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沙丘》開啓新一輪科幻潮!

[環球時報記者 陳翔 呂克]由好萊塢名導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甜茶”提莫西·查拉梅擔綱,麗貝卡·弗格森、贊達亞、傑森·莫瑪、喬什·布洛林、張震等衆多影星參演,耗資1.65億美元的科幻史詩片《沙丘》,22日在中國和北美兩大市場上映。同時,出品方華納影業將該片上線流媒體平臺HBO Max,在同檔期的《007之無暇赴死》《毒液2》以及《長津湖》等衆多大片圍攻下,這部令全球科幻迷萬分期待的經典改編能否獲得成功,也決定着後續幾部科幻影視劇的市場反應。

改編難度較大

當初維倫紐瓦宣佈重拍《沙丘》時,幾乎所有科幻迷都捏了把汗,不僅是因爲維倫紐瓦的上一部作品《銀翼殺手2049》叫好不叫座,還因爲《沙丘》本身改編難度較大——之前兩次電影改編都宣告失敗,如今在院網同步的新發行模式下、後疫情時代的大銀幕上“締造史詩”的困難仍是不小。

《沙丘》在9月初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首映後,緊接着在法國等36個海外市場上映,獲得第一波熱度,據Boxofficemojo票房網站統計,目前其全球票房已達1.29億美元,媒體預測該片本週末北美票房將收穫3000至5000萬美元,海外市場也會有約4000萬美元入賬。

對中國來說,《沙丘》是繼暑期檔的《失控玩家》《明日之戰》之後,又一部大銀幕、IMAX\\2D\\3D上映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因爲其出品方包括萬達集團擁有的傳奇影業,在宣發上多了不少本土化操作,就連導演維倫紐瓦本人也入駐豆瓣,親自和中國影迷交流心得,爲新作拉好感。

世界幻想文化的圖騰

雖然還未在中國正式上映,但《沙丘》已現行開分,豆瓣8.0的成績略低於《銀翼殺手2049》(8.3),但比華納出品的《哥斯拉大戰金剛》(6.3)高了不少。相比那些快節奏、突出爆炸和動作場面的科幻片,維倫紐瓦的作品更具藝術氣息,常常觸及深邃的哲學主題,其節奏也相對較慢。

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沙丘》本是一部關於人類學、宗教史和哲學命題的輝煌鉅著,作者弗蘭克·赫伯特在20年中創作了6部共57萬字的系列小說,獲得過科幻屆最高榮譽“星雲獎”和“雨果獎”,對後世科幻文學、電影和遊戲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沙漠中躥起的巨大“沙蟲”,儼然成爲世界幻想文化中的圖騰。“我覺得弗蘭克·赫伯特會首肯我們這一版的沙蟲,”維倫紐瓦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它應該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過目難忘的生物,同時又是神的化身,讓人肅然起敬。”

今年這部《沙丘》講述身負家族榮耀的少年保羅,與母親和族人來到沙漠星球厄拉科斯,擁有預言能力的他將攜手當地土著,向帝國和宿敵完成復仇的故事。用當下眼光來看,這類劇情並不新鮮,維倫紐瓦則旨在保留原作中宏大、肅穆的異星場景,與屏蔽場、撲翼機等高科技裝備,香料和水資源背後的環保主義一同構成復古的史詩感。這對沒讀過原著的普通觀衆,尤其是不瞭解西方歷史和宗教背景的中國觀衆來說,理解起來不會像《哥斯拉大戰金剛》那般簡單直接,但如果能夠投入其中,也能品出其中韻味。

“一部太空歌劇”

爲了讓全球觀衆體會原汁原味的史詩感,維倫紐瓦對出品方過早將《沙丘》推上流媒體一直持保留意見,多次呼籲影迷們前往影院,而不是電視上觀影。歐美媒體也大多稱讚其大銀幕體驗,“一部書寫沙礫中的高格調和炫目感的太空歌劇,”《娛樂週刊》這樣評價道,爛番茄網站打出87%的新鮮度,Metacritic網站的媒體均分也高達77分。

無獨有偶,就在《沙丘》全球上映的同時,另一部科幻鉅作《基地》改編的劇集版,也於9月24日在流媒體平臺蘋果TV+上線。同樣是源自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基地三部曲》,書中跨越萬年的銀河帝國衰亡和基地重振傳奇也十分恢宏,全球科幻迷迫不及待開始線上追番,在肯定特效、場景和服化道等技術水平的同時,也詬病劇情較原著改編太多。

由此可見,從大銀幕到流媒體,《沙丘》和《基地》能否在這個秋季攜手掀起經典科幻“復活潮”,不僅取決於創作者和出品方的誠意,還得看當代觀衆的口味演變,畢竟電影特效技術在飛速發展,科幻的核心主題也得與時俱進,才能從致敬經典中拍出新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