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潭柘寺塔林下方,距寺院近在咫尺有一個只有劉、陳、韓、孫四姓家族的自然小村,他們爲寺院提供些雜糧和蔬菜,幫助寺院幹些打草拾柴、清掃衛生、垃圾等零碎雜活。後來,又專門負責給寺院種植、栽培、管理蘋果樹,是寺院裏十三之一。該村由於附屬寺院,人又少,所以,一直沒有正式的村名。

又因村中“蘋果”樹多,所以,人們習慣以“蘋果園”相稱,

你去哪兒?我去“蘋果園”(而此“蘋果園”絕不是石景山地鐵的那個“蘋果園”)。

再後來,由於蘋果樹逐漸老化,不掛“果”了,“蘋果園”沒了“果”,就剩下“蘋園”了,所以,叫白了就叫成“平原”了。

其實,該村叫“平原”也不無道理,因村域三面環山,一面臨河,村址建在東側偏北的一塊較大的“平原”臺階之上。稱之爲“平原”也名副其實。

▍平原村的由來

據說,村中劉、陳、韓、孫四姓家族在山西就同居一個區域,人與人之間都相互瞭解,而且還有遠房的裙帶關係。所以,這次移民就結伴而來。初到此地結茅而居,落腳生根時,四姓族長一起商議,各抒已見,基本按照各自的心願,達成了共識。劉姓在山西居住生活時因缺水,所以在此安家就建在了靠近水源的地方,佔據了“黃水溝”的地方,那裏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陳姓在老家的時候,缺少土地,嚐到了沒有土地的苦楚,來到這裏就佔據了“陳三臺”地域,立足在村南,周邊都是旱澇保收的黑土地;韓姓在老宅時住得比較低窪,經常受到水的侵害,嚐盡了水患的滋味,到這裏就佔據了山崗,以飼養生蓄爲主;孫姓在故鄉時的住址距公路很遠,運輸、出行很不方便,所以,來到這裏就想佔據距離道路較近的地塊,以便出行經商,基本也達到了目的。四姓家族各需所需,幾十年來都求同存異,和諧共處,不分彼此,相互照應。

隨着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遷,寺院的發展很快,所以,爲寺院服務的人們也就日有所增,第一戶從外遷進村來的是李姓人家,兄弟三人,家中有10幾匹騾、馬,每天駝些日常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往返於京城和潭柘寺之間,憑照靈活的頭腦,又善於經營,不久成爲了當村的首富,在村中建起了當時最大的兩處宅院。其他姓氏的人們也隨之踏來,大量湧入,散居在四姓家族之間。

▍御賜村名

話說到了清朝。一天,乾隆皇帝到潭柘寺巡遊進香,參佛論道,途徑此村,看到小村建築古樸典雅,街道整潔乾淨,村子裏卻鴉雀無聲,既沒有雞鳴,又沒有狗叫,更沒有人們的大聲吵吵,連說話的聲音都很溫和,遇人雙手合十,人人阿彌陀佛,村子裏十分的寂靜,隨處呈現出溫文爾雅,寧靜太平的景象。當時,乾隆皇帝就感覺很詫異,很奇怪,於是就問隨行太監,“這個村叫什麼名字?爲什麼見寡人來了雞不鳴,狗不叫,人們還很有禮貌,奇了怪了,莫非知道我是皇帝?”隨行太監說:“我也說不清楚,只有去問一問了”。太監立即向前,獨自進村,瞭解情況。不一會兒,太監回來稟報說:“該村村民大都是香火人家,是佛教信衆,所以人人禮貌,各個文明,戶戶沒有養雞、狗的,該村現在還沒有正式的村名,人們只是習慣叫蘋果園”。

於是,乾隆爺沉思了片刻說:那就叫“太平莊”吧。同時,並吩咐太監取來紙筆,放在地面上御筆寫下了“太平莊”三個大字。後來,村民們知道題字的是乾隆爺後,就商量着,把村名定爲了“太平莊”。與此同時,還出資在村的兩端建了兩個過街門樓,把皇帝欽賜的“太平莊”三個字鑲在了進村的門洞上,並一直保存至今,20世紀60年代時的所有材料上,甚至地圖上還一直沿用“太平莊”的村名。文革後,村名改成了“平原村”。目前,平原村是潭柘寺鎮轄村,現有160多戶人家,500多口人,是北京市民俗旅遊接待村。

▍平原村的風景名勝

平原村旅遊資源豐富。除村北的“古剎潭柘寺”外,村東還有“地下佛國”八奇洞,洞長1350米,以獨特的八大奇觀而著稱;村西有“特色小鎮”華嚴鎮,因華嚴祖師暫居遺址在此而得名。除此之外,還有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名冠京城的“平原紅葉”景觀。每當秋霜過後,晚秋降臨,村中與寺廟融爲一體,“未見潭柘真面目,入眼平原滿山紅”的景色是最美的。

溥儒(1896---1963)原名溥心畲原,簡稱溥心畲,是恭親王奕昕之孫,他對潭柘寺可是情有獨鍾。他的“雲靜石樑懸,花疏竹籬短。秋雨一夜寒,山中紅葉滿”便是對“平原紅葉”的詮釋。平原村周邊的山上長滿了柿子、紅果、山楂、秋梨等果木樹以及銀杏、黃櫨、丹楓、橡子、杏樹、火炬等風景樹混爲一體,金風過後,“霜草縈淺碧,霜梨落半紅”。可謂是漫山遍野,層林盡染,如火似霞,宛如丹桂塗朱

“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

平原村蘊藏着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民間傳說,伴隨着民俗文化村的進一步發展,願你觀光潭柘寺後,行走在下山的古道上,在小山村食宿休息,同時,再領略一下村中的古民居、乾隆御筆欽賜的“太平莊”三個大字及門樓和古老的大槐樹等,親臨其境,感同身受的體驗體驗古村古道古民居的久遠的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