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陝西“十四五”期間力爭貸款總量突破6.5萬億元

本報記者 殷高峯

“支持長安銀行、秦農銀行、開源證券、永安保險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上市”“上市公司數量實現倍增計劃,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力爭達到120家”“到2025年力爭科技型企業上市(掛牌)數量達到100家”……

上述目標是近日由陝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陝西省“十四五”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的目標。《規劃》對陝西金融業的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做出了明確表述和安排,對於資本市場提出的具體目標更是引發市場關注。

“《規劃》針對銀行業‘存貸比’和上市公司的數量這兩個支持實體經濟的關鍵指標提出非常具體的目標,即到2025年年末,存貸比再上升6.7個百分點,達到86.7%,貸款總量突破6.5萬億元,且力爭在全國排名中前進1位;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力爭達到120家。這樣的發展目標體現了陝西金融系統的擔當,爲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陝西智庫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一帶一路”國際資本交易中心科研組長單英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優化金融機構佈局

《規劃》從兩方面着力優化金融機構佈局,一方面是着力壯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另一方面是積極設立和引進新的金融業態。

在壯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方面,《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陝西省將推進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改革創新,完善治理結構,實現業務規模、經營效率、資產質量同步提升。

《規劃》對支持長安銀行、秦農銀行、西安銀行西部證券、開源證券、陝國投、西部信託、長安信託、永安保險、陝西金葉等機構發展和陝西信合的改革改制均進行了部署;在設立引進新的金融業態方面,積極籌備發起設立金融租賃公司、人壽保險公司、徵信公司等新的金融業態。

“對陝西金融業的發展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強基礎。”單英驥表示,具體來說,圍繞金融制度創新與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做好金融事業內部的工作、提升陝西金融事業系統的高質量發展,在支持地方金融機構的工作中差異化推進短板工程,全要素提升秦農銀行、長安銀行、西安銀行、西部證券、開源證券等金融機構的高質量發展,做到“人有我精”。

“同時,要緊盯我國金融事業的發展趨勢、緊盯中央政策與戰略的率先落地、緊盯疫情變化對經濟的影響、緊盯國際經貿關係的變化,要積極謀劃特色鮮明的差別化試點任務,着力打造具有陝西特色的內陸改革開放的金融事業高地,聯動人民銀行、證監會、銀保監會開展高等級政策的落地,探索‘十四五’期間落地‘一帶一路’國際資本交易中心,實現國際級交易所零突破;積極吸引境外機構投資者落戶陝西、培育陝西企業積極參與國際資本交易中心的期貨、期權交易,降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我省經濟發展的影響,做好‘人有我特’的事情。”單英驥建議。

力爭上市100家科技型企業

《規劃》提出,鼓勵科創企業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直接融資,推進具備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到2025年,力爭科技型企業上市(掛牌)數量達到100家。

“科技企業要以科技專長爲基礎。要有自己的專項技術或工藝,通過專業化生產製造出專用性強、專業特點明顯、市場專業性強的產品,具有產品用途的專門性、生產工藝的專業性、技術的專有性,使其產品在細分市場中具有專業化發展優勢。”西安工程大學產業發展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王鐵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類科技企業往往是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因此,只有在科技專長基礎上才能做成特色和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也是開展直接融資甚至上市的基礎。

王鐵山建議,培育和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可以從五個方面加快向本行業的“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發展。一是錨定“專精特新”發展路徑不放鬆,堅持專業化發展戰略、持續深耕細分市場;二是立足主業、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不動搖;三是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助力補齊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四是積極參與國際大循環、切實支撐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行;五是加快科技企業數字化賦能、推動科技企業數字化轉型。

推出上市公司數量倍增計劃

“十四五”期間,陝西將深化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的戰略合作,完善企業上市聯動工作機制。加快陝西企業上市步伐,不斷增加上市企業數量,繼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規劃》提出,上市公司數量實現倍增計劃,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力爭達到120家。

據瞭解,截至2020年底,陝西上市公司數量達到60家(包含“新三板”精選層),較2015年末增加17家,在全國的位次上升到第16位,穩居西部地區前列;已上市公司的總市值2020年年末已上升至全國第14位,上市公司數量提升和質量優化大大提升了陝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競爭力。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本源。”單英驥表示,陝西要充分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理念,以金融事業爲經濟發展血脈爲根本,構建服務以鄉村振興爲主的現代農業;服務科技引領的先進製造業;服務外循環爲主的保稅跨境電商的現代服務業與數字經濟特徵明顯的服務貿易業;服務內循環爲主的現代商貿流通、生物醫療、大健康產業等新領域新業態的大消費領域,“抓好金融業發展的本源,構建多領域的服務體系,才能夠更好地推動更多的企業上市。不僅抓緊科技型企業上市的任務,更應該放寬眼界抓好其他行業的企業上市工作,尤其針對大農業、大消費、大服務等民生與新興類企業上市工作。”

“此外,可以圍繞服務‘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國家戰略的金融服務需求,加強精準對接,提高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能力。”單英驥補充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