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財經

今天,《中國糧倉》系列報道走進魚米之鄉江西。江西是我國雙季稻種植比例最高的省份。從3月早稻播種到11月晚稻收割,歷時八個月,跨越三個季節,鄱陽湖滋養了一個富庶的大地,勤勞的當地人則回饋了一個生態糧倉。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地處鄱陽湖東南岸,豐收時節這裏稻花飄香,水產肥美。

江西餘干:稻花香裏說豐年 水產肥美正當時

這裏糧食加工業產值破1000億元!國家送它一個“金字招牌”→

財經》欄目視頻

稻花香裏說豐年,說的便是江西上饒的水稻豐收。不過,詞人在寫下它時還想象不到,現在這裏收穫的晚稻產量,可以達到每畝1400斤,加上1000斤早稻,一畝地每年可以產出兩千多斤糧食,是真正的大豐收。

除了豐富的物質糧食,這裏也在源源不斷地輸出精神食糧,江西文風興盛,一寸光陰一寸金,就出自上饒的耕讀詩人。或許他也是從農耕當中獲得的靈感,因爲在種植雙季稻的江西,最關鍵的環節就是7月搶收早稻和搶種晚稻,一個“搶”字足以看出這裏農民的勤勞和土地的富饒。 保障糧食安全,增收和減損要相結合,讓多少專家都難以解決的機收損失問題,當地農民找到了好辦法。他們在收完穀子後,把鴨子和鵝趕到田裏,掉落的穗子被喫得精光,機收和鴨收,減損不發愁。

養鴨養鵝必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水,這裏地下水豐富土地常年曬不幹,所以特別適合水稻種植和水禽養殖。

餘干是中國芡實之鄉,萬畝芡實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這裏不僅是魚米之鄉,也是候鳥天堂、江豚港灣。豐收時節,當地也爲候鳥留好了不收割的越冬糧,候鳥飽餐,餘干買單。而隨着枯水期鄱陽湖水位下降,江豚逐漸聚集到了離這兒10公里左右的江豚灣附近,那裏水深魚多,長江流域僅有的大約1000頭江豚中,就有200多頭在那裏生活。

就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千古絕句描寫的不過是當地農曆9月每天的日常。餘干縣的水產養殖面積全省第一,鄱陽湖畔的大明湖是面積超過12萬畝的天然水產養殖場。

江西餘干:好生態引“客”來 千畝稻田成爲候鳥食堂

這裏糧食加工業產值破1000億元!國家送它一個“金字招牌”→

眼下江西各地秋糧收割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然而在餘干縣康山墾殖場插旗洲,那裏的一千畝水稻田還在安靜等待遠道而來的“食客”。

秋日裏鄱陽湖畔的一片千畝稻田已經到了收穫的時節,種糧大戶江良清常常來這裏,不是爲了收割,只是想看看遠方的“客人”到了沒有。

因爲緊鄰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鄱陽湖,近些年,時常有候鳥光顧江良清的稻田。去年受寒潮影響,越冬候鳥提前抵達江西,又因爲鄱陽湖持續高水位,水生植物受到影響,候鳥食物短缺,便大量來到湖區的稻田覓食。

爲了保護候鳥的同時不讓農戶受到損失,餘干縣政府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向農戶購買稻田裏的水稻,將一千畝稻田作爲“候鳥食堂”。有了補償,農戶們沒有了後顧之憂,白鶴到來更讓他們覺得,多年來生態種植的方式得到了認可。

江西餘干天良優質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江良清:田裏面有很多螺螄、泥鰍、黃鱔,因爲是生物製劑替代化學農藥,生態沒有破壞,候鳥非常有靈性,生態好就願意過來。

江良清發現,大量候鳥在稻田裏覓食,不但爲稻田留下有機肥料,而且還能吸引遊客到來,幫助他擴大稻米的市場。

江西餘干天良優質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江良清: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還有觀光的人都到這裏來,看環境和產品,我們又可以減少肥料使用量,又可以提高產品質量,這個就是雙豐收。

今年餘乾的“候鳥食堂”還會備糧開放,而越來越多的農戶也加入到了愛鳥護鳥的隊伍。現在候鳥已經成爲江良清所在合作社的“產品形象代言人”,打造與“鶴”有關的大米品牌,受到了市場的歡迎。今年的水稻還沒全部收割,訂單就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

江西餘干天良優質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江良清:我們加大了宣傳,把這個當做特色產品,銷售到了全國各地,今年快要賣完了。

江西:稻穀黃 收割忙 晚稻豐收打好糧

這裏糧食加工業產值破1000億元!國家送它一個“金字招牌”→

江西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以全國2.3%的耕地生產了全國3.25%的糧食,由於耕地資源有限,江西重點發展雙季稻,雙季稻比重穩定在72%以上,居全國第一。去年,鄱陽湖流域發生超歷史大洪水,濱湖地區晚稻受到較大影響。如今又到了晚稻收穫季,今年的產量如何?

江西省副省長 胡強:我們從年初的努力,馬上就要進糧倉了,我心裏也踏實了。 

2021年,江西的糧食生產準備工作比往年開始更早,今年的產量將不只是一個數字,更重要的是,在洪災之後爲農民提振士氣。 

鄱陽湖平原的糧食產量佔到江西全省產量的四成左右。現在這裏稻浪翻滾,滿地金黃。 

江西省副省長 胡強:預計產量可能會到438億斤左右,連續9年保持在430億斤以上。 

離鄱陽湖很近,一方面是受到鄱陽湖的滋養,但是另外一方面容易受到洪水的威脅,怎麼樣擺脫靠天喫飯的老路子?

江西省副省長 胡強:除了把堤壩修好,從2017年開始就進行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江西現在有2300萬畝的高標準農田,50%以上已經是高標準農田。

這邊大片耕地是在山地和丘陵當中,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成本比較高,怎麼樣去保證不受到錢的制約?

江西省副省長 胡強:把中央部門的資金整合起來,財政自己再拿出資金,同時再發專項債。高標準農田的專項債,這是我們在全國第一家發的這個專項債,當時經過測算,2017年定的高標準農田價格3000元一畝,可能在全國是最高的省份之一。 

江西省副省長 胡強:高標準農田建成之後,機械化水平大量提升。機收率是99%,水稻的綜合機械化率是81.3%。 

稻田裏正在作業的無人收割機每小時能收10畝地。帶領收割隊天南海北地跑業務的唐師傅,過去很少來江西。2018年,這3000畝稻田建成了高標準農田,此後,他每年都會來到這裏。經過集中流轉和改造後的稻田極大地方便了農機手作業。江西種植雙季稻,這也意味着他在這能接到更多訂單。現在,他已經簽下這裏明年早稻的收穫訂單。江西的種植大戶成了他的大客戶。 

雙季稻對於穩產增產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江西省副省長 胡強:西人有一個習慣,一般種了早稻,就會種晚稻,去年們光扶持農民種早稻,就拿出了20多億,讓農民去種優質稻。江西63個重的水稻種植縣,我們部派了工作組。

早稻種植過去是糧食生產工作中的難點,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隨着優質稻的推廣,早稻的口感和產量大幅提升,如今,早稻也成了搶手貨。 

江西省副省長 胡強:江西的早米是做米粉最適合的原料,食品加工企業用的也很多,去年我準備了60萬噸倉儲空間,最後都收不到,都被經銷商收掉了,後來晚稻把它補齊。

目前,江西省糧食加工業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這座江南糧倉也因爲綠色生態成色更足。 

江西省副省長 胡強:江西的生態非常好,農業農村部送給全國唯一一塊的牌子叫綠色有機農產品的試點示範省。對江西這是一個金字招牌,我們把它擦亮做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