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線首日成交逾3300萬元,“跨境理財通”正式落地!哪些人可以買?

華夏時報記者 郭浩儀 葛愛峯 深圳報道

市場翹首以盼的跨境理財終於“通”了。

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正式對外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深圳地區首批試點銀行名單》,“跨境理財通”業務正式面向市場開放。

根據披露,深圳地區首批合計20家銀行獲批參與“跨境理財通”,包括六大國有銀行的深圳市分行,平安、招行、廣發等7家股份行的深圳分行,以及東亞、大新、恒生等7家外資行的深圳分行或當地分支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試點銀行都可開展南向通和北向通雙向業務,郵儲銀行深圳分行、東亞(中國)深圳分行、大新銀行(中國)(深圳總行營業部和深圳前海支行)和星展(中國)深圳分行只能開展南向通業務。

“跨境理財通”落地首日,粵港澳大灣區內多家銀行已爲符合條件的投資者辦理了相關業務。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統計數據顯示,“跨境理財通”試點落地首日,內地代銷銀行共爲港澳投資者辦理“北向通”投資資金匯入180筆,金額1538.7萬元。內地合作銀行聯動港澳銷售銀行,共爲大灣區內地投資者辦理“南向通”投資資金匯出128筆,金額1773.3萬元;南、北向通合計成交超3300萬元。

隨着“跨境理財通”業務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投資者在資產配置時也有了更多選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跨境理財通豐富了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有效拓展了境內外資本流動的渠道,滿足了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自主、多樣化的投資需求,有效拓展了跨境投資渠道,提升了跨境投資的便利性,推進了內地與香港、澳門之間的金融合作與經濟協同發展,對深化金融市場改革與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試點銀行紛紛推出跨境理財通產品

據瞭解,“跨境理財通”分爲“南向通”和“北向通”。“北向通”服務是指符合資格的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銀行開立投資專用戶,通過閉環式資金管道,使用人民幣資金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基金投資產品;“南向通”服務則是指大灣區內地居民在香港、澳門開立投資專用賬戶,通過閉環資金管道,使用人民幣資金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基金等投資產品。

也就是說,“北向通”主要面向港澳投資者,“南向通”則主要面向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投資者。港澳投資者可以通過“跨境理財通”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則可以通過“跨境理財通”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投資產品。

10月19日,跨境理財通“頭啖湯”出爐,大灣區內不少金融機構紛紛開展相關業務,積極推出相關的理財產品。

平安銀行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客戶在平安銀行可全遠程開立投資專戶,在“北向通”方面優選“活穩優”明星理財,吸引偏好穩健的港澳客戶,並聯合內地頭部基金公司甄選港澳客戶專屬公募基金,具有申購費率低、服務體驗佳等特點;“南向通”方面,該行與香港華僑永亨銀行達成合作,多方聯動滿足內地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

另據招商銀行相關人士介紹,該行“北向通”業務綜合考量低波動、穩定性及歷史表現等因素,最終選出426只公募理財產品,包括固收類、分紅型產品等;“南向通”產品則主要爲香港監管部門認可的在港註冊成立的公募基金,產品數量約爲80只。

同時,此次開辦的“跨境理財通”業務,也有利於粵港澳大灣區更好地發揮國際化金融平臺的資源和業務優勢,爲境內外銀行財富管理注入新的增長活力。

盤和林向本報記者表示,理財產品是銀行的中間業務,也是銀行利潤的重大來源之一。因此,跨境理財通推出後,大灣區內銀行將近水樓臺先得月,擴展理財業務,增加收入來源。以平安銀行爲例,其跨境業務就有多項創新,如跨境付款“一拍即付”功能、賣出外幣“鈔匯同價”功能、留學費用規劃“平安留學寶”服務等。“隨着跨境理財通業務獲批開業,平安銀行還將進一步優化跨境業務戰略戰術,持續升級加碼跨境業務。”平安銀行方面表示。

南北向通開通首日成交逾3300萬元

在正式推出後,“跨境理財通”業務的成交情況如何?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統計數據顯示,“跨境理財通”試點落地首日,內地代銷銀行共爲港澳投資者辦理“北向通”投資資金匯入180筆,金額1538.7萬元。內地合作銀行聯動港澳銷售銀行,共爲大灣區內地投資者辦理“南向通”投資資金匯出128筆,金額1773.3萬元。南、北向通合計成交超3300萬元。

“落地首日業務開展平穩有序。”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表示,截至10月19日17時30分,深圳20家試點銀行共開立“跨境理財通”相關賬戶578個,辦理資金跨境匯劃金額合計536.7萬元。其中,“南向通”方面,共爲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投資者開立匯款戶416個,資金跨境匯出金額合計283.1萬元;“北向通”方面,共爲港澳投資者開立投資戶162個,資金跨境匯入金額合計253.6萬元。

對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餘洋向本報記者表示,南向通和北向通基本各佔一半,南向通略多於北向通,該數據基本是符合市場預期的。“內地存貸款利率較港澳地區高出許多,那麼,內地商業銀行的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對港澳地區投資者來說會有較強的吸引力。”

在餘洋看來,“跨境理財通”的推出,將有助於促進大灣區跨境投資便利化,推動大灣區資本項下可兌換,爲“大灣區一體化”做出較大貢獻;同時也有助於加強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進大灣區主要中心城市的金融競爭力。

那麼,哪些投資者可以購買?根據《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北向通”投資者准入條件由港澳金融管理部門明確;而開展“南向通”業務的內地投資者購買港澳理財產品需符合一定的條件:一是具有大灣區內地9市戶籍,或在大灣區內地9市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5年;二是具備2年以上投資經歷;三是滿足近3個月家庭金融資產200萬,或淨資產100萬的最低門檻要求。

另外,“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對單個投資者實行額度管理,投資額度爲100萬元人民幣。

不過,面對品種豐富的“跨境理財通”產品,投資者也需要擦亮眼睛。餘洋向記者表示,投資者應充分結合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狀況,認真閱讀理財產品的相關條款,挑選與自身風險收益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尤其是對於“南向通”的投資者來說,選擇相關理財產品要多考慮匯率風險。

針對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餘洋認爲,可以擴展現有的跨境金融服務的適用範圍,例如把證券公司納入到跨境理財試點範圍中,或者降低投資者門檻等方式;同時,在創新金融產品,比如新增三地保險公司的相關產品互認、私募基金的互認等;另外,在居民賬戶方面,可以採取開通內地居民的離岸人民幣賬戶等創新舉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