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將至,店主在拍攝商品素材,爲播貨做準備。李曄攝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何冠軍

“雙11”購物節已經拉開序幕,一些人會關注博主們的“好物分享”。這種分享的文章被稱爲“種草”。媒體記者對2013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購物前,82.6%的受訪者會搜索相關“種草”推薦。78.2%的受訪者有被網絡“種草”坑過的經歷,61.7%的受訪者覺得護膚品、化妝品是網絡“種草”容易踩雷的一類產品。65.9%的受訪者建議規範廣告宣傳,對於軟性廣告應標註“廣告”字樣。

近年來,網絡經濟快速發展,網上購物消費和銷售等行爲日益融入日常生活。由於網上購物缺少現場對實物的查看和直接體驗,加上一些商品質量與性價比方面客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於購物前先上網看看他人的使用推薦。因此,“種草社區”、“試用筆記”成了很多人購物的參考,一些“種草”文章成爲決定購銷成交與否的重要因素。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一些優質的“種草”分享,確實爲消費者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消費經驗,消除了信息不對稱對市場交換的不良影響,增強了商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促進了經濟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種草”作爲一種新事物,對於構建健康有序的網絡經濟環境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但是,由於與銷售利潤存在緊密的關聯,“種草”營銷難免會感染上瘋狂逐利的“病毒”:一方面,大量的網絡水軍披着“文案”寫作的“馬甲”,按商家要求,肆意誇大商品質量效果,甚至憑空杜撰商品使用體驗,無中生有,妙筆煽情;另一方面,有組織地專門刷評論、刷點贊、刷收藏,矇蔽欺騙消費者。種種跡象表明,圍繞“種草”已經形成了一個灰色產業鏈條,一些“種草”實質上已經墮落成了侵害消費者的“埋坑”。

網絡購物的本質是信用消費。消費者的信任口碑是無價的資源,“埋坑”式的“種草”,讓本來充滿淳樸信任的網絡分享,變了質、走了味,讓交易雙方寶貴的信任蕩然無存。無論是對於消費者、店鋪經營者,還是全社會,這都是一種無法估量的重大損失。對於消費者來講,他們不得不總是睜大警惕的雙眼,付出更大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去辨別商品信息的真僞;對於店鋪經營者來講,他們得到的是眼前小利,失去的是長遠發展;對社會來講,信任丟了,最終也必然會破壞正常的市場環境,使經濟發展受到制約。總體上看,“埋坑”式的“種草”註定是場“零和”博弈,沒有最後的贏家。

對於治理網絡黑灰產業,國家已出臺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和《互聯網用戶公衆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已有明確的條款。“埋坑”式的“種草”,既涉嫌“通過人工方式或者技術手段實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虛假註冊賬號、非法交易賬號、操縱用戶賬號”等行爲,又涉嫌“操縱利用多個平臺賬號,批量發佈雷同低質信息內容,生成虛假流量數據,製造虛假輿論熱點”等行爲。這也倒逼了相關執法部門,務必需加強監管,嚴格執法,維護網絡清朗空間,保障公衆合法權益,呵護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推動平臺商家建立長青之業,在市場經濟的風浪中行穩致遠。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相關文章