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造車盡頭是“上天”? 小鵬飛行汽車有望3年後量產

每經記者 孫磊    每經編輯 裴健如    

小鵬汽車有關飛行汽車的各種構想正加速走向現實。

日前,小鵬汽車公佈其生態企業小鵬匯天第六代飛行汽車的相關信息。相比此前發佈的旅航者T1、旅航者X2,此次發佈的第六代飛行汽車具備了一輛車的基本屬性,通過螺旋槳葉摺疊機構可實現陸行、飛行不同應用場景間的自動切換,既是可以在陸地行駛的汽車,也是可低空飛行的飛行器。

在輕量化方面,該飛行汽車採用碳纖維單體殼車體、大量使用航空鋁材、鎂合金及特殊玻璃,並採用高能量密度、高放電倍率動力電池,相比小鵬P7,減重幅度接近50%。

“我們從不做概念車或者展示車,我們所有探索都是爲了量產。”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稱,該飛行汽車的目標是在2024年實現量產,價格會控制在100萬元以內。

萬億美元市場待開發

在威爾森高級分析師徐宏看來,日益擁堵的城市道路和時長混亂的交通情況,讓汽車的通行效率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地面交通從路面向上和向下進行延伸輻射,將成爲發展趨勢,向下是地鐵,向上則是飛行汽車。”徐宏接受北青網採訪時表示。

消費端也對飛行汽車作爲新的出行方式充滿了嚮往。《每日經濟新聞》與騰訊汽車聯合推出的“2021城市交通出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5.8%的受訪者期待空陸兩棲的飛行汽車可以加入到共享出行領域。

在此背景下,飛行汽車也成爲汽車企業爭相佈局的領域。今年9月30日,本田中國曾公佈Honda eVTOL飛行汽車概念原型機。此外,戴姆勒、豐田、現代、通用、吉利、Stellantis集團等也已入局飛行汽車領域。

“突出飛行模式優勢、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電動飛行汽車,已成爲當今國內外飛行汽車研發的主流。而電動汽車的發展,爲電動航空奠定了較好的技術與產業基礎。”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揚軍曾在第三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1)中公開表示。

據瞭解,小鵬匯天第6代飛行汽車在起飛、降落及飛行時,自動駕駛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將根據駕駛意圖及環境周邊環境評估情況,輔助駕駛員安全起降及空中避障。小鵬汽車相關負責人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小鵬匯天的產品引入了小鵬汽車在高等級智能駕駛等方面的相關技術。

張揚軍認爲,從汽車的發展來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以後的下一個臺階就是陸空一體化,即未來的汽車將“飛”起來。

摩根士丹利在相關研究報告中則預估,“到2030年,飛行汽車行業將創造3000億美元市場規模,最初會轉化部分地面交通、飛機和公共交通的市場份額,而伴隨技術發展最終會開啓多個全新的商業領域,2040年可發展至1.5萬億美元市場。”

應用場景或先載物後載人

雖然技術不斷向前推進,但飛行汽車仍是新生事物。在飛行汽車適航認證方面,各國民航部門仍處在摸索階段。據悉,目前全球還沒有飛行汽車企業的產品獲取民航部門的適航認證。如果允許車主自己駕駛,將進一步提高飛行汽車的使用門檻,且飛行汽車駕駛員監管認證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尚處空白狀態。

英國研究與創新機構(UKRI)7月12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爲,未來如果有成千上萬輛飛行汽車在城市上空運行,行業需要新的空管規則和新的技術,例如增加飛行器感知和避障等自動化程序、改進導航性能等。

飛行汽車在商業化層面也面臨着考驗。“飛行汽車第一股”億航智能(EH。US)發佈的2020年財報顯示,其全年總營收1.8億元,但應收賬款竟高達1.79億元。這意味着其產品並不熱銷,只能以超長的信用賬期來換取收入增長。

基於此,億航智能已宣佈二次轉型,由飛行汽車“製造商”轉向“運營服務商”,重新定位爲“空中Uber”。不過,有分析認爲,作爲飛行汽車商業化落地的主要模式——“空中出租車”的投入運營此前也面臨着諸多難題。

據瞭解,我國民營飛行器申請適航許可,常規情況下是以“空載—載物—載人”的順序推進。在載人階段需取得適航證,以獲得運行許可,而後續的商業化,還需取得經營許可。但就現階段的飛行汽車產品而言,能否在滿足國內適航管理規定下取得適航證,仍是未知數。

技術層面,電池技術或仍是飛行汽車實現商業化運營的最大掣肘。“飛行汽車的電池需要非常高的能量密度,以便能在空中停留。而且它們在起飛和降落時也需要非常高的功率,需要大量的動力來垂直上升和下降。”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師王超洋發表在《Joul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認爲。

張揚軍則表示,總體來說,飛行汽車的發展目前還處在從研究探索走向商業化應用的早期階段。物流是飛行汽車當前示範應用的最佳場景,既可以實現大規模應用,同時對安全性等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在目前還面臨規則等許多瓶頸的情況下,飛行汽車的應用應該先載物後載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