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搶芯”!臺積電妥協三星未表態是否提供機密數據

文/玄寧

美國政府看起來很快就會掌握中國臺灣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商——臺積電的商業機密數據了。其中就包括中國大陸芯片企業與臺積電的重要商業往來信息。

10月23日,據多家媒體報道,在被美國商務部召集開會,並要求提供庫存和銷售數據來幫助解決芯片荒後,早前曾表示要“保護客戶隱私信息”的臺積電終於“袒露真心”,表示將在11月8日按美國政府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和數據。

一個月前的9月23日,白宮邀請了企業界代表就芯片供應鏈問題展開討論,參與的廠商包括蘋果、微軟等科技公司,三星、臺積電、英特爾等芯片廠商,以及戴姆勒、寶馬、通用、福特等汽車廠商。

此次的召見是美國政府的一系列會議的“最後通牒”階段——此前拜登政府已經通過幾次會議成功讓臺積電許諾繼續加強在美國的投入。而再往前,臺積電已經在美國對華爲進行制裁後,停止了與華爲的合作。在因爲美國的原因丟掉了華爲這個它曾經最大的客戶之一後,臺積電還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決定在美國亞利桑那建廠。儘管美國政府承諾的30億美元補貼至今遲遲沒有到位,且這個計劃中的5納米工廠也傳出因招工難而可能推遲的消息,但臺積電依然不停強調自己在美國擴大投資的決心。

然而,這些都沒能讓美國滿意,儘管近期臺積電表示芯片產能已經同比去年增加了60%,芯片荒將得到緩解,但美國政府顯然不願“浪費”這次缺芯危機。在9月的這次會議上,美國商務部直接向臺積電們索取機密數據——據路透社報道,白宮分別針對供應鏈的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要求上述企業在45天內填寫調查問卷,提供芯片庫存和銷售數據。

美國商務部稱這些舉措是爲了“讓芯片供應鏈更透明,進而解決芯片荒”,但拉長來看,很明顯,這一切並非什麼正常的市場監管行爲,也不是要與其他國家一同合作解決共同面對的缺芯危機,而是美國振興本國半導體的計劃中的一部分——4月時,當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召集芯片上下游公司的高管開會時,就展示了他雄心勃勃的“讓芯片產業重回美國”的計劃。當時他表示,美國政府將爲芯片工業提供500億美元資金,且已經獲得了跨黨派支持,這也是他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的重要部分。

而美國的這個計劃裏,主要瞄準的對手就是中國。

甚至有媒體報道稱,這次向臺積電們索要數據,美國政府還考慮援引《國防生產法案》。這是一部因朝鮮戰爭而誕生的法律,它“授權美國總統要求公司接受被認爲是國防必要材料的合同,並優先履行這些合同;禁止囤積或價格欺詐的材料;甚至是可以通過行政命令強制某個行業擴大基礎資源的生產,並直接優先將原材料分配給國防部門”。

這一切都是在用一國之強權來控制企業並完成國別競爭的目的,而且,基於其國際地位,也只有美國能在解決本國經濟遇到的問題時,要求非本國企業犧牲其核心商業利益。這都在暴露聯邦政府試圖用非市場方式掌控美國芯片供應優勢的企圖,讓美國對包括中國在內任何國家“非市場化”行政手段的指控顯得可笑,也缺乏道義基礎。

喫相難看,但美國政府也早已不在乎。此前在談到臺積電等公司是否會配合時,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說的十分直白:

我們的工具箱裏還有其他工具,可以強迫這些製造商提供數據。但我希望不要走到那一步。不過,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們就會這麼做。”

臺積電決定不去體驗這些工具,但當它赤裸地站在美國政府面前時,它自己的商業利益將首先受到衝擊——晶圓代工廠的庫存情況是是與芯片上游廠商議價的重要砝碼,而晶圓代工廠的成品率是衡量其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當這些關鍵信息被美國政府掌握後,臺積電在芯片市場上沒有了祕密,產品價格將任由美方企業拿捏。

而更重要的是,美國商務部調查問卷設置的26個問題中,針對臺積電等的問題一個比一個敏感。

如:

“公司頂級半導體產品的庫存情況,包括成品、在製品和入庫產品?”

“公司訂單擠壓最大的產品,以及產品總數、產品屬性、過去一個月的銷售額、以及生產、組裝、包裝的位置;還要列出每項產品的3個最大客戶,以及每個客戶的產品銷售額佔比?”

“如果產品需求大於供應能力,公司如何組織分配供應?”

據Capital Economics 的數據,世界上92% 的高端芯片都是臺積電生產,剩下的基本來自三星的工廠。而美國和中國大陸的芯片設計公司是臺積電最重要的芯片生產需求方——今年三季度的最新財報顯示,臺積電來自北美的客戶收入佔65%,來自中國大陸的收入佔總數的11%。

拿到這些數據,除了能讓美國政府更清楚本國企業在芯片供應鏈中的話語權(蘋果和特斯拉等公司本身對於數據的提供也感到反感——這些從未公開的信息可以用來判斷他們的產品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裏將會不可避免包含大量中國大陸的芯片設計商的訂單數據和生產數據,以及在建在大陸的臺積電工廠的產能數據。這些纔是它費盡周折的最大目的,美國政府可以藉此來一窺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技術演進、產能需求和設計生產能力的祕密。美國政府已經毫不掩飾對這些數據的興趣,而臺積電在裏面扮演了一個十分曖昧和不光彩的角色。

可以試着想象一下,當美國政府得到這些數據後會做什麼?

沒人知道他是否會繼續從工具箱裏尋找榔頭,來直接要求重新分配產能——臺積電們現在顯然無法滿足所有國家對芯片的需求。而且,目前美國已經有不少聲音在試圖把缺芯的原因引向中國大陸和中國大陸的市場參與者,單方面掌握了這些數據後,美國政府對這些數據的解讀也無人可以干預了。

當這些數據交到美國政府手中,會嚴重侵害中國大陸芯片廠商的商業利益和商業機密,也自然嚴重地侵害中國大陸的利益。

若這樣的非市場化手段得逞,我國恐將不得不予以警惕和必要的反制。而除了進一步規制臺積電在大陸的生產和經營,重新思考臺積電在大陸的生產線引入以及大陸廠商與臺積電之間的合作之外,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們自己的芯片生產能力同樣值得關切。

如今我們已經有了對芯片行業追求自主可控的共識,但在這些越來越多衝破基本商業和競爭底線的行爲出現後,可能仍需要進一步對自主路線的艱辛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做更多的思考——只有真正握在自己手裏的產能纔是真的產能。

當臺積電交出數據的一刻,改變的將不只是芯片行業多年建立起來的商業體系,更多的共識可能會隨之遭到破壞。它將不再值得被信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