面臨的資本外流風險也弱於上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時期。另一方面,從國內情況看,首先是當前中國經濟處於更好的週期位置。當前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態勢,主要宏觀指標處於合理區間,就業基本穩定,國內穩固的經濟基本面將是我國外匯市場應對外部衝擊的基礎保障。

其次,人民幣匯率彈性也有所增強,可以更好地發揮自主調節作用。潘功勝指出,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同時,人民銀行、外匯局不斷完善逆週期宏觀審慎管理工具,在風險應對方面積累了更多經驗。

此外,我國資本流入結構優化,對外投資穩定性增強。他表示,近年來,我國外債流入以境外長期投資者投資人民幣債券爲主,穩定性較高。此外,當前我國企業“走出去”更加理性,未來對外直接投資預計將比較穩定。

針對潘功勝的表態,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分析,我國針對未來美聯儲收縮發債規模有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方面上,已經做好了全方位的應對準備,包括多元化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以及目前整個中國經濟所處的一個穩定的狀態,表明了未來美國收縮債務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應該不會非常大。因此,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或也不會受到美國貨幣政策的重大影響。

此外,王紅英指出,更重要的一點在於,由於2020年疫情發生之後,中國表現出相對高效的科學應對疫情的管控措施,也使得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呈現出快速的發展態勢,尤其是在出口方面,拉動了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因此,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良好也是穩定我國匯率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