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頂層文件正式亮相, “雙碳時代”已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上海報道

10月25日,A股市場掀起了碳中和“風暴”。截至發稿時,Wind儲能、電源設備、風力發電、能源互聯網、光伏等概念板塊領漲,板塊漲幅均超過5%。

“市場暫時沒有系統性機會,市場輪動較快。”在10月25日的晨會中,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認爲,“地產時代逐步遠去,2020年四季度進入‘雙碳時代’,這是今年和未來最確定的機會。”

事實上,正是週末的一則消息點燃了與碳中和相關的A股板塊,也預示着“碳中和”將會成爲未來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概念之一——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

“《意見》作爲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爲‘雙碳’這項重大工作進行了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一位資深新能源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一“碳中和”頂層文件,對於產業結構調整、能源體系建設等方面具有指導性意義,也將會深刻影響未來相關產業的發展。

“雙碳”線路圖亮相

10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峯會並發表主旨講話時指出,爲推動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佈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

所謂“1+N”政策體系,即“1”是碳達峯、碳中和指導意見,“N”包括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以及重點領域和行業政策措施和行動,主要將從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產業和工業優化升級、推進節能低碳建築和低碳基礎設施等十個領域加速轉型創新。

在日前舉辦的2021年外灘金融峯會上,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曾透露,“中央已經成立了碳達峯、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正在制定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將陸續發佈一個頂層設計文件、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以及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政策措施。”

10月24日,“雙碳”總體部署亮相。隨着《意見》的正式出臺,未來國家的經濟規劃、宏觀調控與產業政策等重大決策,都需要考慮與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兼容性。與此同時,我國也將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與基本理念都將隨之轉變。

《意見》提出了實現“雙碳”目標的五項原則和十項舉措。

在原則方面,《意見》指出,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範風險”。對此,平安證券分析稱,第一,各地方可能面臨不同的減碳目標,要全國統籌、各地分類施策的安排,允許各地方不同規模不同節奏的減碳安排,更加的公平,也有助於協調好減排與發展之間的關係;第二,全面節約戰略,在生產端拋棄粗放的高耗能模式,消費端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體現爲全社會爲實現“雙碳”目標的總動員;第三,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政府層面將加大對綠色低碳相關科技的財政和制度支持,市場層面則將通過市場機制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最典型的表現即是大力發展碳排放交易市場;第四,防範風險,安全降碳,強調要“處理好減污降碳和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羣衆正常生活的關係”。

“今年9月底部分地區爲節約能耗而出現的直接拉閘限電的措施,是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需要極力避免的。”該機構認爲。

在舉措方面,《意見》要求,一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二是深度調整產業結構,三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四是加快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五是提升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質量,六是加強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七是持續鞏固提升碳匯能力,八是提高對外開放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九是健全法律法規標準和統計監測體系,十是完善政策機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伴隨着《意見》的發佈,實現“雙碳”目標的“三步走”路線圖已然清晰。在時間上,分別以2025年、2030年、2060年爲節點設置了三階段目標。並且,針對單位GDP能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等量化指標,《意見》也提出了相應時間節點的明確要求。

“這一系列目標,立足於我國發展階段和國情實際,標誌着我國將完成碳排放強度全球最大降幅,用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從碳排放峯值實現碳中和,體現了最大的雄心力度,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

“雙碳”下的機遇和挑戰

10月25日,A股光伏、儲能、風電、能源互聯網等概念板塊的活躍,體現了資本市場眼中“雙碳”目標下的機遇所在。

實際上,《意見》對產業結構調整、能源體系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與綠色城鄉建設等方面的戰略部署,將深刻影響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前述分析師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於某些行業、產業而言,風口或已來臨。”

新能源依舊是“雙碳”實現過程中的重要參與部分,《意見》在這一方面的表述,無疑體現了其重要性。

根據《意見》內容,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涉及新能源領域的發展舉措主要有四個部分。第一,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第二,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堅持集中式與分佈式並舉,優先推動風能、太陽能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因地制宜開發水能。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合理利用生物質能。加快推進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第三,構建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高電網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和調控能力。第四,推進電網體制改革,明確以消納可再生能源爲主的增量配電網、微電網和分佈式電源的市場主體地位。

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目前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根據《意見》要求,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截至2020年底,我國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爲5.3億千瓦。這也意味着,未來十年,國內風電、光伏行業合計的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將相當可觀。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按照當前新能源發電產業的發展態勢,12億千瓦的目標有可能超額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我國近1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於近期有序開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佈的《2021年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預計,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達到11.2億千瓦左右,佔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7.3%,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及比重預計將首次超過煤電。

《意見》同時也進一步打開了低碳交通和節能建築的想象空間。

《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包括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積極引導低碳出行三個方面;要提升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質量,包括推進城鄉建設和管理模式低碳轉型、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築、加快優化建築用能結構。平安證券分析認爲,“節能低碳建築將在政策支持下迎來規模化發展,包括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築、可再生能源建築等,同時,綠色低碳建材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開展建築屋頂光伏行動”在《意見》中被明確提及。而眼下,國內正在大舉推進整縣分佈式光伏推進工作。國家能源局此前公佈的試點名單顯示,31個省區市的676個縣(市、區)的屋頂光伏項目正在持續推進。

此外,化石能源、高耗能高排放產業將會持續受到政策的嚴格限制。

《意見》指出,制定能源、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築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峯實施方案。以節能降碳爲導向,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新建、擴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出臺煤電、石化、煤化工等產能控制政策。對能耗強度下降目標完成形勢嚴峻的地區實行項目緩批限批、能耗等量或減量替代等。

不過,對於短期而言,煤炭保供依然是主線,化石能源消費仍處於增長期,相對低碳的天然氣增速或較快。但對於中期,政策規劃依然方向明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